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某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06373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某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某市某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某市某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某市某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某市某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市某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某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11.2 项目概况31.3 编制依据41.4 编制原则41.5 研究范围51.6 结论5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必要性62.1 区域概况62.2 区域交通发展规划62.3 项目提出的背景7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103.1 项目建设地点103.2 交通条件103.3 自然条件103.4 地震烈度103.5 施工条件11第四章 工程建设方案124.1 设计原则124.2 设计依据124.3 工程沿线现状134.4 建设内容与规模134.5 工程设计技术标准134.6 道路工程14第五章 环境影响分析155.1 环境影响预

2、测155.2 评价标准155.3 环境影响分析155.4 环境影响评价20第六章 劳动安全216.1 影响劳动安全的因素分析216.2 防护及监控措施22第七章 建设管理237.1 建设期项目管理237.2 建设期组织机构237.3 项目运营期管理24第八章 项目进度计划25第九章 项目招投标269.1 编制依据269.2 招标范围及内容269.3 招标方式279.4 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279.5 评标组织、评标原则及决标289.6 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28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010.1 投资估算3010.2 资金筹措31第十一章 效益分析3311.1 社会效益331

3、1.2 经济效益3411.3 环境效益3411.4 评价结论35附图*市*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市*镇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市*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市*镇人民政府1.1.3项目负责人: (镇长)1.1.4*镇基本情况*市*镇地处小兴安岭南麓,位于*市区南70公里处,是黑龙江最早建制镇之一,也是黑龙江省第二大镇,五十年代曾是*县政府所在地,1983年曾批准恢复县建制,*镇南与海北镇隔河相望,东与海星、主星乡相边,西与石泉相邻,北与杨家乡接壤,是周边地区的商品物资集散地。镇内有*林业局、建设农场、部

4、队农场等6个处级单位,及周边还有自治林场、缸窖林场、幸福林场等单位。全镇行政区划面积112平方公里,总户数2万户,总人口6万人,辖4个社区、4个行政村、57个自然屯。2000年晋升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2年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4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镇;2010年被确定为黑河市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示范镇,省小城镇建设百强镇。*镇地处中纬度,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0.4度,年平均积温2200度,年日照总时数2771小时,年平均降水569.2毫米,无霜期117天,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镇地缘优势突出,周边与5个乡镇、2

5、个农场、2个市县城、1个林业局为邻,对四周有较强的辐射功能。镇内滨北铁路南北贯穿,通拜、通主、绥北公路交汇于此,呈放射状延伸,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每年有几万立方米木材和百万吨农副产品的集运能力,是黑龙江省*市南部地区经济、文化、信息中心、交通枢纽和商品物资集散地。*镇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城镇内有耕地12.07万亩,可牧草原1.4万亩,可供养殖水面1.2万亩,林地16万亩,木材积蓄量108万立方米。盛产小麦、大豆、甜菜、亚麻、马铃薯等农产品,素有“大豆之乡”美誉。肥沃的土地资源、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以及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使*镇成为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并有三级粮食储备库。镇内有流经境内的通

6、肯河、七道沟、八道沟3条水系,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储量上亿吨。在*镇城乡一体化,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方面发展。主要产业有化工、机械、食品、印刷、建材、森工等。*区域内有2处变电所、电力供应充足,全镇的商业、服务、金融、通讯、水电等设施日臻完善和配套。*镇具有悠久的历史。1953年,成立*县人民政府,1958年原三个县合并成立*镇人民政府。*镇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农村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得到完善和巩固,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发展各种产业。通过树立市场农业的观点,走农工商综合经营、特色优质高效的路子,通过培养和状大市场主体,推动生产要素向优

7、势产业、优势产品流动,做到创一品、富一村、兴业富镇。通过鼓励和引导农民由生产型向商品型发展,由一家一产向规模经营发展,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发展,从而以商贸为“龙头”,以工、商、运、建、服和加工业为“龙身”,以农户“龙尾”的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建成了棚室蔬菜、瓜果、奶牛、马铃薯、林木、药材、农技七个农业化基地,农业的产业化链条正在拉长,农业的规模化、科技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79.7%,自来水入户率实现95%,有线电视入户率91%,现已安装程控电话近万余门。有省级规范化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2所,地级规范化小学5所,达到合格标准的村级小学6所。还有3所医院,1所敬老院,2处大型俱乐部

