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8064756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南漳县肖堰镇大坪完全小学一、课题的提出我国传统的教学一直以传授给学生知识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主,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处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被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毫无自主学习的权利。最终的结果,导致学生死读书,无发展可言,更不可能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时代不断地发展,知识不断地更新。学生从学校获取的知识仅仅是一个基础,不可能享用一辈子。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还将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

2、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地、自觉地参与阅读过程,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地获得知识、智能、心理及个性的发展,是当前语文教改的主流。二、课题的界定“阅读能力”是指小学生在语文学科中,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能有效地阅读文章,有质量地读懂文章及其它课外读物。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和运用能力。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认读能力是理解能力

3、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只有认读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才能促进理解能力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只有理解、鉴赏透彻全面深入,评价才能深刻、犀利有针对性。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掌握有效阅读方法,更好地

4、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三、课题研究目标和任务(一)研究目标:1.使所有学生的阅读水平整体提高。2.使全体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方面不断总结方法,语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普遍提高。3.探索出一套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具体策略,以指导以后的实践。(二)研究任务:1.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广泛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让学生的阅读水平整体提高。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能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每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探究、反思,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3.系

5、统的整理资料,撰写报告,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形成一套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具体策略,以指导今后的实践。四、课题研究内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让小学生在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保持“乐阅读、主动阅读、创造性地阅读、持续发展地阅读”,形成一种自身的能力,并保持这种健康良好的阅读状态。1.在课内和课外养成积极、主动的阅读的良好习惯。积极创造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条件,营造利于学生阅读的氛围,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兴趣与主动阅读的习惯。2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能力。激发读书兴趣,使学生好读书;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好书,读好书;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会读书。3指导学生会读书是本

6、课题研究的重点。主要是自主阅读方法的探究:一是放手让学生自己确定读书思路,主动设疑,明确具体的读书指向,倡导学生凭自己意愿自主地选择阅读内容,使他们能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并以此去体验,去想象,去升华,去创造,凭自己的感受来积淀,来感悟。二是放手让学生充分自读,经历阅读过程,深入探究,自主思考,自主体验,相互合作。三是放手让学生围绕阅读重点精读品评,抓词抓句,积极感悟,展示读书过程,发表独特见解,探索读书规律。在阅读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养成通过深入思考,认真分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引导学生突破阅读的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探究、发现,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体验。教会学生在预

7、习、自读、自学过程中,运用工具书,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质疑,敢于向教材,教师挑战,标新立异,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习惯。四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的阅读方法。倡导学生利用阅览室,网络等查阅资料,发展他们阅读的能力。五、课题研究方法与途径1.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当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达到自己的目的有关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学习中去。因此,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其次,以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宽松民主的氛围为基础,以灵活多变,富有情趣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兼以采用适当的阅

8、读交流活动,想方设法,唤醒学生沉睡的自主意识,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内驱力。2.扩大阅读面,培养阅读能力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固然以课内学习为主,但光靠课内学习这一条腿走路显然是不行的,拓宽小学生课外阅读,无疑是当前小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3.教给阅读方法,巩固阅读能力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是完成阅读的途径和手段,学生只有掌握了自主阅读的方法,才能真正实现主动获取知识,才能当好真正的主体。因此,必须体现教与学的交融,重视教法与学法的相互

9、转化,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六、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一)课题研究对象我校全体学生。(二)研究方法1.理论探索法通过查阅各种理论著作和研究资料,不断梳理课题理论,为实践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并在教育实践研究中完善课题理论。2.调查法通过观察、问卷、测试等手段对班级同学的课外阅读能力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3.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4.行为研究法在课题展开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研究的探究性和可操作性。对学生所表现出来学习状态进行分析、研究,从现象中找寻规律,分析其成因,获

10、得解决方法,从而得出结论。以这样的模式将课题研究推向深入。5.个案研究法在研究中有选择地收集一些有典型的案例,围绕研究主题进行研讨。捕捉研究中的亮点,即时予以记录、提炼、推广。七、课题研究思路1.我们对课题的研究从教学实践出发,着眼于教学一线,扎根于教学一线,让更多的孩子从本课题中受益。2.研究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实践、因材施教,坚持以下三个原则:(1)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实践性原则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

11、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3)因材施教原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处理好多数与少数、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爱好和特长,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尊重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尽其所能,进行个性化阅读。3.推进措施为了保证课题的扎实推进和有效实施,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必须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狠抓“四个落实”:(1)时间落实。以课堂阅读教学为主阵地,要求对学生统一指导的时间和自由阅读的时间都要落到实处。把阅读课纳入教学计划,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阅读指导;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规定阅读的量

12、和要求;减少一些书面作业,增加自由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自由地阅读课外书。(2)活动落实。开放学校图书室,保证学生能借阅图书;在班级中成立图书角,同时可以各班级之间调换借阅,使图书角灵活增容;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故事会、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同时向家长宣传读书的益处,鼓励家长定期为学生购买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营造家庭良好的阅读氛围。(3)指导落实。除经典古诗文外,教师还可让学生自由选择其它课外读物,也可以由教师结合课文推荐课外读物。在上好阅读指导课的同时,要指导学生搞好读书记载和自办报刊。(4)检查落实。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要经常检查、督促、交

13、流、评价。如通过随时个别询问、检查读书笔记、小组调查或“阅读汇报课”等形式进行检查反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篇目要经常统计,对阅读笔记要经常检查,督促学生形成习惯。要及时发现好的典型,组织交流,扩大影响。八、课题研究程序本课题研究拟从2011年4月开始实施,至2015年9月完成,研究周期为5年。分为四个研究阶段:1.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8月)(1)搜集、查阅相关资料,筹划课题组。(2)建立课题组,培训课题组教师。(3)填写课题研究任务书,撰写实验方案。2.实施与研究阶段一(2011年9月2012年8月)(1)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阅读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的阅读目标体系(包括:阅读

14、情感,阅读习惯,阅读方式方法等)。(2)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3)鼓励学生多阅读与课堂教学相配套的课外阅读材料的同时,引领学生针对自己的兴趣进行广泛阅读。(4)撰写实施与研究阶段一研究报告。3.实施与研究阶段二(2012年9月2014年8月)(1)在实施与研究阶段一研究的基础上,以理念、模式、技能的提高培训为突破,以听课指导,评课研讨为抓手,抓好常规化工作。(2)进一步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研究策略,进一步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形成教学与研究的常态模式。(3)撰写中期研究报告。4.总结阶段(2014年9月2015年8月)在中期研究的基础上,调整研究策略,开展深入研究。全面总结实验成果,汇编结集,完成实验结题报告,开展实验成果展示活动,提请结题鉴定。九、课题组成员课题负责人:杨金凤成员:都廷权 周德继 闫光剑 孙理鹤 杨万律2011年8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