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期中水平检测试题3.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101088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上册期中水平检测试题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上册期中水平检测试题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上册期中水平检测试题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上册期中水平检测试题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上册期中水平检测试题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上册期中水平检测试题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上册期中水平检测试题3.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原五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语文命题人、校正人:牛俐鱼、王俊芳、韩姝花、宋为烜、任素英、李亮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题2分)新儒学与书院讲学中国社会由唐以下,因于科举制度之功能,而使贵族门第完全消逝。同时亦因印刷术发明,书本流传方便,更使文化大流益易泛滥,浸透到社会的基层去。到五代、宋初,雕版印书术正式应用到古代经典上来,书本流传日易日广,文化益普及,社会阶级益见融化。到了宋朝,新儒学崛兴。他们讲的是万物一体之道,故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他们的时间则从“存公理,去人欲”下手。他们的规模与节目,则为古代大学篇中所举的“格物、致知、诚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

2、天下”八项。他们大率都像范仲淹那样,为秀才时即以天下为己任。他们都抱着“天生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他们全都是拥有清明的理智而兼附有宗教热情的书生。这一派儒学,从宋初开始,直到明末清初始见衰替。前后有七百年长的时期,中国近代文化向社会基层之更深入与更普及,全由他们主持与发动。他们之间出过许多出名的学者,最为后代恭敬的,则如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与这一派儒学相随并盛的,则有“书院制度与讲学民风”。汉、唐两代,国家的公立学校,规制很是详尽,学员亦极盛。只有魏晋南北朝时代,公立学校出名无实,严肃的讲学民风,掌握在佛教的寺院里。宋、元、明、清四代的书院制度,则是

3、一种私立学校而取代着佛寺严肃讲学之风的。书院的开始,多在名山胜地,由社会个人捐资修建,最重要的是藏书堂,其次是学员之宿舍,每一书院,常供奉着某几个前代名儒的神位与画像,为之年时举行祠典。可见书院规模,原来是颇模拟佛寺而产生的。稍后则几于通都大邑均有书院。有的亦由政府大吏倡导成立,或由政府拨款保持。但书院教育的超政治而独立的自由讲学之风格,是一直保持的。在那时期里,政府仍有公立学校,国立大学与地方州县学均有。特别如宋、明两代经常采纳个人信院规制,模拟改良。但从大概说来,一般教育权一直在书院方面,一直在个人讲学的手里。我们能够说,自宋以下一千年的中国,是老百姓学者个人讲学的中国,教育权既不属之政府

4、官吏亦不属之宗教僧侣了。说到讲学的民风,最初亦由佛寺传来。宋、明儒的讲学,与两汉儒家的传经,可说全属两事。传经是偏于学术意味的,讲学则颇带有宗教精神。所以宋、明儒的讲学民风,循其所至,是必定要普及于社会之全阶层的。自北宋二程以下,讲学民风愈播愈盛,直到明朝王守仁门下,如浙中之王畿,以及泰州之王艮,他们的讲学几乎全成了一种社会活动。同时又由于他们号为“新儒家”,讲的多着重在现实人生与伦常日用,所以他们经常难免要涉及到政治问题。如是则个人讲学常要走上自由议政的路,而与政府相矛盾。所以宋、明两代,亦屡有政府明令严禁书院讲学与遣散学员等事,宋朝的程颐、朱熹,都曾受过这一种排挤与压迫。最明显的如明朝末年

5、的东林党,他们是一个学术集体,而同时被视为一个政治公司,他们虽多数是在野的学者,但在政治上形成了绝大的阵容。所以我们若不认识此七百年来新儒家之精神与其实质的活动,我们亦将没法认识近代中国文化动向之枢纽所在。(节选自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1对文中表达的“新儒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新儒学产生在唐此后的中国贵族门第完全消逝以后。B新儒学以天下为己任,其成员是一群在政治上拥有狂热的宗教热忱的书生。C新儒学从宋初开始,直到明末清初才逐渐衰替,向来持续了七百年的时间。D新儒学使中国近代文化向社会基层更为普及与深入。2对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国家的公立

