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范文后进生问题处理教育案例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108604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工作范文后进生问题处理教育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班主任工作范文后进生问题处理教育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班主任工作范文后进生问题处理教育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班主任工作范文后进生问题处理教育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班主任工作范文后进生问题处理教育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工作范文后进生问题处理教育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工作范文后进生问题处理教育案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后进生咨询题处理教育案例 【案例】 一次下午放学后,我主持召开了一个班上相对名次在246(共36人)名的学生座谈会。刚开场,大家神色凝重、疑虑,不说话,想平常座坐位一样静静的坐在本人的书桌前,也无人抬头看我,一看气氛,窝内心咯噔一下,随即我说:今天我们是中央政治局会议。像大家在家吃饭一样围成圆桌。一句话,紧张的气氛缓和了,大家逐步恢复了原有的活力,话匣子也打开了。会议比料想的还要成功,原定的一个小时的会竟开了两个半小时。等与小孩们共同走出教室的时候,我看到了小孩们如释重负的感受以及挂在嘴角的微笑与喜形露于色的表情,想起他们会心一笑的点头,心中乐滋滋、美颠颠的。后来走在路上,听等

2、候学生回家的学校班车司机讲,学生传言说开“批斗会”了。 【分析】何谓“差生”? 关爱差生,必先理解差生。“差生”的提法过于笼统,不能一言以蔽之。“差生”,而要详细分析,由于角度不同,根据不同,分析的结果不一样。一般来说,差生大致有下面几品种型: (一)从德智体全面开展角度看有的学生思想纯粹、品德优良,但学习成绩却长期处于班级和年级的尾部;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在思想品德行为标准方面却非常有欠缺,屡犯校纪校规,惹事生非,凭脑袋聪明,学习成绩本不算差,但玩心极重,自由散漫,极想表现本人,恪守行为标准差,经常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的学生则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皆不错,但身体却奇差,稍有不慎,便增

3、添不少烦恼;还有的学生身体挺棒,品德和学习成绩都非常差,所谓“双差生”,所以如此的学生是极少数,也应是老师工作的重点。 (二)从智力角度看 学习根底差,读书效果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学生确实不聪明,虽不一定可称作弱智,但反响确实较一般学生要迟钝,再加上根底不好,学习方法不对,因而尽管他要学,但积重难返,成绩不断在低位滞留,这种情况,以女生为多;有的学生智力并不差,只是由于学习态度不断不够端正,贪玩,不肯下苦功,因而成绩也不断上不来,此情况以男生为多。思想品德及学习成绩都不错,但身体极差。 (三)从心理行为看“差生”的类型各种各样,“差生”的心理也不尽一样。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恨。恨本人“

4、笨”,“不成器”,“不成钢”。这种心理主要是那些学习态度尚端正,但学习成绩总是无大起色的学生。他们不是没有拼搏过、奋斗过,却一次一次尝到失败的“苦果”,因而他们动摇了,退却了,丧失了“自信”。2、混。不正视。这种学生虽是“差生”,往往因家庭境况较好,而无紧迫感,热衷于穿名牌,交朋友,追明星、玩电脑,看到别人学习艰辛认为是不值得,且寻得“欢乐”、“快乐”就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到个毕业文凭就行。 3、悔。这部分“差生”,他们对以往由于本身的所作所为而造成的某方面“差”的情况懊悔,为目前差人甚远而担忧,为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而彷徨,为没有正确的“导游”而发愁。这部分人在“差生”中绝不占少数。

5、4、灰。自暴自弃。这也是“差生”中一种较普遍的心理。他们认为,本人在思想品德或学习方面的“差”,甚或“双差”,现在已是积重难返,长期以来,老师已经构成了“某某是差生”的概念,我即便想努力,也未见有什么用。特别是那些“双差”生,以往也可能跟老师发生过争吵,给老师留下过不好的印象,他们看本人前途,一片黑暗,因而也就缺乏前进的动力,缺乏前进的目的,而采取自暴自弃,“横竖横,拆牛棚”的态度了。 5、毁。这种心理“差生”是极少数。他们往往是由于经常遭到老师的批判而恼怒,或遭到误解而构成一种扭曲的变态的心理,因而就产生一种想毁掉本人或毁掉别人的念头,这种人人数甚少,但为害极大。假设不留意防备,妥善处理,往

6、往容易酿成苦果,造成极大的损失,因而一定要特别留意。 【考虑】 1.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学好,没有一个学生想成心做坏事,当他们成绩上不去时,他们一样的惭愧与无助。太长的时间,成绩在低位彷徨,他们的自决心、毅力确信会遭到损害。现在,他们不需要呵斥,不需要惩处,更不需要冷朝热讽。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坑倾听他们心中苦恼的人;一个真心协助他们摆脱窘境的人;一个把他们引出低谷的人;一个真正的知心的朋友。 而这些小孩的家长要么缺位,要么无方,既然无法去依赖家长,那就让我猛英勇地承担起这个责任把! 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有不同的办法和表现但他们却有着一样的本性:仁慈和热情。他们应该不是我们老师

