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七律长征》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809411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七律长征》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五年级《七律长征》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五年级《七律长征》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七律长征》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七律长征》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律*长征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并会写“逶、迤、磅、礴、丸、岷”。能正确读写“逶迤、磅礴、泥丸、岷山”等词语。(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感悟课文中诗句的意思。(2)采用多种读得方式,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悟文章内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英勇直前的英雄气概。重、难点与关键:1、理解诗的意思并体会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及英勇豪迈的气概。2、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深入理解诗句,感受

2、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七律。长征这首诗,并了解了全诗的大意,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了解这首诗中蕴含的情怀。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二、深入。全诗虽然仅有56个字,却向我们展示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我们能不能再读读诗句,并结合自己了解的课外知识,说说诗中描写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哪些艰险经历?(五岭山险峻、乌蒙山高耸、天险金沙江、大渡河险恶、千里大雪山。)三、解疑。面对长征路上的这些艰难险阻,红军战士们又是怎样对待的呢?(一)我们再来读读诗句,抓住重点词句感受红军战士的精神。重点

3、理解:1、高大险峻的五岭山和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如同小小的“细浪”、“泥丸”,这一大一小的对比,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明是写山,暗写红军,反衬对比,十分巧妙。2、红军巧渡金沙江和勇闯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战斗,展示了红军的足智多谋和英雄气慨。“寒”字用来烘托沪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这一寒一暖的对比,很巧妙。3、征服大雪山这一壮举,更是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勇往直前。“更喜”两字,不仅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还体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二)体会得多

4、好啊!能把我们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练习感情朗读)(三)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遇到的艰难险阻不计其数,你还能说出哪些事例吗?(寒冷和饥饿、渡过草地无人区等)(四)是啊,无论红军战士遇到怎样的艰难,他们都不会退缩,从哪句诗句中能让我们感受到红军的大无畏气概?让我们大声读出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四、小结。“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红军“不怕”“只等闲”,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七律*长征这首诗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会背的同学可以背诵。五、总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不仅在军事战斗史上创造了奇迹,而且也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象征。六、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阅读或观看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书和电影电视片。板书设计: 25. 七律*长征 五岭 逶迤细浪千山 乌蒙 磅礴泥丸 岷山 千里开颜红军 金沙 云崖 暖 万水 大渡 铁索 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