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科学训练打造高效课堂——喻铮.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8108511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致力科学训练打造高效课堂——喻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致力科学训练打造高效课堂——喻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致力科学训练打造高效课堂——喻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致力科学训练打造高效课堂——喻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致力科学训练打造高效课堂——喻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致力科学训练打造高效课堂——喻铮.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致力科学训练 打造高效课堂东洲国际学校 喻铮2014.8.23随着自年初以来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如何优化课堂结构,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智慧生成,越来越成为我们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依据2014年我市课程改革的重点要求,初中三个年级的思品学科教学要做到高效,就应该把握“精心设计方案、优化教学过程、突出训练实效”三个原则。一、 精心设计1. 研究学生,吃透学情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依旧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安排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师,不是从“教”的角度而要从“学”的角度去设计教学。面对新课改,思想品德教学必须从关注“这节课我讲了多少”转

2、变到“这堂课学生能提高多少”上来;从关注“这道题我布置学生做了没有”转变到“这道题学生能从中悟出多少”上来,使思品课堂从勤奋型向效益性转变。2. 研究课标,宏观把握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一个学生在该阶段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要使课堂教学有效、高效,就必须熟读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3. 研究教材,夯实基础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考试命题的根据,也是复习教学的重要依据。在新课教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着重理解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3、交叉点、易混易错点,把每一课的知识点按照要求笔记出来,区别对待,逐个消化。而在复习教学中以模块为基础,整体把握教材,既要集中精力夯实基础知识点,也要变化形式,灵活掌握。二、 优化教学新课标、新课改的施行,要求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必须推陈出新,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以新的教学方法优化我们的教学过程。1.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要求,充分考虑本校本班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功能,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教师不仅要做到心中有目标,而且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用好教学目标,

4、要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2.优化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时,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优化教学内容,精选教学素材,把真正融于教材之中的思想观点、方法内容、智力价值和精神素养挖掘出来,展示给学生,尽可能使每节课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3.优化教学结构要精心设计教学结构,正确处理知识、能力、方法三者的关系,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情景,40分钟的时间做到科学分配,教师既做到精讲又紧扣主题。4.优化教学方法采用目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围绕目标学生;采用生活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采用情境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准确获取和组织信息的能力;采用问题教学方法,

5、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采用讲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反思、感悟和提高。5.优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手段,可以极大地扩展教育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在汲取传统教育营养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投影、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教学质量。而在教材的重难点处,在学生思维困惑和转折处,在加强训练培训能力方面,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教学,多角度地拨动学生的心弦,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多渠道地获得信息,从而激发兴趣,促进积极思考。三、 有效训练学生的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在讲授新知和复习课堂上,教师都应精选习题、科学训练、突出特色,提高训练的有效性。1.科学训

6、练科学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要一点一点地落实。在坚持基础知识为第一要务的前提下,应精选较为规范、科学的练习题训练学生答题的方法,提高解题的技巧,发展思维能力,尤其是多角度、多层次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引导学生规范答题。2.能力提高着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就应做到:(1)研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研读材料时,既要分析单个材料,提取显性信息,又要分析多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取隐性信息。(2) 把握设问指向的能力。从问题的具体指向看,设问可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意义”“怎么办”等。(3) 分析、解决问题时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特别是试题讲评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通过关注、评价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思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根本途径。(4) 构建答案时科学运用学科术语进行表述的能力。科学合理的表述,首先是要语言规范,不可用随意性很强的日常生活用语来代替。其次要逻辑严谨、层次清晰,不可想一点写一点,思路混乱。再次,书写要认真,段落要分明。3.考试讲评讲评要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主,兼顾对知识和方法的纠错与补弱。讲评要讲在重难处、评在易错处、点在关键处,同时要重视核心、通用方法的运用,强化关键步骤的训练。选择题的讲评要讲清前因后果,问答题的讲评要讲清解题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