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词解读五_数据分析观念(上).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066121 上传时间:2024-03-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心词解读五_数据分析观念(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核心词解读五_数据分析观念(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核心词解读五_数据分析观念(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核心词解读五_数据分析观念(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核心词解读五_数据分析观念(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心词解读五_数据分析观念(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词解读五_数据分析观念(上).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实践解读之五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 曹培英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每天都要面对来自网络、新闻媒体等渠道的各种数据信息,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都比过去更加依赖形形色色的数据信息。因此,统计知识的习得与数据分析观念的形成,已成为当今社会每一位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正是在这一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统计学上升为与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并列的一级学科,表明国家对统计学的重视与重新定位。2001 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原来的“统计初步知识”拓展为“统计与概率”,成为小学数学课程内容重新归并后的

2、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并提出了发展学生统计观念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进一步将“统计观念”修改为“数据分析观念”。一、“统计观念”与“数据分析观念”从名词本身看,“统计观念”涵盖“数据分析观念”,前者更概括,后者更具体。从统计学科的研究内容看,统计学是一门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由此可以认为,“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将“统计观念”修改为“数据分析观念”,突显了统计的研究对象。从教学工作现状看,有研究显示:针对“您认为小学统计学习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以及“您如何定位小学统计课程?”两访谈问题,“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都从统计的应用、

3、统计图表、统计活动的视角出发,阐述自己的观点,然而对数据分析和随机观念却没有人提及”1。这与笔者近年来有关工作中的感受与评估基本一致。可见,将“统计观念”表述为“数据分析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把握“统计观念”的实质。从名词的界定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统计观念主要表现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这段话包含三层意思。首先是“统计思考”,其次是“统计过程及其认识”,再次是“对统计过程、方法

4、、结果的反思”。“统计思考”是就统计观念的总体而言,它的具体内容由后两层意思分述。明显的缺失是没有提及“随机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这段话也包含三层意思。对照比较:首先,修改后去掉了较为空洞的“统计思考”;然后,对统计观念的两个具体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最后,增补了“体

5、验随机性”的学习要求。具体地说:关于“统计过程及其认识”,修改后将“决策”降低为“作出判断”,并强 调“数据蕴含信息”。这比较符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实际。关于“对统计过程、方法、结果的反思”,淡化了“质疑”,强调了方法的“多样”与“合适”,也涵盖了统计的问题解决。考虑到当前社会上忽悠人的虚假数据、不实信息较多,笔者以为,保留“质疑”较妥。而且实践表明,在使小学生“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方法”的同时,“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也是可行的。关于“体验随机性”,这一增补不仅十分必要,而且相当具体地从两方面刻画了随机性的涵义与体验途径,浅显地、

6、呼之欲出地渗透了偶然与必然的关系。二、“统计”与“概率”1.关于统计自统计与概率成为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学习领域之一以来,有关统计的内容一直处于与随机性无关的状态。似乎只有在教学“可能性”时,才涉及随机现象。尽管长期以来,在统计学领域内,存在不同学派,且争论不断,但统计学与概率论的结合,早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很难想象,离开了概率论,今天的统计还能走多远。因为从采集数据开始,就会遇到不确定因素,就要对其影响加以估计。正如已故中科院院士陈希孺先生所言:“统计学是有关收集和分析带随机性误差的数据的科学和艺术”。2为什么极其现实的不确定因素、随机性误差,却始终与小学数学的统计教学绝缘呢?恐怕主要原因还

7、在于我们自身的认知偏差。如,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小学的统计对象只能都是确定性的,这样才能保证统计表、统计图、统计量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又如,教材编排都是先学统计,再学可能性,没讲可能性,怎么渗透随机性呢,随机性只能在抛硬币、摸球、转盘等实验中才能体现。其实不然。以“统计全班每个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为例。这一统计题材,因其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并比较容易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而受到各地教师的青睐。一次观摩课,例题也是“最喜欢吃的水果”。与众不同的是,同一问题统计了两次,第一次由教师组织,第二次请学生代替老师主持,相当于巩固练习。不料,第二次统计结果:最喜欢吃苹果的比第一次少了1人,香蕉则

8、多了1人。有学生“检举”,是同桌两次举手变了造成的。教师回应:要认真参加统计,两次举手不能变,否则统计结果就不准确了。评课时,大家都认为执教老师将两次统计出现的误差,视为课堂上的生成性教育资源,利用得当。从学科德育角度讲,抓住偶发事件,进行一丝不苟的教育,也是数学精神的一种体现。但从培养数据分析观念角度看,又值得商榷。事实上,学生很可能因为苹果、香蕉都喜欢,导致前后不一,这本是正常现象,也是调查统计时常有的事。如果教师允许学生改变自己的选择,岂不就能让学生看到真实的一幕“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学科德育的契机经常有,数据随机性的自然表现倒是比较难得。如果说上面的实例可遇不可求,那

