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807863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考社会心理学(二)重要考点整理说明:该内容是真题2010年10开始至2015年10月中出现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知识背诵要点版。另最后补充了最新16年10月考试中一个没有出现过论述题(注:该次考试中没有名词解释的题)。个人整理,仅供参考。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成员愿意留在该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环境应激:指的是环境条件妨碍了人们最佳发挥功能,由此产生了人们对环境的应激反应。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

2、行为。助人行为:是指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领域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使用。侵犯行为:是指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他人的目的的行为。归因:指的是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习得的无助:是指在多次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遵从:也称从众,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

3、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持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的和准确的评价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服从:是指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低权力一方听从高权力一方的明确要求而完成一定行为的现象。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社会知觉:是指我们追求认识和了解他人的心理过程。自我障碍:指的是行动者制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障碍,这个障碍是行动者在做出实际成绩时所必须遇到的,如果行动者失败了,人们就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归因于外在因素或行动者

4、所不可控的因素。行为的传染:指榜样的行动减少了阻止个体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内心限制,解除了内心的约束,于是便跟着榜样行动。印象形成:指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其他人的一个整体印象的过程。旁观者效应:指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在有他人在场时,出手帮助的可能性降低,援助的几率与旁观者人数成反比。社会助长:是指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绩效要比单独时完成任务的绩效高。合作:指两个或更多个个体(或群体、组织)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调他们的行为。群体的规范:群体的规范指,群体所确立的表明在特定环境中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和标准。认知相符理论:认知相符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使自己认知结构相符合、相平衡的需要是

5、个人行为的主要动机因素。去个性化: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以个体的方式来行动而是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性的一种状态。群体极化现象:向极端转移的现象,又称为群体极化现象,指的是,作为群体讨论的结果,群体成员具有朝更为极端的观点转移的倾向。简答题部分:简要阐述科学理论的功能。P24(1)组织经验。(2)解释事实。(3)预测未来。(4)指导研究。简述一个好理论的特点。P26(1)逻辑上的一致性(2)与已知资料相符(3)可检验性(4)其他特点:A、在描述和演绎上尽可能简单B、应该经济的,运用尽可能少的原理来解释现象C、应该是与相关的具有较高真实程度的其他理论相一致D、应该成为通向现实世界的桥梁E、应该

6、服务于有用的目的,能为研究提供基础,能激发和指导科学家努力理解世界。精神分析理论主要表现在哪三方面?(社会心理学中)P31(1)个体的社会化。按照弗洛伊德,“超我”发展的结果就是早期社会化的过程。(2)群体心理学。按照弗洛伊德看法,一个群体是由利比多纽带的系统连结而成的。(3)家庭的本质。即在个性发展的每一阶段中,关键之点是儿童对父母亲的倾向。简述态度三成分之间的关系。P51(1)这三个成分是相互依赖、协调一致的(2)赞成或反对的情感成分是态度的关键(3)态度只在某种条件下与实际行为相联系。简述态度的特性有哪些?P53(1)社会性(2)具体性(3)协调性和稳定性简述态度的功能。P54(1)调节

7、功能(2)自我防卫功能(3)表达功能(4)知识功能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因素有哪些?P56(1)社会化(2)人际影响(3)个性影响(4)学习(5)认知的影响简述凯尔曼的态度形成的三个社会影响过程。P64(1)顺从。顺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2)认同。当个体接受来自于他人或群体的影响,是因为能满足他与其他人或群体的关系,(3)内化。当个体做出所诱导的行为是因为行为与自己的价值系统相一致而自觉地接受影响,称之为内化。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P701、沟通者:(1)可信度:A专长或权威;B动机或意图(2)睡眠者效应(3)类似性。2、沟通内容:(1)利用情感:A好感(积极情感)B恶感(消极情感)(2)组织

8、沟通:A理解材料B论证C呈现观点的顺序D引出结论。3、沟通对象:(1)听众原有态度:A同化和对比效应B沟通对温和观点和极端观点的影响(2)与听众态度的差距及可信性因素的影响(3)让听众承诺:A公开陈述B采取行动C参照群体(4)个性因素:A个性的可说服性B智力C自尊D个性与社会情景的互相作用。影响失调的因素有:P90(1) 失调程度随着认知之间的差异程度的加大而增加。(2) 随着有差异性认知数目的增加而增加。(3) 与个体所有的协调性认知数目成反比例。(4) 为了估计上述因素造成的失调程度,还必须考虑各个认知的重要性。简述人类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P91(1)改变认知(2)增加认知(3)改变重要性

