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核心知识分析及教学情境设计(谢九红).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8099568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核心知识分析及教学情境设计(谢九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核心知识分析及教学情境设计(谢九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核心知识分析及教学情境设计(谢九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核心知识分析及教学情境设计(谢九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核心知识分析及教学情境设计(谢九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核心知识分析及教学情境设计(谢九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核心知识分析及教学情境设计(谢九红).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核心知识分析及教学情境设计一、单元教材分析在哺育了万物生灵的广阔大地上,孕育了众多的奇山异水、风景名胜。本单元选编了三篇精美的描绘各地自然风光的课文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它们犹如朵朵奇葩,让我们走近它们,领略它们迷人的风采吧!我们不妨把这一单元定位为“祖国在我心中”。二、本单元三维目标1掌握“蜒、朽、幻、笼、罩”等28个生字,还有19个生字只识不写。2理解本单元的新词,并注意积累,能读读写写课文后面的24个词语,会读读背背练习中8个成语,会用“流连忘返”说一句通顺的话。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长城和运河全文、美丽的南沙群岛的2、3自然段

2、,庐山的云雾全文以及读读背背中的古诗夏日田园杂兴。4领悟课文内容,感受风景名胜的美丽,认识课文语言的表达特点和写作方法。5联系生活实际,聊一聊今年的春节是怎么过的,我们这儿过春节有哪些传统习俗。6能按习作要求,仔细观察连环图画,写一篇看图作文,注意语句连贯,表达通顺。三、重点难点分析在教学本单元时,要加强整合,围绕本单元美景美文的主题特点来统筹教学安排。课文教学中,先要疏通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然后紧扣重点段落边读边思,入境对话,体验文本之美,意境之美,获得精神的陶冶;接着由品到诵,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促进语言的内化和积累;最后,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迁移。但仿

3、写的对象,从过去的单纯运用词语,提高到对段式编排,布局谋篇等文章结构的学习。四、每篇课文的核心知识长城和运河是一篇充满强烈爱国情感的诗。诗歌极力颂扬长城、运河雄伟壮丽,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要求学生通过观察长城和运河的图片,用自己的笔触进行一番描绘,同时还要了解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美丽的南沙群岛要求我们掌握优美的词句并做适当的摘抄,学会在地图上找到南沙群岛,根据课文内容及自己习得的课外知识向别人做介绍。庐山的云雾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绮丽多变的景象。要求熟读成诵,理解文中优美词句,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按照二、三自然段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五、围

4、绕核心知识教学情境设计长城和运河1、文本解读诗歌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描写的是长城与运河。每部分皆为八行,结构相同,一、二行与七、八行诗句相同,三六行集中概括勾勒长城、运河的雄姿。诗歌每部分起始皆为:“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交代了观察的独特方位:广阔的蓝天,俯视祖国河山。接着以“奇异”一词引领描述了观察到的鲜活的图景。“奇”在何处,“异”在哪里?接着,诗人用四行诗凝练、形象进行了刻画。睹物思人,“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诗人以设问的句式结束每段诗,充满无比的民族自豪感。本诗语言优美,句式相同,形象生动。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下,学生的朗读能力

5、,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思维能力怎能不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2、教学目标分析(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了解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3、教学资源运用(1)搜集长城与运河的资料进行交流。(2)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帮助理解课文并且进行语段训练。(3)补充阅读人教版教材中的长城一文。(4)欣赏歌曲长城长。(5)搜集其他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进行说与写的训练。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两课时完成教学5、课时教学构想第一部分:长城的教学1、 在作者的眼里,长城是怎样的?(像巨龙穿行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6、1)什么叫连绵起伏?什么叫曲折蜿蜒?为什么会有起伏?为什么会曲折?(观看图片)词语积累:连绵起伏、波浪起伏、麦浪起伏、心潮起伏、跌宕起伏(2)像巨龙穿行在大地:在这里是说什么像巨龙?为什么说长城是巨龙呢?长城有多长?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全长6700公里,俗称“万里长城”。(出示长城示意图、及嘉峪关和山海关的图片)2、 指导读这四句诗3、 在我眼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奇异)看到这样奇异的景象,你会怎样表现? 指导读诗句4、(引入补充材料长城) 想想看,建造长城的条石,一块有二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能够建

7、造这样宏伟的工程,这真是个人间奇迹!面对着这样的一个人间奇迹,你最想说点什么?(赞美我们的祖先。)5、解读“不朽”。国歌中不是有一句吗?“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你说,还有什么样的字眼比“不朽”更能表达这样的精神呢?长城不朽的是精神;长城不朽的是中华民族的韧劲;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啊!6、指导朗读,突出“不朽”。7、以“万里长城是不朽的诗篇”为开头练笔。词语:巨龙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奇迹第二部分:运河的教学一、抓“绸带”感受“美丽”。二、扣“奇迹”领悟“动人”。为什么说,京杭大运河也是人间的奇迹呢? (资料交流)1、 它长: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长17

