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地就业调查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8109089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源地就业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源地就业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源地就业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源地就业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源地就业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源地就业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源地就业调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源地就业调查报告生源地指学生的来源地,一般是入学前学生户口所在地 区。正确辨别毕业生的生源地,可以有效提高学校和省就业 指导中心的工作质量,节省学生、学校和省就业指导中心的 成本。下面是生源地就业调查报告,欢迎参考阅读!生源地就业调查报告范文 时光流逝,身为学生的我 们,无法避免的需要面对就业的问题,工资待遇,就业障碍, 人才需要等问题,就成为我们这些即将踏入社会的人所担心 的问题,因此,我响应学校的号召,利用假期的时间,完成 了“生源地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以下就是我的报告 内容。 报告显示:%的大学生在毕业前就已经找到工作,第 一个工作机会主要来自于招聘会和亲友介绍 /学校推荐的学

2、生,各占了%,第一个工作机会来自于招聘报纸和招聘站的 学生各占%和 10%,来自于学校发布的就业信息占%。大部分 大学生在单位性质选择上都偏向与国营单位和私营民营企 业,分别占 %和%,而在外资企业工作的只有 %,在合资企业 工作的只有%。高校统计就业率的时间应该是在学生即将离 校之际,虽然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前找到工作,但从调查数据 来看,跟我们这几年众所周知的高就业率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看来,各高校的就业率数字值得让人深思了。调查显示,毕业后所学专业与工作对口、专业与工作有 一定联系、专业与工作无关的人数较为平均,分别占%、%、%。% 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所学知识主要是素质的提高, %的大学生 认为

3、大学所学知识对工作很有帮助, %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所 学知识对工作没有帮助。 %的大学生认为专业对就业有一定 影响,%认为影响很大,%认为影响不大,主要看个人能力,% 认为没有影响。迫于严峻的就业压力,许多学生为了能 够迅速投入工作,在工作上没有做过多的选择余地。能从事 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当然是件好事,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各种职业不断推陈出新,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 大学生不能把所学知识定位在某一职业方向,在有一个工作 内容核心的前提下掌握多方面技能。虽然大学生在经历或长或短的求职过程后都能就业,但 就业情况未能达到理想状态,薪资较低成为普遍现象。 %的 大学生第一份工资都在 1000

4、 元以下,经过一至两年的奋斗 与磨练,%的大学生目前工资在 1000 元至 XX 元,还有%的大 学生仍在 1000 元以下。大部分大学生跳槽是因为薪资太低, 占%,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占 %。%的大学生对目前工作情况 满意度一般,不太满意的为%,非常不满意的为%,很满意的 只有%。大学生在两年内获得职位上升的机会不大,%的人目 前为一般职员,%目前为一般管理人员。再则影响就业的因 素还因为:1、据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从毕业生总量看:全国应届学校毕业生20xx年为495万,20xx年为559万,20xx年 预计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 611万,总量压力持续增加。而从 就业来看,20xx年应届毕业生未

5、就业的有168万,再加上今 年的应届毕业生,20xx年需就业高校毕业人数达780万左右, 形势十分严峻。另从我市情况来看,20xx年毕业生为3703 人,回富毕业生 2636 人,已实现就业 1687 人,未就业 949 人;20xx年毕业生为3796人(不包括师范类),师范类毕业 生为 300 余人,总计 4096 人。虽然今年毕业生总体数量与 去年变化不大,但由于前两年积累沉淀一部分未就业毕业生 再加上一部分外地生源毕业生来富找工作,毕业生就业压力 还是很严峻的。2、一些用人单位瞄准当前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形势, 招聘人才设置条件高,用人向名牌大学、重点大学毕业生倾 斜,致使一些地方院校的

