九年级历史《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8109577 上传时间:2024-03-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历史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知道电力的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卡尔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分析科学技术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和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收集、课堂展示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就制成图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

2、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认识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新的科技发明带来的利与弊,认识到发展经济要处理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通过对科学家、发明家的贡献的介绍,尤其是分析爱迪生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科技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课型:新课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分电力、电讯技术、交通运输三组收集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科技成就。教学方法:讲解法

3、、讨论法、谈话法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用具(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今天将进入的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世界,看人类灵魂的智慧之光是如何点亮了我们的生活,如何让我们在广漠的大地上潇洒地行走,在湛蓝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课题: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它们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学习了这一课,大家就知道了。二、学习新课:(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1、引导学生回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时间,首先发生的国家、影响。(多媒体展示)2、探究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学生阅读教材第112页正文第一段及小字部分,思

4、考: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并多媒体展示:科学技术与工业革命相互关系示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是基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最终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劳动力的增加,工人素质的提高等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条件。(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以搜集资料的三个小组为单位分别展示汇报课前搜集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成就进行探究学习。(1)电力的应用(多媒体展示:“电力工业是最能代表最新技术成就,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的一个工业部门。”列宁)A、第一组的学生代表展示汇报搜集的电力方面的成

5、就,从而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电是如何发现的?电力是怎样进行应用的?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与蒸汽动力相比有哪些优点?(多媒体展示)B、教师对学生的展示汇报给予评价,小结并强调:理论基础: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力应用: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车、电钻等;电力影响: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多媒体展示,同时出示法拉第、发电机、电车的图片。)(2)电讯技术的兴起A、第二组的学生代表展示汇报搜集的电讯技术的兴起情况。B、教师对学生的展示汇报给予评价,小结并强调:电话贝尔:无线电报马可尼。(多媒体展示,同时出示贝尔演示使用电话、无线电穿越大西洋实验的图片。)C、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通讯技术的兴起情况。(中国自行架设

6、的第一条电报线于19世纪70年代出现在香港到上海之间,1877年在上海租界内首先使用了电话。)(3)汽车和飞机的发明A、第三组的学生代表展示汇报搜集成果,并解决以下三个问题:动力机的变革情况?内燃机与蒸汽机相比有哪些优点?交通工具的变革有哪些重大突破?(多媒体展示)B、教师对学生的展示汇报给予以评价,小结并强调:动力机变革:汽油机戴姆勒,柴油机狄塞尔;交通工具变革:汽车卡尔本茨、亨利福特,飞机莱特兄弟(多媒体展示)2、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科技成就一览表。要求:(1)能够把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重要成就以及这些成就的相关要素填进你的表格:(2)设计思路清晰,富有创意。展示学生设计的

7、图表,教师给予评价后,多媒体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成就一览表。(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以搜集资料的小组为单位分别谈一谈自己小组负责收集的科技成就所带来的影响。2、教师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力的广泛运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生活的面貌,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近代电讯技术的发展,为快速传递和交流信息提供了条件,从此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了。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大大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提高了生产能力。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高了

8、社会生产力。(多媒体展示)3、拓展讨论:科技成就的发明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以“汽车发明带给我们的利与弊”为题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分组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汽车的使用给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变化,科技发展推动着社会进步,但汽车排放的废气造成了环境污染,还有噪声污染,因此要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影响,处理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节能减排”也是当今世界环境保护的大趋势。(多媒体展示:汽车的发明,灾难?快乐?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出示汽车的图片。)(四)“发明大王”爱迪生1、学生阅读教材第115116页“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目,结合自

9、己搜集的有关爱迪生的故事,分组讲述有关爱迪生的故事,要求在讲述中要涉及以下三个问题: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为“发明大王”?你知道爱迪生的哪些发明?爱迪生为什么能成为“发明大王”?(多媒体展示,同时出示爱迪生及其发明的电报机、电灯泡的图片)2、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小结:爱迪生一生之中有近2000项发明,有1000多项取得了发明专利权,其中最重要的发明有电灯、电话机、电报机、电车、留声机、蓄电池等。爱迪生之所以能够成为“发明大王”,主要在于他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正如爱迪生所说:“天才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多媒体展示)。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勤奋努力是成就一项伟大发明的关键。3

10、、学生谈启发、感想:从爱迪生身上你受到哪些启发?作为名科学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该做些什么呢?三、小结新课: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运用,电讯技术的兴起,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新的工业革命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当学习科学家们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在科学时代作出自己的贡献;发展经济要处理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多媒体展示)四、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蒸汽机的发明B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C电力的广泛应用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2、发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是( )A享利福特B卡尔苯茨C狄塞尔D莱特兄弟3、为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作出了卓越贡献,被称为“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的人物是( )久法拉第B贝尔C马可尼D爱迪生(二)试一试自己设计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科技成就一览表。(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结合本课学习谈谈你对科技发明作用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