8、47公里 ;2、 它连通五省市: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 ,连接: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出示图); 3、 实现了南北的运输。4、 所以书上说,“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动人”,就是对这种创造的想象力的高度概括。你说,面对着这条运河,你想说点什么呢?5.小练笔: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6.指导读诗。第三部分:结课解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出示地图:一、 长城和运河,在中华大地上,从东到西,这好像是一撇;而京杭大运河,从北到南,就好像是一捺;这一撇,一捺,不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字吗?(出示动画:人)二、 长城运河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啊

9、!在历史的长河中,长城和运河谱写着不朽和动人的诗篇,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三、 读诗、背诗。 课时作业设计修改看图写话; 继续交流资料; 阅读长城;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哪些奇迹?搜集交流(要求图片结合文字)。(开个交流会)美丽的南沙群岛1.文本解读本文主要介绍了南沙群岛的美,美在它的物,美在它的景,也美在它的人。课文先介绍了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以及我们的祖先在那里生息繁衍的情况。然后分别从物产富饶和景色迷人这两方面具体描绘南沙群岛。寓情于景,流露出作者对南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教学中可以结合第一篇长城和运河,因为其中“祖先”是两课的焦点,当然这也是教材主编的意图,即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10、让孩子在阅读之中,知道一些中国史。2.教学目标分析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2)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初步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3.教学资源运用:相关图片或视频、补充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搜集资料了解南沙群岛相关资料,了解“波斯湾”。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出示课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二质疑课题,整体感知1对于这么美丽的南沙群岛,你们想知道什么?提出问题:南沙群岛究竟有多少岛屿?南沙群岛究竟有多美丽?南沙群岛有哪些特色令人留连忘返?等等。2生自由朗读

11、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以上问题。3检查自学情况: 以词串为线索完成生词教学和主要内容的梳理。星罗棋布 搏击风浪 生息繁衍 蓝色宝库 难以计数 用之不竭蔚为壮观 清澈明亮 五彩缤纷 心旷神怡 碧波浩渺 充满魅力4指导写字第二课时重点展示二、自然段的教学“南沙群岛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是第2节的中心句,而其中“巨大”一词更是体现了南沙物产之丰富。教学中,我就是围绕这一句,并紧扣“巨大”一词引导孩子通过三遍读感受南沙物产富饶。一读:理解“巨大”。这座“巨大的蓝色宝库”究竟有多大?默读2节,用横线划出能体现“巨大”的词语。 品味:难以计数 极为丰富 用之不竭 仅二读:展示“巨大”。你能通

12、过朗读这一节告诉老师这是一座多么巨大的蓝色宝库吗?三读:内化“巨大”。听了刚才小朋友们的朗读,老师的脑海中对这座蓝色宝库有了一些模糊的画面,但是这座宝库究竟有多大,比如说有多少鱼类,蕴藏了多少石油等等,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想知道吗?(师出示一段补充资料: 鱼类是海洋的重要生物资源,我国南沙海域分布的鱼类大约有1500种。另外分布海参20多种,海贝250多种。成年的海龟长达1米,体重达200公斤。分布在各个岛屿的鸟类有六十多种。已探明石油储量200亿吨,发现油气构造200余个和95个油气田。)师:小朋友们,读完这段话,有什么话想说吗?师:指导学生再次自由读,指名读,结合读给予具体评价指导。 “南

13、沙群岛也是个迷人的世界”是第3节的中心句,而其中“迷人”一词更是体现了南沙风景之优美。教学紧扣“迷人”一词引导孩子通过两遍读在脑海中再现两幅“迷人”的画面。一读:感受色彩缤纷的画面。大凡迷人的地方都与它们多彩的颜色分不开。下面就让我们睁大智慧的眼睛,用心去发现南沙有哪些让人陶醉的颜色。 (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看到哪些颜色。)师:看到哪些让人陶醉的颜色?能通过填空告诉大家吗? (也可出示图片)(师出示一则填空短文: ( )的天空,( )大海,( )浪花,( )的龙虾,( )的燕鱼南沙群岛真是一个( )的世界啊!)二读:感受动感纷呈的画面师:刚才小朋友们通过用心的感受、观察、朗读,告诉老师一个五

14、彩缤纷的画面,下面,就请小朋友们再次用心地朗读课文,用心体会,看看你的脑海中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动态的画面?(师出示一则填空短文: 龙虾在( ),燕鱼在( ),海鸥在( ),海龟在( ),连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师:你还会看到些什么?课时作业设计: 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小练笔; 背诵积累语段; 摘抄精彩语句,说说好在哪里; 当小导游,介绍“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1. 文本解读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分别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

15、变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云遮雾绕的庐山的喜爱与流连。2.教学目标分析: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3.教学资源运用: 搜集图片或视频,制作课件;搜集有关庐山的图片资料,古今诗文;补充阅读描写云雾的文章,欣赏比较。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两课时5.课时教学构想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你们去过庐山吗? 简介“庐山”。2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庐山最神奇的就要数庐山的云雾了,那么,“庐山的云雾”到底神奇在哪里?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课。 二、 初读课文1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检查3自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讨论交流。4全文共有几自然段?开火车读,思考: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5讨论交流。6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什么特点?三、 指导书写生字四、 布置作业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