6、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近年来 待就业毕业生不断增加和往届一些就业不理想的毕业生不 断跳槽,挤占了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而一些低端岗位 聘用农民工等,使毕业生就业重心下移受阻。3、公务员法的实施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 发展,机关、事业单位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增加,机关事业单 位接收毕业生数量进一步减少。从大学生与研究生本人角度来看,自我定位和好的心态 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成为社会新增劳动 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接受的一个现实是:大学生已 经成为一个普通劳动者,或者说大学生成了素质比较高的普 通劳动者。不能再抱着过去“天之骄子”的态度不放,非国 有单位不去,非铁饭碗不算

7、工作,工资待遇非优厚不干。这 些思想的影响,使得大学生毕业后大量涌向城市、涌向体制 内,在某些地区、某些行业形成过度竞争,造成了人才积压 和人力的浪费,客观上也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现在大 学校园里最流行的话题之一是“你考公务员了吗?”当前参 加公务员考试是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主要择业手 段。浙江省公务员报考比例从 20xx 年到 20xx 年分别 为:1,:1,:1,:1,四年高了近三倍。我市 20xx 年招考公 务员 34 人,报名 2942 人,今年将招考录用公务员 39 名, 应考人员 2827 人,火爆程度可见一斑。事实表明,凡能正 确对待自己的基本上还是可以找到自己工作岗位

8、的,当然人 应该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与自己兴趣爱好一致且收入高待遇 好的工作没有错,但现在早已不是一次分配定终生的时代了 因此也没有必要要求一步到位,我赞成“先就业,再择业”。尽管金融危机会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但我国政 府出台的大力度拉动内需政策必将带来不少新增就业机会 和岗位供毕业生选择。同时,农村基层岗位和中西部地区对 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口依然给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只要毕 业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能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并不困难 再次,要练好内功,学好本领,有真本事。过去说“学好数 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不这样讲了,但无论怎样, 扎实的知识积累是基础,是关键。毋庸讳言,大学生中有人

9、四年“混文凭”,几年前一个高文凭的确可以帮你找到好工 作,现在不行了。必须认识到我国已由“学历型”社会转向 了“能力型”社会,而且这将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整体上,还需要全社会提高信心,正如温总理所说,信 心比黄金重要。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是有限的,在多方共 同努力下,多管齐下,我相信大学生就业的春天一定不会太 远。附:生源地详解 生源地的辨别主要有以下几种特殊 情况:1. 借考如某学院学生陈XX,高考时户口所在地为揭阳普宁,高中时一直于深圳某中学就读,并在深圳报名并参加了高考, 此时报送该生生源地时应为普宁市。2. 父母工作调动某学院学生王XX,高考时户口所在地为汕头,且在汕头参加高考,升大学

10、时将户口迁至学校(户口未迁到学校的以 学生户口所在地为生源地)。在该生大学二年级时,父母均 工作调动至广州某高校,并将户口迁移到工作单位。此时报 送该生生源地时应为广州市。3. 个人户口迁移某学院学生廖XX,高考时户口所在地为汕头,升入大学 时,户口未迁到学校。在该生大学三年级时,将户口迁移至 深圳(如购房入户)。此时报送该生生源地时应为汕头市。4. 升学前户口在学校集体户某学院学生黄XX,原为某大专院校学生,户口在该大专 院校,后考取了本学院。则报送该生生源时应以该生在入读 某大专院校前户口所在地为生源地,或以当前该生父母户口 所在地为生源地。如何判断生源地 生源地情况判断分两种情况:(1)入学前没有工作经历,则生源地是指该生高考前 的户籍所在地。例如学生甲本科毕业后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 则该生生源地为高考前户籍所在地。(2)入学前有工作经历,并在工作地落实了个人独立 户口(非工作单位集体户口)的毕业生,生源地指的是工作 地。例如,学生乙在武汉工作,并落实了武汉市的个人独立 户口(非工作单位集体户口),考取研究生后,该生的生源 地应为湖北省武汉市。注 1:如入学前有工作经历,但在工作地落实的户口性 质为工作单位集体户口,则按情况 1判断生源地。注 2:入学后家庭常住户口发生变化的,应以新户口所 在地为生源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