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思维性质探讨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8106314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思维性质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闻思维性质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闻思维性质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闻思维性质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闻思维性质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闻思维性质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思维性质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闻思维性质讨论摘 要:新闻界由于长期受二元价值观的影响,无论是新闻写作层面还是新闻报道层面,对新闻视角的解读都存在着静态的误区。从本质、物化及执行三个层面重新解读新闻视角,发现其本质是一种思维,物化是语言,而其执行那么是态度问题。在新闻采访报道中,对同一个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进展报道时,要求记者基于思维层面选取新闻视角,从定性判断、时间转换、角色转换及分形思维等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考虑问题,把思路向四面扩散,对思维对象进展多要素、多层次、多方位的考虑。关键词:新闻视角;思维向度;分形思维;角色转换对新闻视角的理解和观点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新闻写作层面,同样一个报道题材,同样一个新闻事实,选择一个

2、好角度会给文章增色,使新闻价值成倍增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二是新闻报道层面,新闻视角即记者发现事实、认知事实、表现事实的切入点。它关系到记者以怎样的视角去认知事物、挖掘事物所包含的新闻价值,以怎样的切入点展开对事实的表达来充分表现新闻价值。可以看出这两种观点不同的是新闻视角在新闻业务的不同过程中的作用与表达,一样的是都把新闻视角当作一个角度,一个静态的几何概念。角度的本质是什么?怎么去发现角度?视角是否仅仅是静态的角度?本文拟从思维层面来讨论这个问题。一、新闻视角的思维误区所谓二元价值观评判思维,即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或者排斥了中间层次的极端评价。由于长期受到一分为二的思想的浸染,人们“已经

3、习惯于将世间万事万物整齐地划分为黑、白两色,好、坏两类,正、负两极,上、下两位,东、西两向;正确与错误不可调和,消极与积极势不两立,乐观与悲观界限清楚,前进与后退无法共存。这种思维上的偏向,造成了人的认知形式简单化,反映到新闻传播活动上,就经常表现为缺乏独立思维的人云亦云,缺乏整体思维的断章取义,缺乏多向思维的僵化单一,缺乏纵深思维的浅尝辄止。其实,记者在进展新闻报道时的立场与心态除去政治因素外,大体上还是一个思维问题。世界是精彩的,事物是复杂的,用这种简单、僵化、孤立、片面的思想做指导,而没有立体丰富的思维体系,单单陶醉于字、词、句的推敲,文章构造的调整,所谓的好新闻,也只能是徒有其表。二、

4、新闻视角的思维解读一视角的本质是思维新闻源于事实,但新闻不等于事实,也不是事实的简单复写形式。新闻不仅是物质的,同时也是意识的。可以说,任何新闻工作者面对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对象世界,而是一个各种符号组成的符号世界。同样,符号与新闻事实之间的表现过程,即符号化过程,也会随着新闻视角的不同各异。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不管是巧妙的还是拙劣的,可以这么说,任何新闻报道都是在新闻视角下进展的。二视角的物化是语言新闻视角是一种思维,思维的物化是语言。带有创新视角的思维表达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它是一种新颖的语言,是一种优化的语言。当然这里所指的语言是和前面提的事实的符号化相对应的,不是狭义上的书面和口头语

5、言,而是一种符号语言,它不仅包含文字、色彩、线条、声音等符号实体,而且还包含这些符号对应的意义。也就是说符号本身没有意义,不同视角的组合才赋予了符号某种不同的意义。三视角的执行是态度所谓态度,是“一种基于经历或共有知识的意见、信念或价值判断。假设说新闻视角是新闻报道的立足点,那么态度就是新闻视角的立足点。套用一句话,叫态度决定一切。三、新闻视角的思维向度的拓展所谓新闻视角的思维向度的选择,就是在新闻采访报道中,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考虑问题,把思路向四面扩散,对同一个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进展报道时,要求记者对思维对象进展多要素、多层次、多方位的考虑。详细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一定性判断:

6、肯定-否认-待定面对采访的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记者通常要下一个定性的判断,即这个事件是肯定的还是否认的,人物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实际上,同一事件、同一人物,放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往往会有不同的判断。而且,有些事件还正处在开展中,也许一时无法判断其性质如何。这时,就不妨以事件性质“待定的视角来报道,任由整个事件水落石出,人物相貌逐渐展露,而不加主观的评判。二转换时间:过去-如今-将来有句俗话叫“间隔 产生美,有句古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其实,它们只是说对了一半。对于事物全貌的认识,既需要历时性的观察,也需要共时性的研究。远近上下中,或者过

7、去、如今与将来,无论是空间范围还是时间范围,都需要多层次的切入,才能把握事件的全貌,接近“庐山真面。三角色转换:我-你-他从思维主体的层面来说,存在着“我、“你、“他三个不同的视角。而人们在观察和考虑时,总习惯从“我的视角出发,以“我的需要、目的、态度和价值观、情感偏好作为标准尺度去衡量思维的对象。新闻采访报道的过程本身就是信息把关的过程,各种媒体呈现出来的环境其实是一种经过记者编辑选择的拟态环境,其中浸透了媒体编辑、记者的主观意识。因此,在记者的新闻报道采访中,要打破“我的角色思维限制,站在“非我立场考虑与采撷新闻。这样,在进展新闻采写的过程中,记者才能在了望、分析外部世界时,对于“自我在其

8、中浸透的成分有一个较明晰的把握。四分形思维:部分-整体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在采写新闻报道时应该具有分形思维意识。理解和借助于分形思维,有助于记者在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就敏锐地捕捉到丝丝缕缕的新闻信息,抓住每一个新闻碎片,或者是不经意间获取的信息,或者是偶然看到的现象,或者是街头巷尾的道听途说,这一鳞半爪可能都能映射出整个新闻事件的脉络,寻着它究根问底,就有时机复原整个事情的原貌。好的新闻稿不是就事论事,不是做外表文章,而是从一粒沙中看世界,透过外表现象,挖掘其深藏的内涵,做深做透新闻。归根结底,还是记者采写新闻时的思维向度与深度的开掘问题。只有把新闻事件放在整个社会开展的大趋势中考察,把同类新闻事件放在不同社会背景下、不同时代环境中进展观照,把新闻事件放在边缘视角中进展审视,在不同行业领域的交界处、从不同层次和角度组成的假设干社会关系的接合部进展跨域考虑,挖掘新闻的深度价值。本文档【新闻思维性质讨论】更多文档欢迎访问wendang.chazidi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