8、,5座大型商场等。 1.2 项目概况1.2.1 建设地点*镇北二道街、北三道街、通主路、通建路、通垦路、南四道街、环保路、通粮路、通农路,全长约6122米,总面积40315.5平方米,设计标准城市级次干路。1.2.2 建设内容及规模*镇北二道街长790米,宽12米;北三道街长280米,宽12米;通主路长779米,宽12-6米;通建路长422米,宽12米通垦路长648米,宽3.5米;南四道街长1718米,宽3.5-5米;环保路长1800米,宽4米;通粮路长239米,宽4米;通农路长129米,宽3.5米。道路结构形式:1、面层为20厘米水泥混凝土C30 2、基层为20厘米水泥稳定砂砾 3、底基层为

9、30厘米碎石土1.2.3 实施期项目建设期12个月,建设期从2011年6月到2012年5月底。1.2.4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1226.60万元,资金来源由*市财政自筹674.63万元,申请资金551.97万元。1.3 编制依据1、市政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2、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号);3、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HG247-103-96)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之南;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8、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

10、准(CJJ45-91)9、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11、*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2、 *市*镇总体规划(2006-2020);13、 *市*镇综合交通规划;14、 项目单位提供的资料。1.4 编制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遵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突出城镇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增强城镇防灾减灾能力;优先恢复满足群众基本生活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适当优化提升市政基础设施系统建设水平。2、符合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立足于既有设施的恢复和修缮,做到交通与土地利用

11、相协调;在城镇人口分布和用地布局有较大变动的情况下,随之进行必要的调整,依然能满足需要。3、结合*镇基础设施配套情况,并且考虑到近期和远期相结合,对镇区境内城市道路、部分污水管网进行完善。4、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既要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又要适合本工程的建设特点。1.5 研究范围*镇在广泛收集既有道路设计、施工、改造及交通量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地勘测,对工程地质、河流水文情况进行了调查。结合影响区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国防战备等有关资料,分析了现有公路的技术状况、交通量的适应程度。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影响、建设管理、工程进度计划、招投标

12、、投资估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及研究,并得出项目建设所产生的各方面的效益。1.6 结论1、本项目的建设可完善*镇基础配套设施,对城镇的综合服务和管理功能产生联动作用,有效促进*市城镇化的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2、项目的建设符合*镇发展规划,项目社会效益良好。3、本项目建设区域自然及交通等外部配套条件较好,有利于项目的实施。项目的实施可完善XX市交通管网。总之,该道路改造工程的实施,是城镇道路路网规划的要求,是交通运输大战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项目建设尽快实施,有利于路网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道路网络的运行质量;有利于改善路网主骨架的通行能力,

13、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形势需要;有利于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城镇道路的使用效益。根据*镇交通、排水现状及发展规划,本项目建设内容合理、规模适当、建设任务紧迫,项目资金来源有保证,建议实施该项目的建设。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必要性2.1 区域概况*市*镇地处小兴安岭南麓,位于*市区南70公里处,是黑龙江最早建制镇之一,也是黑龙江省第二大镇,五十年代曾是*县政府所在地,1983年曾批准恢复县建制,*镇南与海北镇隔河相望,东与海星、主星乡相边,西与石泉相邻,北与杨家乡接壤,是周边地区的商品物资集散地。镇内有*林业局、建设农场、部队农场等6个处级单位,及周边还有自治林场、缸窖林场、

14、幸福林场等单位。全镇行政区划面积112平方公里,总户数2万户,总人口6万人,辖4个社区、4个行政村、57个自然屯。2000年晋升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2年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4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镇;2010年被确定为黑河市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示范镇,省小城镇建设百强镇。2.2 区域交通发展规划根据*镇公路网规划,构筑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城市公路一体化发展,与其它运输方式相协调,规模适当、层次清晰、布局合理、功能明确、设施完善、服务水平高的公路网络,适应*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全面提升*镇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对

15、外强化*镇与周边区域公路网的交通衔接,对内优化镇域内公路网路系统,缩短中心区城与各组团之间的空间距离;发挥交通先导作用,突出*镇对外经济辐射能力,努力构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到2020年,*镇公路的路网密度和服务水平将全面提高,形成以县道为区域骨架、乡村公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农村公路网络,全面实现公路交通现代化。2020年公路网密度达到97.9km/百平方公里;县到乡公路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标准;乡到行政村公路达到三级或三级以上公路标准。2.3 项目提出的背景*镇作为省小城镇建设百强镇之一,社会经济、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交通需求日益增长,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改进*镇交通,适应城镇交通发展需要,已成为*市政府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