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之我见.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107645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之我见.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河南省高中语文参评论文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之我见新乡市第九中学 李建红 邮编:453000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呢?所谓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土壤,应当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呢?本人想结合自己的尝试与同仁们进行交流和探讨一、唤起问题意识,激发探究兴趣叶圣陶先生强调,教

2、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这也就是说教师应努力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正确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探究性学习则有助于学生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的起点就是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本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语)的精神,抓住课堂契机,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生疑、质疑,并且自主寻求问题的答案。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后,学生对“怀念母校”的主题产生疑问,通过查找有关作者生平的资料,又看了人间四月天,一番比较之后,认为该诗的主题还有“怀念爱情、友情,追求自由”的成分。在这个过程中,摈弃教师包办一切的做法,彻底改变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课堂教

3、学模式,教师仅仅做一个旁观的点拨者。再如在教授高中第三册词七首时,传统的教学可能是教师依次讲授每首词的意境、艺术特点,那么学生可能只是被动地吸收。如果变化一下教学切人角度,教师在教学中首先结合所选的七首词设计以下几个选题:走进苏轼;豪放派苏、辛词的差异;清新飘逸柳三变;漫话宋词等,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再在课外活动中或班级阅报栏公布,那么你会感到一种意外的惊喜,学生不仅将课文中的几首词领悟,而且旁征博引,对宋词的几种流派等有关知识也有清晰的了解。可以说,正是老师的这一放手,唤起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动机。在这种学习中,学生既发挥了自主作用,又合作探究交流。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更重

4、要的是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二、倡导自主探究,营造探究氛围自主探究要求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探究。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让学生这个阅读主体独立领受和驾驭文本。阅读行为从微观上说,是阅读个体从读物中汲取和消费精神营养的脑力劳动,不容偷懒,别人无法代劳。鲁迅说读书要“自己思索,自己做主”;郭沫若说:“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些读书箴言,都强调了自主阅读的可贵品格。在语文教学中,每篇课文包罗万象,它是由若干个知识点、信息点组合而成,大到文章的主题立意、篇章结构、艺术特色。小到字、词、句的推敲等等,不一而足。

5、作为一位教师不可能在有效的时间内一一讲完。同时,一篇优秀的课文,还有许多知识点尚待我们慧眼识之,并努力的去挖掘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就有必要在课堂教学的同时,依据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对课文的知识点的外延进行主动的探究。这个时期就要求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针对每一篇课文从中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然后根据自己的探究方案进行探究。例如在讲到高中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我引导学生课下阅读红楼梦,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点进行探索。学生兴趣盎然,有的小组选择了诗词进行探究,有的小组选择了服饰进行探究,有的小组选择了礼仪进行探究等等。其中有一个小组对红楼梦中的食谱和器皿发生兴趣,几经讨论,确定了“从

6、红楼梦食谱器皿看中国封建社会必然死亡”的课题。再如翟可菲同学平时就喜爱余秋雨散文,趁此次活动之机,扎扎实实地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行者无遥等集子一篇不漏地读了两遍,对余秋雨作品有了更真切的感悟。为此,教师应努力创造探究氛围,只有在探究氛围中,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才会人人有慧眼,人人有命题。同时教师还应注意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只要学生感兴趣的,对学生成长有益的都可能作为探究的对象。而把每个学生的探究目标这个点辐射开来,那么最终就会形成一个围绕教学目标点的知识网络,在这种探究学习中,学生既养成了探究积累的好习惯,也锻炼了对信息的整合、比较、提升、鉴赏的能力。三、尊重个性差异,关注情感体验学生作

7、为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生命因素,他们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是集生活、学习、审美为一体的人,语文教学的主体就是这样一群特殊的人。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体现他们的“个性化行为”,让他们的认识来自他们自己的感受。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接受不同个性的学生,让学生根据个性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方式、探究内容。鼓励学生自信勇敢地提出不同意见和独创性的见解。这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别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学生们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依靠自己已经形成的能力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继续发展自己的能力。

8、可见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既有注重阅读、写作、口语等基本的技能训练,又有学生亲历性、独特性的情感体验。如以戴望舒的雨巷为例说明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1、问题提出,创设情境A、分析诗中的感情色彩,说说你的读后感受。B、诗人为什么写“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C、意象的理解分析:梦、雨巷、篱墙、油纸伞、丁香、细雨等。D、诗经中的蒹葭与本诗有何异同?E、本诗在音乐性方面有哪些特点?F、诗人的理想、诗人的追求是什么?2、确定探究重点。(学生自主确定)3、搜集相关资料。(作者生平、有关的作品)4、各个小组的讨论。(尊重个性差异)5、教师总结。(避免简单的价值判断,强调开拓精神和开放意识)下面我就摘出一些

9、学生的小组探究学习的结果:小组A:我们认为雨巷与蒹葭在意象的选取上有相同之处“:丁香样的姑娘”与“所谓伊人”,二者都可以喻指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但“丁香样的姑娘”采用了比喻的方法,用丁香的洁白比喻姑娘的纯洁美丽,而“所谓伊人”却没有用明显的比喻句来写姑娘的美丽。小组B:我们想补充一下,两者在意象上还有一点是相同的“:悠长、寂寥的雨巷”与“道阻且长”,诗人都选用了“长”这个字,来表明追求理想的过程艰辛而且漫长。但前者多用了“寂寥”一词,强调诗人的孤独寂寞,而后者没用这个词,但我们也能读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可见蒹葭更胜一筹。小组C:我们认为两者在环境描写上有相同之处“:雨巷”与“白露为霜”。诗人设

10、计了让人伤感忧郁的环境氛围。但“雨”可以比喻人流泪,而“霜”就不行。比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小组D:我们觉得雨巷和蒹葭都表现了一种不远不近的距离美“: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都表明了理想离我们很近又很远,看得见它却抓不到它。正如我们总能看到第一名的同学,但要追上他的成绩却很难。那一次次探究与思考,一次次比较与分析,就是学生与文本的一次次沟通。在课堂上没有标准答案、没有教师的“一言堂”,只有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锋,将学生主体大力地张扬,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努力唤醒学生的大胆参与,说出自己内心的体验感受,唤醒学生的“主人”意识。任何探究过程中必然有独特的体验。教师应尊重鼓励这种体验。总之,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坚持放手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放教学空间、教学内容,创新教法与学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