9、么有些数据的随机误差是可以“设计”、预期的。例如平均数的计算问题: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尺测量课桌的长、宽,量4次,算出平均数。也可以小组合作,每人量一次,算出小组测量值的平均数。由于“学生尺”刻度有限,测量课桌的长、宽,都需连续接着量几次,精确到厘米,也很容易出现误差。通过练习,既能让小学生感知测量误差,又能初步掌握解决测量误差的一般方法。类似的易于感知数据随机性的统计问题还有不少,如:一小盒葡萄干有多少粒?一口气能屏多长时间?一分钟脉搏跳动多少下?等等。原来数据的随机性离我们的课堂教学并不遥远,“预设”与“生成”都有可能使它落脚在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积累诸如此类的实践经验,自然就会有信心,从

10、开始教学统计起,就有意识地、不失时机地渗透随机性。历史地看,统计学是一门相当古老的科学。一般认为,它的学理研究始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代,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而概率论,从“赌金分配问题”解决算起,至今还不到400年。也就是说,不依靠概率论的“古典统计学”有近2000年的历史。但是,自统计学接纳了概率论之后,就再也离不开它了。即便是社会统计学,也在介绍、应用概率知识。因为人们一旦认识了随机现象,放眼看去,原来日常生活中不确定性事物,远多于确定性事物。这与算术与代数的关系不同。从算术发展到代数之后,算术不仅是学习代数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因为日常生活所需,绝大多数是

11、算术运算。因此,不应片面地类比算术与代数,以为小学的统计与概率,统计还是原来的、古典的统计,只是最后再学一点概率(可能性)。虽然小学数学还是只讲描述统计,不讲推断统计、随机变量,但可以也应该渗透随机性,并容忍不确定性的存在。2.关于概率(1)学生认知基础的研究。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心理学研究者就对儿童掌握概率概念作了实验研究,结论之一:“儿童的概率概念随年龄而发展,10岁左右起,简单概率概念发展加速,这也许是易于传授概率知识的时期。” 3前不久,笔者根据小学五年级教材中有关可能性大小的主要内容,编制五道试题,给270名还没有学习可能性知识的四年级学生做,以了解学生的起始状态。抛一枚硬币,结

12、果是( )。(正确率92.2%)A.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大 B.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大 C.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 D.无法判断掷一个正方体骰子,结果是( )。(正确率89.6%)A.1点朝上的可能性大 B.2点朝上的可能性大 C.3点朝上的可能性大D.4点朝上的可能性大 E.5点朝上的可能性大 F.6点朝上的可能性大G.每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 H.无法判断抛长方体骰子,结果是( )。(正确率85.5%)A面积大朝上的可能性大 B.面积小朝上的可能性大 C.每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 D.无法判断袋里有10个球,3个黑色,7个白色。这些球摸不出区别,摸出来才知道是白、是黑。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黑色球的可能

13、性大,还是摸出白色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正确率98.5%) 袋里有6个球,3个黑色,3个白色。这些球摸不出区别,摸出来才知道是白、是黑。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黑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摸出白色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正确率92.6%) 有81.6%的学生全对。看来,生活已经先于学校,使多数孩子获得了一些关于可能性的感性认识。作出错误选择、判断或解释的学生,原因多种多样。如第题,错误选择以选B、D为多,显然是受插图中2点朝上、4点在正面的影响。试测时已经发现插图容易生成干扰因素,但因为出现了学生极少见到的长方体骰子,所以只好配图。两道摸球题去掉了试测时的插图,实测时又冒出了其他误解。如第题,两色

14、球数相等,错误率明显高于同题材的第题,其中有学生以为“黑球先放进袋子,在下面,所以白色球摸到的可能性大”,显然是受题目叙述黑球在前、白球在后的影响。那么,是否增加“摇晃均匀再摸”,会消除叙述顺序的影响呢?不见得,因为有学生陈述的理由是“黑球会沉底”,由此生成两种截然相反的判断:“白球浮在面上容易摸到”;“摸的人喜欢摸底,摸到黑球可能性大”。可见,年龄又决定了孩子必然存在形形色色的天真想法。很明显,如果加深试题内涵,可以提高测试的区分度,但势必加大阅读难度,并出现更多的误解,从而降低测试的效度与信度。一位五年级老师看到第题的测试结果非常感慨。她说,好不容易按照教材组织学生开展实验,结果只有一半左

15、右的学生认为每个点数朝上的可能性相等,教还不如不教。这里不讨论实验目的定位在“发现等可能性”是否恰当,实验方式可以如何改进,综合以上事实只想说明:有关可能性大小的知识,在小学的教学空间比较有限;至少在目前,教与不教差别不大的现象在所难免。要想杜绝孩子匪夷所思的误解,明智的教学抉择之一就是“让孩子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幼稚的想法自然会减少。(2)教师知识现状的调研。新一轮课改启动之初,笔者连续两年的调研发现,概率统计是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盲点集中的内容之一。4之后的其他有关研究,也从不同角度相继得出类似结论。新近还有小学统计教学现状的研究称“发现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教学目标定位偏差、教学活动设计割裂、教学活动组织浅表、教学活动评价盲目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自身由于统计知识的不足以及相关培训的不力,对统计教材的解读能力与价值认识还不够”。5确实,目前针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概率统计知识培训,效果不够理想。甚至有教师反映,越学越“糊涂”。教师培训跟不上,课堂教学改进就难免盲目,陷入误区。(3)理论支撑的现状。相关培训不力的现状,既有实践问题,也有理论支撑问题。多年来,我们如饥似渴地从课程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