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073121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选出各小题中唯一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 A 作线段AB的中点。 B. 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C. 等角的补角相等吗? D. 对顶角不相等。2、两根木棒的长分别是5cm和7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他们首尾相接钉成一个三角形。则第三根木棒长的取值可以是( )A. 2 cm B. 4 cm C. 12 cm D.13 cm4、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6,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4 B10 C14或10 D以上都不对5、不等式16-3x1的正整数解的个数是( )

2、A.2 B.3 C.4 D.5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y轴的对称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7、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0,则其顶角为( ) A.50 B.130 C.50或130 D.55或1308、下列命题:内错角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所在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内;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其中真命题是( )A、 B、 C、 D、9、如图所示,ABC是在22的正方形网格中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那么图中与ABC成轴对称且也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共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ABCEDO

3、PQ10、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正三角形ABC和正三角形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结PQ。以下五个结论: AD=BE; PQAE; AP=BQ; DE=DP; AOB=60成立的结论个数是( )A2 B.3 C.4 D.5卷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在RtABC中,一个锐角为25, 则另一个锐角为_。12、请写出命题“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逆命题:_。13、 将以点(1,6),(2,6)为端点的线段向下平移8个单位长度,则所得的像上的任意一点的坐标是 。14、已知关于x的

4、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5个,则a的取值范围为_。 15、已知ABC中 AB=13cm, AC=20cm ,第三边BC边上的高AD=12cm,则BC的长为_cm。 (第1616、如图,一个粒子在第一象限内及x轴,y轴上运动,第一分钟内从原点运动到(1,0),第二分钟从(1,0)运动到(1,1),而后它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的与x轴,y轴平行的方向来回运动,且每分钟移动1个长度单位。(1)当粒子所在位置是(2,2)时,所经过的时间是 ;(2)在第2014分钟时,这个粒子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小题,第1719题每题6分,第20、21题每题8分,第22、23题每题10分,第24题12分,

5、共66分)17解不等式(组)并把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7x25x2 ; (2) 18、尺规作图:已知:,线段a, b 求作:ABC,使A=, AB=a, AC=b。( 不写作法,保留痕迹,写出结论 )19、如图,已知:=60,=30,=20,求的度数。20、如图, 已知:ACBC于点C, ADBD于点D,点E是AB中点,若CD=7, AB=12,求CDE的周长。21、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D是AC的中点,E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CD,DMBC,垂足为M,则M是BE的中点,请说明理由。22、实验中学为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准备从体育用品商店一次性购买若干个足球和篮球(每

6、个足球的价格相同,每个篮球的价格相同),若购买3个足球和2个篮球共需310元,购买2个足球和5个篮球共需500元。(1)购买一个足球、一个篮球各需多少元?(2)根据实验中学的实际情况,需从体育用品商店一次性购买足球和篮球共96个,要求购买足球和篮球的总费用不低于5600但不超过5720元,可以有哪几种购买方案?23、(1)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DE=BD+CE。(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其中为任意锐

7、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与应用:如图(3),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的两动点(D、A、E三点互不重合),点F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试判断DEF的形状,并给出证明。24、如图,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A(4,0),B(0,3),以线段AB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RtABC,BAC=90. 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设P(x,0)。(1)求ABC的面积;(2)若ABP是等腰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3)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PC-PB|的值最大?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如果存在,请在备用图中标出点P的位置。2014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数学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