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8069359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根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马西恒 中共XX省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立足现实,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新要求、新部署,更加生动具体地展示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意味着我们已经迈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报告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既与时俱进,又鼓舞人心,必将鼓励全体人民为实现一个世纪以来的民族复兴梦想而齐心奋斗,实现新的跨越。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民族复兴进入关键阶段 “小康是一个具有浓厚中国气息的概念。在普通中国人的意识中,小康意味着一种经济宽裕、安稳度日的生活状态。但就是这

2、样一种生活状态,却成了世代中国人的梦想,寄托着历代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封建皇权把天下作为一家之私,人民自然难以实现和保障自己的小康。近代以来,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境地,人民饱受天灾人祸、流离失所之苦,距离小康之梦似乎更加遥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付出了各种代价,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自身的前途命运,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崭新道路。我们今天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不能忘记这样的起点和背景。 建设小康社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目标的连续性。30年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充分考虑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的根本国情,认为中国的现代化不能以西方兴旺国家为标

3、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只能是“小康之家,由此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设想。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宣告我国已总体实现小康,进而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过10年努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在2022年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在2022年到达5432美元,根本公共效劳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根据2022年底国家统计局科研所发布的统计监测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已经从2022年的59.6%提高到2022年的80.3%。在这样的根底上,党的十八大进一步部署到2023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次质的飞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4、兴进入了新的关键阶段。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主要着力点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先必须明确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重要区别。一般来说,总体小康注重总量指标,而全面小康更加强调总量指标之下的结构平衡。就此而言,必须清醒地看到,相对于30多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国奇迹,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等领域的进步还相对不足。表现在人民生活方面,人均收入水平长期落后于人均gdp增长,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尚未处理好,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社会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引发公众担忧,社

5、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有所加剧。只有立足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针对性地解决解决上述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着力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更加重视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毫无疑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更加坚实的经济根底,但人均gdp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全面小康。因此应当改变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分割开来的机械思维,既要“五位全面推进,又要“一体有机 合成,统筹兼顾五大建设的平衡发展与相互促进。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从“发展具体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了对发展内涵更加全面准确的把握。必须看到,只有对社会利益格局和分配关系做出深刻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需要的创新动力和内需

6、支持才能不断增强;只有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积极扩大民主参与,才能有效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创造性,进而广纳民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促进社会机制健康发育。同样,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保证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保障政治和社会正常秩序也发挥着不可缺少的支撑作用。如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就要真正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特别重视补足发展中的短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所以具有极大的感召力,是因为它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对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做出了庄严承诺。小康社会的目标之所以适合中国国情,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只能以有

7、限的资源消耗保证广阔人民都能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为此必须在发展过程中尽量保持相对公平的社会分配。兑现这样的承诺和目标,就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切实回应群众的重大关切,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事实上,我们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也不能把它们当作抽象的概念,而必须看到每个领域都站立着活生生的从业者,看到五大建设的协调推进实质上依赖于协调好各个领域从业人员的利益关系,进而把“五位一体的“一体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由此,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要求。 三、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创新 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展现出光明前景,党和人民对此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但是在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真正实现全面小康还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过去30年,我们依靠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后,我们仍然需要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党的十八报告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

9、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标准、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就为我们攻坚克难提供了根本的指引。研究说明,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之后,一些非物质因素对人们幸福感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大。这意味着我们必须紧密围绕增强人民幸福指数,在新的征程上使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为此,要在经济领域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维护公平竞争,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要在政治领域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要在文化领域更好地保障人民根本文化权益,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社会领域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更加公平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只要切实尊重根本国情和发展规律,塌塌实实推进改革,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再迈出一大步。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