7、用来证明本人教学水平的工具,而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感情、渴望尊重、渴望成功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们理所所以地会遇到他们应该遇到的一切,有好事也有坏事,有荣耀也有耻辱。正如一位老师所说:我们无力阻止经历人生,我们能做的是协助他们度过难关。 2.我一直认为,小孩们的头脑,不应该是一只被注满的容器,而是一只被点燃的火把。点燃小孩的心灯,尽力去协助他们,让他们放下困扰的包袱,高快乐兴地学习和生活着确实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我为如此的繁忙而幸福,我为如此的繁忙而荣耀,我愿意期待小孩们的进步和成长带给我的幸福与荣耀。 【方法】对差生实行五个优先转化差生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一项带有普遍性、长期性

8、的工作。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呢我在教育实践中来取了“五个优先”的作法,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优先关怀教育技巧的全部神秘就在于如何保护儿童。老师不能对学习成绩好或者与本人直截了当利益有关的学生表现出偏爱,而对学习成绩差、品行不够标准的学生表现出嫌弃。由于种种缘故,后进生往往有一种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对老师时时戒备,处处设防,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到达心理相容,后进生那紧闭的心扉,才能向老师放开。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暖和、更多的爱。即偏爱他们,优先关怀他们,用“爱点燃他们心中自尊和进取的火种,引导他们一步步上进。后进生后进的缘故因人而异;老

9、师对他们的关怀也应该无微不至。生活上咨询寒咨询暖,学习上悉心辅导,假设是父母离异或变故,老师则应象他们的亲人,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怀和协助。关怀差生,还表现在调动集体的力量协助他们进步,如让优等生与他们结对子,互相协助,共同进步。事实证明,只要老师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差生身上,就会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共振,行动上的报答。二、优先提咨询课堂提咨询是老师理解学生学习情况、激发学生探求新知欲望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教学中,让优生”包潮,将差生冷落一旁的现象是常有发生的。久而久之,差生势必听课留意力分散,身在课堂,心系窗外。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心中有差生,优先提咨询差生。 首先,设咨询要讲究层次性,让差生

10、也能跟随老师的提咨询而积极思维。其次,优先让差生应对或板演,做到差生考虑后能答复的咨询题绝不让优生代劳,让差生也有表现自我的时机,也能感遭到成功的喜悦。 再者,应鼓舞差生大胆发言,答对了及时确信,答错了切勿指责,以免挫伤其积极性,应利用提咨询所得到的反响信息,及时把握教学进度,因势利导,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三、优先修改作业 作业练习是学生稳固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作业修改是老师检查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优生作业书写标准、页面整洁,阅之心情舒服;差生作业马虎潦草,错漏百出,改之头昏眼花。因而,常有优生作业先改为快,差生作业压之最后,甚至束之高阁的现象,这极不利于差生的转化。我们认为,差生作业也应

11、优先批阅。这种优先应表达在(1)设计弹性作业,让差生做专项性、模拟性作业,且作业量宜少不宜多;(2)安排弹性时间,尽可能做到差生作业当堂修改,当面修改,随到因故,优先修改;(3)实行弹性评价,择其正确处打“V”,予其鼓舞,激其考虑。即便打“”,也勿过多、过大,以免使其丧失自决心,一蹶而不振。四、优先参加活动 由于后进生学习成绩差,有些老师把限制、甚至禁止差生参加活动作为惩处手段。殊不知,这不但有违教育规律。亦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由于学生在这种自卑、压抑的心境中只会愈发对学习失去兴趣。正确的做法是优先让他们参加各种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的兴趣专长在活动中得以发挥,进而认识到本身价值,实现自我确

12、信,鼓起前进的风帆。即便没有专长,也能够通过活动让学生遭到教育和感染。如让他们参加朗读、演讲等学科类竞赛活动,赶”鸭子“上”架“,老师趁此契机加强辅导,对其转化将会起着宏大的推进作用。 五、优先表扬 差生尽管缺点多,但他们也同样希望遭到同学的尊重和老师的表扬。因而,老师要擅长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他们获得进步、获得成功时,及时确信,衷心恭喜。后进生与其他学生做了同样的好事,获得同样的进步,老师应优先表扬,借此加强其自尊心,确立其自决心,强化其正确行为,并促其将这种优势或进步迁移到其他方面。对后进生提要求要通过慎重缜密的考虑,按部就班地一步步提出,使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能产生成功后的情绪体验,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使他们更加满怀决心肠去实现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如此不断深化,将逐步构成变后进为先进的内驱力,甚至会构成今后做人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意志。 转化后进生,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加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一定能做好转化工作,获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