9、简述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P112凯利的因果分析认为,有三个基本因素非常重要:(1)实体特异性(2)一致性反应(3)一贯性。凯利提出的是协变原则。他认为实体特异性、一致性反应和一贯性这三个维度是在协同变化的,故称三维学说,又称立方论。简述社会知觉中偏见地歪曲信息的三种归因偏差。P117(1)行为中心偏差“行为”吞没“场”(2)自我中心偏差(3)显著性偏差简要阐述安德森提出的印象形成的三个模式。P120(1)加法模式。把所有特征简单相加,形成总体印象。(2)平均模式。把各个特征的评价分值加以平均后,形成总体印象。(3)加权平均模式。不仅考虑特征的数量和强度,而且还会考虑每一特征的重要性。如何形成良

10、好的第一印象。P121(1)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2)中心特征对他人知觉中的作用(3)晕轮效应(4)印象形成的外表因素(5)印象形成的结果自我实现预言: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的期望来行动。举例说明印象形成的顺序效应。P121(1)优先效应;即首因效应,或先入为主效应。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面试时候要衣冠整洁,给人以良好的印象,过程可以顺利的进行,录取的几率也较大(2)新近效应;是指刚发生不久的事情或刚看过不久的景物容易在大脑中留下印象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临别时的情景;论述自我知识的来源。P129(1)

11、 社会化(2)他人的反馈(3)自我知觉(4)标签激起(5)情景的区别性(6)社会比较(7)社会认同(8)文化。试述自我归因中两类偏差及其对我们的启发。P137(2) 行动者与观察者归因偏差;两者区别:作为行动者,我们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也即外在归因;作为观察者,我们会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也即内在归因。(3) 功和过的归因偏差;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即“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研究表明,行动者往往有此偏差,而观察者很少有这种偏差。并且这种偏差产生是有条件的:A当行动者高度牵涉到一种活动中去的时候。B当行动者是自愿选择从事某种活动的时候。C当行动者的

12、成绩公开的时候。(3)对我们的启示:1、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启示我们要辩证地、历史地看待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和做出推论。2、功与过的归因偏差告诫我们切不可犯主观主义的错误,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或环境条件。3、我们要指出,这两个方面的归因偏差,并非一种普遍现象,不能把他们绝对化。因为老练的、优秀的人不会犯这种错误。习得的无助是如何影响心理健康的,应如何防治?P143有三个重要的归因维度(1)内在性外在性(2)普遍性(3)稳定性有四种方法防治(1)可引导他改变对结果的估价(2)改变认知指向性(3)能改变一个人的期望,使之从不可控的期望,改变为可控的期望(4)能改变一个人对失败作的归因,将

13、对内部的,普遍的、稳定的归因改变为对外部的、特殊的、不稳定的因素的归因。简述人进行社会比较的目的。P146(1)准确评价自己。通过反馈信息;(2)自我提高。向下比较;(3)自我改进。向上比较;(4)共为一体的感受。感受相同,同舟共济;影响人际吸引的五大因素是什么?P155(1)类似性。(2)互补性。(3)物理距离的接近。(4)交往的频率。(5)外貌的吸引力。说明强化理论对吸引的解释。P155强化理论认为,由于某些刺激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因此一些刺激比另一些刺激更使我们喜欢。我们接近,或受到这些刺激的吸引,避免其他一些刺激。我们要接近的刺激称为奖励,而奖励会带来愉快的情感。有时,某个他人直接带来奖

14、励,有时,某个他人只是偶然地和奖励一起出现,我们就把奖励和这个他人联想或联系起来。由于奖励和其他人一起出现的情况多次反复,联想或联系得到了巩固,于是当奖励不再出现时,与奖励有过联系的那个他人开始引起愉快的情感。总之,我们喜欢给我们奖励的人,而不喜欢引起我们不愉快情感的人。影响类似性和吸引关系的因素.P157(1)类似的数量和比例(2)问题的重要性(3)与谁类似(4)真实的类似和想象的类似。利他行为的要旨有哪些?P171(1)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2)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它不是在外界压力下做出的。(3)利他行为是不期望任何形式的报答或奖励的行为。(4)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简述

15、助人行为的决策过程。P177(1)对紧急事件的注意(2)正确地解释情境(3)对个人责任的决定(4)对恰当介入方式的决定(5)执行利他行为。论述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P181(1)旁观者效应;由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责任分散说和对社会举止失措的害怕说(2)情景的模糊性:人们不能确信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因而往往会退缩,情景越模糊,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3)利他行为的榜样人物的作用。榜样人物会引发其他人助人行为。(4)求助者的特点:A依赖性,越依赖,助人几率增加。B亲密关系和吸引力,正相关。C类似性,正相关。D责任;人们更可能帮助那些麻烦是由不可控的、外在的原因引起的人。影响利他行为的个人因素P185(1)助人者的心境(2)同情和内疚(3)责任和承诺(4)个性:A赞同的需要,B公正世界的假设。试述激动转换理论。P205指的是已经愤怒的人,如果由于某些其他来源而被进一步激起,那么,这个人会把后来加进来的激起归因为愤怒。这种错误归因的结果是,个体会感到更为愤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