6、学校的发展,公立学校出名无实,教育转到佛寺的寺院里,最后发展为私立学校而取代佛寺教育。B古代的书院大多修建在名山胜地,原由是这些地方远离尘嚣,便于学生念书,同时书院选址又表现出新儒学文雅的鉴赏品尝。C由社会个人捐资修建的书院,一般都有藏书堂,有学员宿舍,还经常供奉着某几个前代名儒的神位与画像。D个人成立的书院紧紧控制着中国古代的教育大权,私塾取代公立学校,成为自宋至清一千年来的中国独一的教育形式。3以下理解不切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A书院讲学所带有的宗教精神,必定发展到让文化向社会各阶层的普及。B书院讲学所关注的现实人生与伦常日用,经常要走上自由议政的门路。C汉儒传经是偏于学术意味的,而书院

7、讲学颇带有宗教精神,多与政治相矛盾,每每受到排挤与压迫。D从书院讲学开始的东林党,自己既是一个学术集体,又是一个政治集体。由于他们不单在政治上形成了绝大的阵容。二、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47题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圣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可以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叹气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

8、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只管仲也。”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认为相,而国大治。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可以用也,贱不肖而不可以去

9、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变动)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犹不可以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意:预料B故绝江海者托于船托:托起C欲霸王者托于贤贤:好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雠:同“仇”,愤恨5以下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组是霸诸侯以故后来名之曰褒禅A长毂八百乘以B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吾其还也C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遂出见之,因授认为相其孰能讥之乎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论述“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致远道者托于乘,

10、欲霸王者托于贤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昔有桓公,故有管仲简主闻之,绝食而叹因授认为相,而国大治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ABCD.7以下对原文的表达和剖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作者认为人君建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声名狼藉,根本的原由在于手下能否有贤士。B齐景公感触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假如桓公在这里,那么车下的大臣就全都是管仲了。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入木三分的剖析据理力争,委以重担,表示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由于“尊贤而不可以用”,“贱不肖而不可以去”而致使消亡。8把文言文阅读资猜中

11、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达成910题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9、这首诗前两联描述了一幅如何的图画?请用简要的文字赏析。(3分)10、联合诗歌的后两联说说诗人塑造了一个如何的“将军”形象,抒发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5分)(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11、(1).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以游无量者,彼且恶乎待哉?(2).子曰:“(),思而不学则殆。”(3).(),(

12、),国恒亡。而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得之则生,弗得则死。(5).亦余心之所善兮,()。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边文字,达成1214题(14分)向东还是向西胡小兵停下车向后观望,他的女人拖着一捆竹板困难地走着。胡小兵看到了那女人脸上的汗水,他朝女人喊着:“你等着!”胡小兵跑到女人身旁,说:“给我!”女人持续迈着深重的脚步,那捆竹板在地上划得唰唰响。女人说:“我行!”胡小兵提升了嗓门:“给我!”女人停了下来。胡小兵抱过竹板就走,他说:“不让我拉,非得让你抱着走,这么沉你抱得动吗?”女人跟上,用毛巾在他脸上擦了一下。女人说:“竹板太长了,车上那么多水泥,不可以再放东

13、西了。”胡小兵把那捆竹板拖到板车旁边,说:“歇两分钟。”而后他点了一支烟。他仰头看了看天,骂道:“他妈的,这老天爷太狠了,弄这么狠毒的太阳!”女人说;“还得往南走一里路,正顶着日头!”胡小兵抛弃烟头说;“走吧,把竹板放到车上,你扶着。”女人没照办。女人说:“这些水泥拉回去你就得喊得子夜腿疼,别逞能了!”女人知道,往南走一里路,就是东西大街,沿大街往东走两百米就是工地了。女人跟在车后,歪着腰胯,用屁股顶着那捆竹板,像企鹅同样一走一摇晃。胡小兵时时回头看一眼女人,想喊一句什么,却什么也喊不出。他张大了嘴巴,仍感觉像被人掐了脖子同样呼吸困难。胡小兵脱了短袖,把深红色的上身毫无保存地展现给了太阳。太阳便在胡小兵的面颊、臂膀、背上镶嵌了无数个小太阳。胡小兵伸长了脖子,像一头老牛似地蹬着地面,每一步都恨不得把水泥路踩出一个坑来。一阵冷风很实时地取代阳光充满着街头巷尾。胡小兵往天上一看,不好,要下雨!胡小兵回头对女人喊:“我得连忙把水泥拉回去,淋了就完了!”汗水把女人几缕头发粘在脸上。她点了点头,说了句只有她自己听到的话。胡小兵顾不得腿酸痛了。假如一车水泥被大雨淋了,他的工钱也就得像汗水同样蒸发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