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语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8070980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语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数学语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语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语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语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摘 要:数学语言具有准确、严密、简洁等特点。从数学语言的特点入手,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语言教学的策略方面进行了论述。关键词:数学语言;小学数学;特点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最终要通过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并获得理解、掌握、合作和应用,各种定义、法则、公式、性质都是通过数学语言表述的。我们应当把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小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新课程关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语言新课程中指出:数学为其

2、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因此,发展小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提高他们交流能力的根本。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但要培养他们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而且教师要用规范的语言,对小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还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更要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说话习惯。1、数学语言的特点准确性。数学涉及计算测量,要求数据精确,比如,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在.14126和1427之间,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另外,数学概念、定理的表述也要准确,因为在不同条件限制下,数学结论是会发生变化的,比如,圆柱体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这一命题,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才恒成立。专业性和抽象性。数学语言可分为抽象性数学语言和直观性

3、数学语言,既然是“数学语言”,无论什么形式都有它的专业性,它为数学学科所用。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它能够发展人的思维能力,其概念、符号、式子、图形等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只有具有一定数学基础的人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简洁性。数学语言又可归结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三类,包括数学概念、术语、符号、式子、图形等。但无论什么形式,表述都简明扼要,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决不用两句话,能用数学符号表达的决不用文字表达。逻辑性。思维的逻辑性,是指学生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数学知识最大的特点是逻辑性强,表现在课堂上或课本中就是数

4、学语言的逻辑性强。、提高小学数学语言教学的策略重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抓“扩展”与“压缩”的训练。所谓“压缩”就是在学生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他们去掉事件的叙述,讲出题中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再把它变成文字题具体地叙述出来。例如,我讲一道分数应用题“三年级二班有女生 15人,男生比女生多 20%,男生有多少人?”通过分析题意,引导学生抽象出问题的实质并叙述出来:把女生 15 人看作单位“1”,求男生有多少人,也就是求女生人数的(+2)是多少,进而叙述为求15 的(1+20)是多少。所谓“扩展”,即把简单的式子题用不同方式叙述成文字题,把简单的文字题再改编为应用题。这样不仅大大

5、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应用题能力,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促使学生主动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阅读感悟数学语言要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就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教学,感悟数学语言,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要好得多。在日常教学中,对于数学书上的每句话,每个字我都安排学生在新知学完之后阅读,逐字逐句阅读,要让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手拿笔,眼专注,逐字逐句读,圈出不懂的地方,画出重要的部分,旁注疑惑。这样坚持训练,学生不仅会阅读,会用准确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而且思考能力与提问能力同时得到了锻炼。以

6、数学语言促思维发展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错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述。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不太注意,这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教“8 加几”时,我让学

7、生先边摆边说想法。然后,指名说出计算的过程。要求语言清晰,表达清楚。有的学生不知该怎么说,我就及时帮助他说完想法,并表扬他想法不错,是个很能干的好孩子,老师很喜欢你。学生尝到了成功的甜头,感到无比兴奋,更有表现的欲望,探究的动力更加强烈,思维也得到了发展。有的学生说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的想法,我更是大力表扬鼓励。使学生在兴奋中、表现欲极强的情况下,自主地去追根求源,探究知识。以实际操作强化数学语言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例如在

8、教学“圆柱的体积”时,为了使学生透彻体积的转换过程,理解“化曲为直”的数学转换方法,我让学生各小组通过“看、估、拼、算、推、说”这些步骤进行的。“看”圆柱和哪些常见的容器相同,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出其体积,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拆拼”圆柱模型,拼成近似长方体,观察、比较,最后“推”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说出其过程看到及想到的,并通过不断补充的形式,等等。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圆柱体积的印象,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有条理地说操作过程,可以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儿童的数学语言得到强化。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结语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还未发展完善,说话的完整性、准确性、简洁性往往不够。而且习惯于用生活语言来表达对数学知识。在学习的初始阶段,我们认为未尝不可,但长此以往,会阻碍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