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068998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亳州师专附小 李冬梅教材分析:本文是我国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本文写作特点,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积累优美

2、语言;初步领悟作者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四年半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初步学会了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词句的能力,能够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基本的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意图。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分析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明白做人的道理。教学目标: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3. 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

3、到启示与教育。教学难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研读教材,读季羡林德国印象。设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基本过程一、新课导入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分别用陈述、感叹、疑问的语气读题目。2.师:我们每个孩子可能对课题的理解都不同,都有不同的感受。这样,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季羡林老先生想通过这篇文章究竟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二、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2.课件出示生词: 脊梁 莞尔一笑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找生个别读、带读、齐读。(2)强调易错字形、字音 易混字:暇-瑕 锦-绵 难写字:嫣-右部的上下结构

4、分配要合理。 正 音:“应”在这里读“yng”、“莞”在本课中读“wn”。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师加以引导词语的意思。莞尔一笑:形容微笑的样子(多指女性)。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姹紫嫣红:形容各种好看的花,娇艳绚丽。应接不暇:指人或事物太多,来不及应付。三、认知贯通,体会“花美”1.请学生读课文画出描写花美得句子。相机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2.请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花美得词语。“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板书:花团锦

5、簇 姹紫嫣红)“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描绘的是怎样一番景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这两个词边想象画面。(课件再现词语所描绘的画面)(2)“山阴道”山阴道指的是什么?(让生自由谈)小结:山阴道是地处我国的一处山清水秀,令人陶醉的风景名胜。(3)“花的海洋”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小结:作者把大片大片,没有边际的花儿比作浩瀚的海洋。(4)“任何”、“家家户户”去掉后与原句对比读,体会作者用词贴切。(5)“应接不暇”让学生谈什么是“应接不暇”?“应接不暇”包含着看花人怎样的情感?(喜爱,生怕错过)3.课件播放画面,师生美读。4.总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想

6、象画面、用心揣摩文中每个词语的意思,融入了文章的意境,全身心沐浴在花海中,闻到了花香,看到了花美,读出了文章所蕴含的真情。四、合作探究,感悟“人美”。1.找出文中写“人美”的句子,相机课件出示: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的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请学生多读几遍。(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学生讨论,汇报交流。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深刻

7、含义。学生讨论,汇报交流。4. 刚才我们读到的内容是描绘德国什么时候情景的?四五十年作者再回德国又看到什么样的情景?看看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然后根据课文的内容,完成这首小诗。(出示)四五十年过去了/美丽/依然没有改变家家户户/依然-迎接我们的主人/依然-满院的窗子前/依然-这境界/依然-那就是-(生读课文,练写诗句)5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会由衷的发出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 多么奇特的民族 (板书:奇丽的景色 奇特的民族)五总结学法 养花是件平凡的小事,但作者通过写“花美”和德国人民种花习俗的特别来赞美德国人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美;通过写德国人民一代又一代传承这种爱花、养花的习俗,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德来赞美德国民族精神的伟大,这种写法就叫-(板书:以小见我)六、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