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2年化学九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10673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2年化学九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2年化学九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2年化学九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2年化学九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2年化学九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2年化学九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2年化学九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继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

2、法正确的是()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C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D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碳酸钠、硝酸钡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油B饮料“雪碧”C蒸馏水D溶液3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不同种元素B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C的化学性质相似D表示的是离子42019年5月,华为宣布做好了启动备用芯片的准备,硅是计算机芯片的基体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反成制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Si+4X,其中X的化学式为ACl2BHClCH2ODSiH45遇到火灾时,正确

3、处理火险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错误的是( )A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C发现火灾立即拨打 119 火警电话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量取液体称量固体气密性检查检验氧气收集氢气过滤ABCD7丝绸之路将我国古代的技术传送到了国外。下列我国古代生产工艺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纺纱织布B矿石炼铁C高粱酿酒D烧制瓷器8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D该实

4、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9从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属于阴离子B上述四种粒子只属于三种元素C的化学性质相似D的化学性质很活泼10将二氧化碳气体分别通入下列装置一段时间后(如图),无明显实验现象的是( )ABCD11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混合物中一定含不同种分子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不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无论是吸入的空气还是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都是氮气;质子数相同的两种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其中正确的是( )ABCD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在实验室里,固体药品可以用手拿也可以尝味

5、道B实验中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只要没有杂质就表明已经清洗干净了D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可以用手揉眼睛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填序号),药品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2)若补充一种容器_(填仪器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_(填序号),药品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小明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集气瓶的氧

6、气,做铁丝的燃烧实验,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14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他们使用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所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下: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1)A实验:小气球先变大后变小的原因是_。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填“前一种”或“后一种”)。(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证明了质量守恒

7、定律。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_。(3)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实验B、D均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了B、D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4)由以上实验可知,有气体参加或者生成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在_中进行。1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常按如图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质量_g(2)用托盘天平称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接下来的操作应是_。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调节平衡螺母(3)用量简来量取所需的水(水

8、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_(从下列中选用:50mL、100mL 200mL) ;(4)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5)如果所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6%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_(任写一条)。1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改进,回答问题(1)实验室有如左图所示装置,连接装置时,需根据导管的高度调节_处的高度,再确定_处的高度。(填“甲”或“乙”)(2)下图中一段时间后,瓶内气体的黄绿色消失,原因是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将10 g某合金(铜和锌的混合物)放入到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

9、109.8g。计算:(1)该合金中锌的质量;(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8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6g 加热制取氧气,随反应时间称 量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14.2g12.4g11.4g11.2g11.2g(1)根据上表数据分析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氧气为 g(2)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g?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我们的教材中有下面这样一幅图,请观察图示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1)原子和离子的转化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是_(选填字母序号,下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主要是由原子的_决定的。A

10、最外层电子数B 所带的电荷数C 电子层数D 质子数(2)构成氯化钠这种物质的微粒是_(用化学用语表示)。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根据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所以步骤: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步骤: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所以固体中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详解】A、AB段对应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硝酸反应

11、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小,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氢氧化钠,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D、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有碳酸钠,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2、C【详解】A、石油中含有多种物质成分,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饮料“雪碧”中含有水分子、蔗糖分子,碳酸分子等多种物质成分

12、,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蒸馏水中只含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D、溶液中含有溶质和溶剂,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3、B【解析】核电荷数均是17,是同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是金属元素Na,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通常会失去最外层电子,显正价。B说法正确。是金属元素易失电子是非金属元素易得电子,化学性质不同。C说法不对。核外电子数多一个,为氯元素的阴离子,电子数与核电荷数相同,表示的是氟原子,不是离子。D不正确。4、B【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Si+4X,反应前氢、硅、氯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1

13、、4,反应后4X中含有氢、氯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4,推测物质X的化学式为HCl。故选B。5、A【详解】A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会由于氧气更充足,使火着的更旺,故选项错误;B着火时,烟尘和有害气体等受热,密度比空气小,在空气中向上流动,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故选项正确;C发现火灾立即拨打 119 火警电话,故选项正确;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油因隔绝氧气而灭火,故选项正确。故选A6、B【详解】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不正确;托盘天平称量固体,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故不正确;检查气密性,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再用手握着

14、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正确;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故正确;氢气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不正确;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倾倒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故不正确。故选B。7、A【解析】A、纺纱织布过程中只涉及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A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矿石炼铁生成单质铁等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高粱酿酒生成酒精、水等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烧制瓷器,在高温条件下粘土等原料中的物质相互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二者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8、A【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