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的列竖式计算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106570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加、连减的列竖式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连加、连减的列竖式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连加、连减的列竖式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连加、连减的列竖式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连加、连减的列竖式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加、连减的列竖式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加、连减的列竖式计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连加、连减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的例1和例2。课时目标 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会正确地进行连加、连减的两步式题的计算。2通过生活情境的再现,感受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构出连加、连减的模型。3在对比练习中,优化出算法,同时感受到竖式简便写法的合理性和简洁美。4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养成认真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重难点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解题策略。教学核心任务用竖式进行连加计算时要注意什么?用竖式进行连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 口算。10+30+50= 5+7+3=80-20-40= 6

2、6-5-20=学生独立完成,明确:连加、连减运算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的。5+7+3有简便的算法吗?(7和3可以合成10,我们可以先凑成十,再加上5。)2出示加、减的笔算。57+38= 73-26= 35+37= 60-42=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今天我们将学习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连加、连减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回忆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为新课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1。(1)创设情境,列出算式。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谈话引入:秋天到了,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小玲和

3、同学们正热火朝天在农家乐参加劳动呢。你们看他们正在那里干什么呢?(帮李大爷家采摘南瓜)后来,小玲和同学们还举行了一场摘南瓜比赛,这是三个组比赛的成绩。(教师出示表格。)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28个34个22个请同学们观察表格,从表格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发言。)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提取有代表性的问题。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大南瓜?【设计意图: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谈论学生熟悉的农家乐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从中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2)探究计算方法。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式:28+34+22=。这道算式怎样计算?引导学

4、生根据已有经验回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你能列竖式吗?自己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学生列式,教师巡视,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学生易得出:方法一: 2 8 6 2 + 3 4 + 2 2 6 2 8 4质疑:第二个竖式中的62是怎么来的?(第一、二两个数的和。)教师指出,简便写法有:方法二: 方法三: 2 8 + 3 4 2 8 6 2 3 4 + 2 2 + 2 2 8 4 8 4教师指出:观察三个数,个位上的数有8、4、2,这里哪两个数能凑成10(8和2),如果个位上的两个数可以凑成10的,我们计算时可以连着写,先算凑成10的部分,再加第三个数。(3)比较以上三种方法:讨论方法一、方法二、

5、方法三有什么不同?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教师总结:方法一在计算连加式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要注意计算第二步时,是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加上第三个数;方法二把算式连起来写,不仅可以少写一个“62”,比较简便,同时可以避免计算过程中抄错数,使计算正确、迅速;方法三,适用于三个数的个位可以凑成10的,可以把三个数连起来写,计算时一定要细心。(4)尝试练习。(选自己喜欢的两题计算)54+20+16= 46+25+17= 7+59+20=仔细观察上面的习题,你发现了什么?能用连加的简便方法表示吗?学生在黑板上算和作业本上算同时进行。集体讲评。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加

6、计算时要注意什么?计算连加时一般先把前两个数加,再把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设计意图:学生经历搜集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利用尝试练习、合作交流、比较算法等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同时体会灵活、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重要性。】2教学例2。(1)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自学。共有84个大南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答?(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3)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把你的计算方法告诉你的同桌?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好,指名不同方法的学生上台列式。

7、教师说明:84-40=44能口算,可以不写竖式。教师随机评价。了解一下哪些学生直接用简便方法书写,而且一次做对;哪些学生还用两个竖式做;哪些学生只写了第一步竖式,第二步用口算就得出了结果。对最后一类学生可以进行表扬。教师指出:还可以先算一共运走了多少个。怎么列式呢?(4)尝试练习。90-58-30= 75-28-19= 72-(6+44)=学生列竖式计算,说说计算方法,第三小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小括号的,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算式,能口算的直接先口算。)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计算连减时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把算出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也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设计意图

8、:扶着学生学习了例1,例2则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引导他们用解决例1的学习方法,举一反三的学习例2,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现算法优化的思想】三、积累运用1对比性练习。用竖式计算:37+28+19= 52-16-28=列竖式计算,可以列两个竖式,也可以用简便写法。同桌互改。夸夸自己的同桌。2看谁算得都对。采用开小火车的形式讲评。3数学小诊所。4解决问题。59元42元15元36元(1)爸爸买了一双鞋、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 一共用了多少钱?(2)妈妈用100元钱可以买哪两样物品?找回多少钱?理解题目意思。列式计算,并口答。【设计意图:形式多样的基础训练,使枯燥无味

9、的连加、连减的计算变得有趣,学生积极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没有学到好的计算方法?你是用哪种方法计算的,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学生发表各自看法。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连加、连减的列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笔算式题,如果把两个竖式合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就合起来写。计算时,请大家注意,该进位的要进位,该退位的要退位,认真计算,遇到能口算的要口算。板书设计连加、连减例1 28+34+22=84(个)2 8 6 2 2 8+ 3 4 + 2 2 简便写法:+ 3 4 2 8 6 2 8 4 6 2 3 4例2 84-40-26=18(个) + 2 2 + 2 2 8 4 4 4 8 4 8 4 - 4 0 - 2 6 4 4 1 8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