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听说读写迷失的探讨.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8072292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听说读写迷失的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听说读写迷失的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听说读写迷失的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听说读写迷失的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听说读写迷失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听说读写迷失的探讨.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的迷失探讨金刀峡镇教育管理中心:周翔我们都热衷于大谈卓越课堂建设,于是就出现了系列卓越课堂模式,诸如“研学模式”“自主模式”“探究模式”等等,对语文课堂教学到底有多大的帮助,老师们为模式而模式了,很有可能连自身的一点很适用的东西也丢了。教学模式的东西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论,对于新教师来讲,有点模式可以,对于规范新教师教学有一定的帮助,但对于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也按模式来教学,可能帮助不大。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还是应该本着实际,重点围绕“听说读写”来展开教学,要学会将一篇课文教学把“听说读写”整合起来进行全面设计,给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结合实践机会,追求有效课堂,达到高效课堂,进而

2、实现卓越课堂的理想境界。“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最基本方法,是带动听说写的重要手段。“读”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读”是有目的进行的,而不是任凭学生毫无目的的“读”。“读”的基本要求有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教师应该成为纠正读音,把长句读好的引导者。“读”在学生能读正确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读出感情。从现实教学来看,很多教师都能抓住重点段落或重点句子,指导学生读出感情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感情,在反复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进行体会,从而加深读的感情,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读”还有其它目的,通过读来把握课文内容。学生可以通过默读来完成。教师要引导学生默读,可多角度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可以从课题入手,

3、让学生猜测。或者通过课题的质疑,通过教师筛选主要问题,来引导学生读文把握主要内容。如西大版十一册第一课北京的色彩一文,可以通过读课题的方式来猜一猜课文写了什么内容,给学生留下读文急于想了解课文内容的悬念。学生通过提出要了解的问题,北京的色彩指的是什么色彩?“色彩”指什么?北京的色彩是什么?主要从那些方面写出了北京的色彩?等等。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很快搞清楚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读”还有其它目的,如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学生会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书,从而为教学找到突破口。西大版十一册第2课我的百草园,让学生找中心句,学生很快找到了第一自然段中的“那是我儿时的乐园”。让学生再找一找这句中的关键词,学生认为是

4、“乐园”。让学生讨论什么是“乐园”,是谁的乐园?为什么是鲁迅儿时的乐园呢?那么课文从那些方面讲了“百草园”是乐园呢?这种能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读”是最基本的方法,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要根据所学之需,选择读的形式,要么朗读,要么轻声读,要么默读,要么浏览,要么略读等等。总之,不同体裁的文体,读的方式也可以不同,在一篇文章教学中,往往采取多种方式来读,其效果不言自明。“听”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实践的重要形式。听教师朗读,可以模仿读的韵味。听同学读,加之对学生“朗读”的评价,可以既帮助自己读准字音,提高朗读的能力,又可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听”还表现在上课的对话交流中,听别人上课的发言,可以

5、帮助自己理解课文内容,发现别人发言的所表述的是否正确。“听”应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只有认真养成听的习惯,只有在听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对待别的发言,尊重别人的发言,久而久之,在学习上才有所提高。可以试想,一个不想听,不会听的学生,怎么可能学得好语文呢?“说”也是小学语文最重要的实践形式,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语文课要让学生想说,有机会说,会说。笔者听过很多语文课,发现一些不好的现象。有的教师一堂课滔滔不绝,占用了很多时间讲,学生那还有说的机会呢?有的教师一堂课就在发问,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没有多大的思维价值的问题在师生间简单的问答中过去了,学生虽然有了点说的机会,但对学生说的能力提高了吗?没

6、有。还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说的过程中,指导较少,对话较少,学生把一个问题不能很好地表述清楚。教师应该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创设说的情景,让学生想说,乐说,会说,说清楚。西大版十一册第6课那棵高山榕第四自然段:这只是一棵普普通通的高山榕,同成千上万棵高山榕一样普通,然而,它又是那样的不同寻常。让学生读这段话,抓住“普普通通”与“不同寻常”启发学生,说它普普通通,它与其它高山榕怎么样?说它不同寻常,为什么它就与其它高山榕不同呢?学生通过上下文的理解,有的学生说不同寻常,是因为它是邓小平爷爷栽的,还有的学生说这棵高山榕栽到了深圳这个地方,还有的学生说这棵高山榕美化了环境等等,总之学生打开了思维的空间,你能

7、用一个答案来评价学生对与错吗?你能说这样的“说”没有一点思维的价值吗?“写”的实践,是学生小学语文综合素质的一个集中体现,加强写的教学,除了习作课外,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更多的小练笔,对于学生写作能力提高是有促进作用的。不同的课文可以采取不同的练笔形式,有的老师教学完那棵高山榕后,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先说一说家中父母或长辈栽下的一棵树,通过写树来写人,有学生谈到家里爷爷栽的黄桷树,已十多年了,枝繁叶茂,爷爷已去世了,但给自己留下了该怎么做人的道理,以缅怀爷爷的教诲,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西大版十一册16课神奇的音箱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声、光、电、磁等写一段未来的生态农业,学生说将来可以发明一个小太阳,促进植物的生长,让食品更加环保。“写”可以在课文教学中来拓展,可以写一个片段,当然也可以完成一次习作。总之,听说读写的实践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以融合,通过听说读写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迈向高效,实现卓越课堂的理想境界。 ( 2013年10月21日夜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