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3].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8070169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3].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第一框 和朋友在一起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 倪科嘉【课程标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和“在集体中成长”。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寸”“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职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造成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教材分析】通过对本单元教材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第四课中“友谊的

2、天空”旨在通过帮助学生回忆和分享交友经验来体会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基于前一课对“我”的认知来觉察自身对友谊的真正期待,激发交友的渴望;通过体会友谊对自身和他人的影响,提升对友谊积极或消极影响的分辨意识和能力,在此基础上真正掌握选择、建立以及呵护友谊的能力。从单元内容来看,本课的目标应定为主要在于让学生的充分的经验分享过程中,感悟、体会友谊的价值和力量,为后一框提炼出友谊的特质和澄清,以及第五课交友智慧中建构交友、呵护友谊和网上智慧交友等方面的理性思考做好铺垫。基于单元式教学的主旨,本人根据课程标准以及学生问卷调查结果,重构了教学内容的框架,如下图:【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

3、能力,愿意在课堂中分享和交流自己的经历,在之前的教学中也表现出能通过课堂的碰撞和交流中获得启发。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友谊的价值有一定的认知而且认可度较高,对于友谊带来的影响更多抱以乐观的心态(见下图),因此,对于友谊中获得的价值在本课中并不是重难点,相反,对于友谊影响的辩证分析是本课的侧重点。其次,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朋友圈变化的觉知也不存在问题,而且本班学生相对于有的班级“朋友主要来自于小学同学”的情况来说,能看出适应中学生活的情况更好,因为“朋友主要来自于初中同班同学”的选项排列第一。但不可忽视的是,在“你和好友产生矛盾或疏离的原因有哪些?”这一问题中,“受到群体中其他朋友的影

4、响和压力”也有6票,而且可能随着他们进入青春期以及熟悉程度的增加,这样的影响会逐渐加强。【教学目标】1. 知识:掌握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理解友谊对个体的影响有消极也有积极的。2. 过程、方法与能力:在前一课自我认知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分享交友经验,能觉察自身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通过问卷结果图表分析,提高读图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能辨证地认识友谊对个体的影响。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交友的渴望,树立对友谊积极或消极影响的分辨意识,从而初步形成对友谊持久而稳定的价值认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体验友谊对个体的影响。2. 教学难点:辨证分析友谊对个体的影响。【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学习设计

5、意图第一个环节:经验分享引导学生分享“我和好友的那些事儿”。可以追问:1. 你觉得他/她对你产生的影响?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是怎样回应的?2. 你的这一行为对他/她产生了哪些影响?你觉得他、她的感觉是怎样的?他/她对此有什么反应?分享友谊小故事。帮助学生在回忆体验中认识友谊的价值;觉察对友谊的真正期待;觉察友谊的力量,激发交友的渴望。第二个环节:数据分析1. 汇总“友谊小故事”中学生不同的交友对象,结合学生课前问卷结果,分析朋友圈的变化;2. 结合课前问卷结果和经验分享,进一步帮助学生厘清对友谊的真正期待并感受友谊的力量。分析统计数据,将体验中的感悟上升为理性思考,得出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通过师

6、生对调查结果的反馈和分析,帮助学生觉察交友的范围和活动内容发生了变化;进一步觉察对友谊的真正期待,感受友谊的力量。第三个环节:案例分析提供“心灵诊所”的案例追问:1. 朋友对自己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我们该如何分辨呢? 2. 当我们觉察到朋友中有消极的影响,我们该怎样应对呢?(是否会因为有消极影响的可能而不去交朋友呢?)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案例中,不同人物互相影响而产生的结果,并提供应对建议帮助学生辨证地认识友谊对个体的影响,从而初步形成对友谊的完整的理性思考和稳定的价值认同。教师总结【教学反思】 通过前期调查教师了解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因此在课堂中,

7、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交友的状态和思考,并在教师展示问卷调查结果的过程中,从不同角度论证和分析对尤其的真正期待。通过小组合作来分析案例,并在提供解决策略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行为体验(积极)期待体验(消极)对应策略心灵诊所案例一: 女生小贾一直是班里的“搞笑王”、“人气王”,给人的印象总是喜欢扮演傻呼呼、粗线条的假小子。但有一次她的母亲来学校跟班主任沟通说,其实小贾一直在家里偷偷哭,原来她为了博取更多同学的开心和关注,刻意丑化自己,对朋友的玩笑和嘲讽又步步退让,值得自己承受不住了,她害怕别人说她小心眼,或不再关注她了,该怎么办呢?案例二:小鹏和小亚是好朋友,小鹏性格外向、果断,小亚内向、细致,性格倒是互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交往的加深,两人的关系却越来越尴尬,甚至有一次到了动手的地步。在老师的询问下,小亚表示:“小鹏越来越强势,动不动拿够不够兄弟来压我,甚至他跟别人闹矛盾了就拉着我一起排挤别人。”小鹏却说:“他每次一遇到困难就会求助我,我也常常出手帮他,但碰到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一副无能为力的样子,这算什么好朋友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