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阳比赛早起.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8085046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太阳比赛早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和太阳比赛早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和太阳比赛早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和太阳比赛早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和太阳比赛早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太阳比赛早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太阳比赛早起.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太阳比赛早起教学设计 刘雪梅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词句的优美。2.体会诗歌表现的美好情怀,理解描写“我们和太阳比赛早起”的诗句,激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激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中的美好情怀。难点:走进诗歌,激发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配乐朗读的音频资料、日出的视频。学生:搜集歌唱祖国的诗歌。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引入课题1.老师播放配乐朗读,学生感受。2.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学生谈感受)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描绘日出美丽景色的现代诗和太阳比赛早起。板书课题。4.齐读课题,理解题意。二

2、、初读诗歌,了解大意1.试读全诗,读准字音。2.给诗歌小节编序号,想想每个小节的主要意思,并批注在旁边。3.分节朗读,并正音。4.说说读后感受:这首诗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三、研读第1节1.齐读第1节。2.思考:从哪些词句看出,“我们”是在和太阳比赛早起?(板书:我们、太阳)反馈:当当我们离开营帐,轻轻地走过它们身边。强调“沉睡”“梦里”。3.此时是什么时候?(日出前)日出前,大地一片静谧安详,少了人群的喧闹,少了虫鸟的欢叫,而迎来了我们轻轻的脚步。4.为何我们会这样早起?(是为了与太阳比赛早起)此时我们是怎样的心情?(迫切、激动的心情)5.指导朗读下面的句子。“我们离开营帐,轻轻地走过它

3、们身边。”这句中的“它们”指谁?“轻轻地”说明了什么?(“它们”指正在沉睡的森林、花草、小鸟和白兔。“我们”是一群有礼貌的孩子,悄悄起来,轻轻地走。所以要读得平稳、轻缓一些。)(相机板书:轻轻地)6.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四、指导阅读第2节1.指名朗读第2节。(1)讨论:在和太阳比赛早起的过程中,我们是怎样做的?你能找到句中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吗?从这几个词,你体会到什么了?这节中“穿过”“跨过”“沿着”“奔上”这几个动词写得很确切,与“树林”“小溪”“小路”“山顶”搭配恰当。从这几个动词中可以体会到我们的迫不及待。(板书:穿过、跨过、沿着、奔上)(2)轻声朗读这一节,想一想我们和太阳谁更早起?你

4、是怎么知道的?“你看,东方的云彩在变颜色,是不是比不过我们,云彩呀,你才悄悄地红了脸?”说明此时太阳周围的云彩颜色正发生变化,太阳正要升起。这一句写得多有趣,它让你想到了什么呢?(日出前,太阳睡在厚厚的云层里,太阳醒来后,它的光芒便会渐渐地从云层中穿透出来,染红云层的脸;说不定云彩是为还在“被窝”里的太阳害羞而脸红的呢。)从“云彩在变颜色”我们可以看到太阳正要升起,这便是日出时。(3)日出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别嚷!轻点轻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诗中怎样形象生动地写出太阳升起的情景?“花草树木”“小鸟”这时是怎样的心情?“别嚷”表达“我们”屏息等候太阳升起的激动心情。“露出头

5、顶”“露出眉毛和眼睛”“露出笑脸”,最后“跳起来”,把太阳拟人化了。太阳升起来了!“花草树木”“小鸟”都非常兴奋,实际上是写“我们”兴奋的心情。(4)教师出示日出视频,让学生看着视频听老师朗读课文相应的诗句,感受日出的壮观与美丽。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2节,朗读时要突出人物激动、兴奋的心情。五、学习第34节1.我们和太阳比赛早起,比赛的结果怎样?(我们赢了)从哪儿可以看出来?(我们是欢迎太阳的仪仗队,我们走在太阳的前面,是我们挥动着红旗,把太阳迎接到人间。)相机理解“仪仗队”。(板书:迎接)2.让学生自由读读第3节,勾画写日出后大地景色的句子。“看着它照遍山河田野矫健。”诗中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6、描绘太阳?抓住了哪几个形象的动词?诗中采用了拟人手法描绘太阳,让人感觉太阳如同一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充满活力、意气风发。抓住了“照遍”“走进”“唤醒”几个动词。3.发挥你的想象,说说太阳迈着轻盈、矫健的脚步还会去哪些地方?句式训练:(出示课件)是我们挥动着红旗,把太阳迎接到人间;看着它,看着它,看着它,它的脚步多么轻盈、矫健。4.我们迎接着太阳,此时我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我们为什么如此期待日出?“我们”怀着迫切激动的心情迎接太阳,迎接更美妙的一天。因为一日之际在于晨,祖国的早晨阳光灿烂,多么美好,我们希望祖国将拥有更美好的一天。(板书:祖国的早晨、美好的一天)5.引读第4节。面对徐徐升起的红日

