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演讲稿:我说城濮之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107597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演讲稿:我说城濮之战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二演讲稿:我说城濮之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演讲稿:我说城濮之战(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演讲稿:我说城濮之战人们常说,春秋是我们历史中必不可少的一局部,当然,我也这么认为,如果没有春秋,我们就没有姓氏,没有成语,然而在那个年代,爆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战,当时双方的兵力之和占当时总人口的1/10,相当于今天的1400万人,可想而知,是多么的血腥,多么的剧烈。晋文公时期,楚国大将成得臣随楚王讨伐宋国,晋国支援,希望能攻打曹,魏两国,使楚国派兵支援,并给齐国和秦国,好处,让他们一起出兵,后逼迫曹,魏写绝交书,投降晋国。成得臣,气急败坏,放弃围宋,和晋国交战。当楚军到达约定的战斗地点,傻眼了。一篇空荡荡的,没有晋军的影子,到底怎么了,晋军跑了?晋军又出诡计了?不

2、不,晋军出成语了。当年,晋文公重耳到楚国避难时,向楚王说,以后如果两军交战,我必定会让90里路,于是就出了成语退避三舍,其实这里,晋文公不仅仅是为了实现诺言,还是因为让楚军劳累,重挫士气,其次,城濮离晋国进,后勤有保障。成得臣哪想到这么多,孤心自傲,以臣犯君,和晋军在城濮相战,晋军在秦、齐军声援下配置为上、中、下三军;楚军以陈、蔡军为右军,申、息两军为左军,主力假设敖主力军队为中军。晋统帅先轸下令以下军击溃较弱的楚右军;下军将领胥臣让马披上虎皮,打乱了楚右军的阵型,最终打败楚右军。之后晋上军佯退,于阵后拖柴扬尘,制造后军已退的假象,以诱楚左军进击,使下军拖延楚中军,晋上军和中军实施前后夹击,又将楚左军击溃,但下军,为了拖延对方主力,损失大半兵力,后来晋军回来支援,成得臣及时收住兵力,撤退以免于中军败溃。这里我认为这是晋文公成心放他们走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存假设敖族的实力,让它牵制住楚国王族的实力,让楚国内乱。后来,楚军退至连谷时,楚王下令,赐成得臣被自杀。此战,晋文公及先轸等,决战前充分运用外交谋略,是由实力制胜向谋略制胜的转折点;决战中,晋军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示利诱敌,在战术上也有所开展,也为以后晋文公,成为春秋一霸,号令诸侯,解除的南方的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