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鲵之乡 文化蜂岩.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097772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遵鲵之乡 文化蜂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遵鲵之乡 文化蜂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遵鲵之乡 文化蜂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遵鲵之乡 文化蜂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遵鲵之乡 文化蜂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遵鲵之乡 文化蜂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鲵之乡 文化蜂岩.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遵鲵之乡 文化蜂岩“大鲵”,我们本地是叫做“娃娃鱼”的一种水生动物,我们蜂岩是娃娃鱼的故乡,这一点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深入人心。听父辈的老人们讲,我镇巡检村巡检河流发源地就经常游出大小不一的“娃娃鱼”,尤其在下暴雨山洪暴发的时候数量更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巡检村桐油湾组一位老人在巡检河出水出不远的地方捉到一条7斤重的娃娃鱼,并打算将它卖给乘车到县城的乘客,只可惜他运气不好,被乘车到县城开会时任镇林业站站长的兰善富发现,兰站长立即勒令放归河流,兰站长保护国家二级野生动物的壮举一时在当地传为美谈。不得不承认兰站长的远见,在那个物质匮乏、法律意识淡薄的年代,又有多少人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能够挺身而出

2、呢?此外,我镇还有赵坪村瓦桥等多处出产娃娃鱼。2012年2月,我曾随县农牧局的部分同志以及有志于发展大鲵养殖的老板到陕西汉中学习大鲵养殖,较为系统的学习了大鲵的喂养、繁殖,了解了大鲵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并参观了汉中天城生物科技公司位于秦岭南麓的野生及防生态繁育基地,惊叹于秦岭的生态环境,明白了汉中市委、市政府提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大鲵”,“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等口号的深刻含义。我们镇有着养殖大鲵的得天独厚条件。首先,绵延几十公里的万佛峡谷生态公园大部分位于我镇境内,保证了大鲵养殖的环境条件,我镇野生大鲵大多出产于此。其次,境内没有污染环境的工厂,这是大鲵养殖最重要的条件,这一点我们比

3、汉中条件还要优越。为了将大鲵养殖规模化、产业化,从2010年开始,蜂岩镇人民政府先后引进三家有规模的大鲵养殖公司,巡检村万佛峡谷大鲵养殖公司还与当地村民成立了大鲵养殖专业合作社,有十几户村民散户加入了合作社,养殖商品大鲵。随着大鲵养殖公司的成立及养殖规模化,对大鲵饵料即水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而带动了当地水产品鱼类养殖,进而推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打造统一的品牌,避免恶性竞争,凤冈县人民政府将其在境内养殖的大鲵都统称为遵鲵,这是一项英明的决策,它保护了大鲵养殖户的利益,同时推动了大鲵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再来说一说蜂岩的文化。蜂岩镇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丰厚的古镇。民间流传至今的有古老的山歌、打闹歌,

4、这些都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有感而发、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山歌、打闹歌高亢而悠长,有点像蒙古族的长调,悠雅、婉转,让人回味意长。每年的春节,老百姓都会自发组织玩花灯、狮子灯、龙灯等,花灯讲究唱腔,狮子灯则强调动作的惊险、难度,而龙灯将两者进行结合,但又独树一帜。蜂岩龙灯还有与众不同的脚盆龙灯,十几个人举着龙灯,先要通过由十几个装满水的脚盆盆舷,脚不能踩进盆里,水不能溢出,同时要舞动龙灯,然后登上一张2平方米左右的八仙桌,并在卓上舞龙,动作要求统一规范整齐,难度相当大,有很强的观赏性,要求有吹打乐器伴奏。蜂岩脚盆龙灯受邀参加遵义市的农民运动会的文艺表演,获得金奖,并代表遵义市参加在贵阳举行的

5、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文艺表演获得二等奖,让全国人民领略了蜂岩农民的风采。蜂岩丝炫灯是花灯中的一支奇葩,它通过唐二与幺妹的对唱,让人在欣赏他们唱腔的同时,也感受了他们的爱情。2009年,蜂岩丝炫灯作为贵州选手的助演,登上央视星光大道的舞台,亮相全国。蜂岩吹打乐器也很有名气,经常外出表演,蜂岩中心小学将吹打乐器引进课堂,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2010年,由蜂岩中心小学承办,镇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在蜂岩中学开幕,开幕式上进行了文艺表演,蜂岩农民的本色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本届农民文化艺术节还在蜂岩中心小学展示了蜂岩农民的书法、根雕艺术、古老的农作器物,受邀参加艺术节

6、的省市专家不由自主发出感叹:想不到一个镇还能举办如此高规格的艺术节,更想不到还是由一所小学承办。此届文化艺术节还吸引省市多家新闻媒体进行跟踪报道。蜂岩的饮食文化:蜂岩的饮食文化中以土家油茶、黄饺、乔皮、麻饼等为代表,土家油茶以茶叶、大豆、芝麻等原料用食用油相煎,再用木瓢在锅里擦、压,使其成粉糊状,加以一定的水烧开而成。蜂岩土家油茶味道醇厚,香味扑鼻,具有安神醒脑、提气养神的作用。人们常说,不喝土家油茶的蜂岩人不算蜂岩人,到蜂岩不喝土家油茶的人不算真正到过蜂岩。在蜂岩镇小河村、中枢村,当地人还有在油茶里加入鸡蛋煮熟食用的习惯,一般是有尊贵的客人来才会这样做,用当地人的话讲是看得起你。蜂岩黄饺是用

7、当地产的糯米用水濅泡半个月,蒸熟,加入适量的糖,打成糍粑状,用豆粉撒在上面,使其不粘手,剪成条,穿成花型,凉干。食用时用食用油炸,火候不能太大,待炸成金黄色时便可食用,蜂岩黄饺色、香、味具全,是不可多得的美味食品。蜂岩乔皮是用当地产的荞麦去皮后磨成面加水,放在大锅里熬,并用木浆在锅里划动,使其不糊,待熟后舀起放在盆或木制方框盒子里,冷了凝固后,用小钢丝划拉成薄薄的长方形块状,凉干后用食用油炸着食用。蜂岩乔皮入口香脆,回味无穷。蜂岩麻饼是用糯米蒸熟凉干打成爆米花后,在锅里加入当地的麻糖和一定的水,烧开后放入爆米花、芝麻、核桃,用木浆和匀放入木框盒里压紧,冷却后食用,食用时用菜刀切成薄薄的长方形块

8、状,蜂岩麻饼香、甜、脆,尝一口会让你一辈子也忘不掉。蜂岩的水井文化:到过蜂岩的人都会发现蜂岩的水井特别多,而且修缮很好,这显示出从古至今蜂岩的父母官都很重视水利建设。蜂岩的葡萄井,修缮于清朝光绪年间,已有100多年历史,与一品泉、麻框坝等水井连成一条线,也许你会惊人的发现,其形状恰似北斗七星。这些水井都是用条形石头砌成,上面刻有龙的图形,显现出老百姓对龙王的尊重,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近年来,蜂岩镇人民政府加大了对文化活动设施的投入力度,镇文化站已修建完工并投入使用,凤冈县首家乡镇文化广场也开始修建,并有望年底完工,到时,广大市民又多了一个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地方。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朋友,有机会你也来逛逛蜂岩,感受蜂岩,我相信你一定会认为文化蜂岩名副其实。 (凤冈县蜂岩镇社会事务办:罗伟)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