7、,面对沐浴朝霞的小河田野、村庄果园,“我们”完全沉浸在光的世界,美的海洋,我们放开喉咙,唱起歌来,让我们尽情欢呼祖国的早晨,让我们举起双手迎接更加美好的一天!此时此刻,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太阳的爱、对大自然的爱、对祖国的爱。六、课堂练习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课后第2题的两个句子,勾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它们的妙处。3.交流展示自己搜集的歌唱祖国的诗歌。综合性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登山看日出。附:板书设计 早起:轻轻 和太阳比赛早起 早行:穿、跨、沿、奔 太阳升起 我们放声歌唱骄傲吧,祖国教学设计 刘雪梅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读课文,从中感受中国地质队员的拳拳爱国心

8、和献身精神。 3.体会环境描写对烘托人物形象以及情感的作用。教学重难点: 1.用简洁语言说说课文大意。 2.学习科学家为科学,为祖国,为人民勇于探索,甘于献身的精神。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查找有关南极的资料。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南极风光,引入课题。谈话导入(出示课件) 神秘的南极不仅美丽,而且还蕴藏着许多矿藏资源。这些深藏的资源等待我们的科考队员去发掘它。让我们随着科学考察队员的足迹到南极去看一看。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老师要求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 2、运用自己学过的批读方式,写出自己的感受。 3、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9、?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出感受。 2、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四、细读课文,加深感悟 1、“我”考察的文森峰是什么样的地方?找出有关语句。出示课件:重点语句生细细品读 (1)文森峰,没有人烟,没有生命,人称“死亡地带”。那里山势险峻,海拔高度为5140米。 (2)即使夏季,气温都在零下40摄氏度左右,因而终年被冰雪覆盖。 2、读后讨论:既然是考察,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来描写“文森峰”这个死亡地带? (南极环境恶劣考察队员的工作条件艰难等衬托作用) 3、思考:全文围绕哪个中心词来写?(骄傲) 4、那么,谁骄傲?祖国为什么而骄傲?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反馈。 (1)“我”是第一

10、个登上南极的女科学家。 (2)“我”在艰难环境里,以事业为重,以理想为荣。 (3)“我”克服困难发现铁矿战友们登上文森峰。 (4)无私奉献的精神。 5、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交流谈体会)五、总结 师:文森峰这个死亡地带,没有人烟、没有生命,山势险峻,终年冰雪覆盖,冰原随时可能吞没地质队员的生命。但是当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时,南极科学考察的队员不畏艰难险阻,心中始终装着的是祖国,想着的是为国争光。所以我们要高呼骄傲吧,祖国!六、延伸 读文后,你有什么话想说?(提示:可以对科考队员说,可以对南极说,可以对祖国说。)板书设计: 28骄傲吧,祖国 环境恶劣 科考艰苦 科考队员 登上山峰 发现铁矿

11、热爱祖国 为国争光 骄傲吧,祖国 骄傲吧,祖国探究感悟 刘雪梅探究:问题:祖国因什么而骄傲呢?其一:“我”是第一个涉足南极死亡地带的女科学家,“我”为此而自豪,祖国因“我”而骄傲。其二:“我”在极端艰难的境地里,以事业为重,以理想为荣,祖国因有“我”这样有理想、有抱负的儿女而骄傲;其三:“我”克服重重困难,在南极发现了铁矿,战友们登上了文森峰,祖国因“我们”取得的成就而骄傲;其四:“我”在生命受到威胁时还念念不忘要把发现奉献给祖国,此等丹心实在令祖国骄傲。感 悟:1、文森峰,没有人烟,没有生命,人称“死亡地带”。那里山势险峻,海拔高度为5140米, 即使夏季,气温都在零下40摄氏度左右,因而终

12、年被冰雪覆盖。 这里说明了南极环境的恶劣。文森峰这个死亡地带,没有人烟、没有生命,山势险峻,终年冰雪覆盖,冰原随时可能吞没地质队员的生命。对艰苦环境的具体描写,写出了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艰难,从侧面烘托出了地质队员不畏艰难险阻,为国争光的豪迈气概。2、我们身背二三十千克重的登山装备,脚穿四千克重的登山靴,在光滑而坚硬的冰坡上爬行,两个脚脖子红肿成大圆团,挪一步都钻心地疼。我咬紧牙关,奋力攀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要身背“二三十千克重的”装备,脚穿重“四千克”登山靴,行程“7.5千米”,上行高度“3千米”,可见攀爬冰坡的艰辛。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刘雪梅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年级古诗

13、教学应该:“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展开想象,获得诗中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就从方法步骤(诵读古诗,理解诗意)与培养目标(获得情感体验,有感情地朗读)两个互相联系、螺旋上升的方面,为中年级古诗教学设定了阶段性目标。我们的重点是培养读诗兴趣,理解诗中的词句,体验作者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别朋友元二去安西上任时舍不得朋友的离去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是这样做的:导入时,我给学生提醒同学们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接着,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了解诗人王维,熟悉故事发生的背景,了解当时两位友人之间的情谊。接下来是按照古诗学习的方法来自学古诗。我给学生读诗的第一目标是:读准字音。通过各种读诗方式,指导学生把诗词的字音读准,中间插入认读字卡的环节,帮助学生把字音读准,并通过组词练习初步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将古今义进行对比。然后,再读古诗,运用自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