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二OO六年农业科技入户工程.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063614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灵武市二OO六年农业科技入户工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灵武市二OO六年农业科技入户工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灵武市二OO六年农业科技入户工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灵武市二OO六年农业科技入户工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灵武市二OO六年农业科技入户工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灵武市二OO六年农业科技入户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灵武市二OO六年农业科技入户工程.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灵武市二OO六年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上半年工作总结按照农业部2006年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行动方案及自治区2006年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要求,我市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经过积极运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上半年科技入户各项计划全面落实1.健全组织 按照方案要求,成立了由政府副市长陈军任组长的科技入户工作领导小组和由6人组成的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首席专家由农业局副局长、研究员杨国龙担任。并且按照技术指导员条件和项目建设任务要求,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确定了25名技术指导员,通过农户自报、群众评议、进行公示后,确定了5个乡镇43个村500户科技示范户。2.

2、结合实际,确定主导产业和主推技术结合我市农业生产实际,通过专家、技术指导员广泛调研,经召开专家论证会,确定了灵武市2006年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主导产业是优质稻产业,主推技术主要围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优质稻生产上作文章,从而为农民节本增收奠定了基础。3、科技培训工作扎扎实实按照方案的要求,春节过后,对师资班和重点乡镇、村进行了重点培训。先后对25名技术指导员培训了3次,重点讲授了主导产业和主推技术,明确了技术指导员的职责和具体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采取市乡分别集中培训、技术指导员下乡与农民面对面培训、利用媒体进行技术讲座等形式,开展了大面积的技术培训工作。先后对乡镇主管农业的副乡镇长、农技站站

3、长、技术指导员、村支书、村长及核心示范户共600余人进行了重点培训。由乡镇负责组织,把500名农业科技示范户集中到乡镇进行培训。技术指导员深入农家、田间组织科技示范户及示范户进行培训,并在下乡与科技示范户对接时对周边农户2.8万人进行了技术指导。同时印发科技资料2.7万份,发放技术光盘200余张,使科技示范户及普通农民掌握了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测土配方试点市建设的主导产业和主推技术的相关内容,统一了技术,统一了品种,为夺取今年水稻丰收奠定基础。4.资金及物资到位及时今年,我们积极协调资金,将本项目与水稻旱育稀植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项目、百万农民培训工程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向示范户及辐射户发放配方肥5

4、0吨,种子及育秧物资补贴总资金达100万元。由技术指导员亲自到村到户,逐家逐户进行走访,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帮助农户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规划,把新技术推广应用落到实处,帮助协调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切实抓好优质稻生产工作。5.技术指导工作卓有成效按照方案的具体步骤,我们把落实优质稻标准化生产作为主攻点,从育秧开始所有农业技术人员和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全部深入到农村,人均入户65次,深入到示范户和辐射农户家中,每天起早贪晚,关键季节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对优质稻生产的每一技术环节进行了精心指导。从科技培训时开始,做到了边培训、边推广、边落实面积,边指导、边实施。在指导标准化生产过程中,技术人

5、员高度负责,达到了统一品种、统一管理,实现了标准化生产。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使科技入户实现了一次性成功。二、科技入户工作成效显著通过抓落实,强管理,我市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已取得良好成效,主要表现为:1、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通过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实施,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宣讲惠农政策,传播种粮技术,使广大农民深受鼓舞,农民种粮决心更大、信心更足、热情更高了。2、良种良法得到推广,农业增产增效有望。通过科技入户项目实施,我市一批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其中优质高产品种宁粳27、28、35号等良种,全市覆盖率达95%以上,科技示范户良种率达到100%;同时旱育稀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6、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机械化栽培技术等一批节本增效技术也得到全面推广,良种配套良法,农业增收有望。3、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氛围增浓,农民素质提高。通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我市涌现了一批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典型,如梧桐树村示范户李清江,近几年采用旱育稀植技术后,不仅节省工时,降低了成本,而且实现了高产,增加了收入。附近农民看在眼里,今年全村3000多亩水稻全部普及旱育稀植技术。其它地方的普通农民看到示范户依靠科技致富,也纷纷跟着学科学、用科学,现在参加科技培训、邀请科技人员入户指导已成为灵武市农民追求的新时尚。4、农技人员工作责任心增强,基层农技部门形象有好转。通过农业科技入户项目实施,

7、强化技术人员管理,有效增强了农技人员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工作作风较以前大有改观。农技人员由过去坐等服务改为主动上门服务,实实在在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加深了农民兄弟与农技人员的感情,提高了基层农技部门在农民中的威信。5、农业产业化得到发展,农民收入有增加。通过科技入户项目实施,一批名特优新农作物良种得到大面积推广,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我市龙头企业“兴唐米业有限公司”与农户合作,实行“公司+农户”, 订单预约生产,农民产粮无后顾之忧,且收购价比普通稻谷单价高出15%,既满足了企业原料供应,也增加了农民收入。三、主要工作推进措施有力1. 加强管理。为明确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的任务和职责,

8、提高各项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技术指导员考核考查规范化,市科技入户专家组制定了农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管理办法、农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管理实施细则、农业技术指导员考核管理办法、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工作日志、科技示范户卡,并与技术指导员签订了聘任合同,以技术指导员下乡指导天数、完成各项技术指标与奖励、补贴紧密结合起来,该考核结果与职称及工资调整挂钩,使过去的定性考核转向为定量考核。专家组制定了“技术指导员工作日志”,要求每个技术指导员下乡指导天数不少于100天,且必须将每次下乡的工作情况记录下来,到哪里指导都要以科技示范户签字为准,以利专家组考核。2. 多层面、多角度开展宣传工作。为了使农业科技入户

9、示范工程更加深入人心,我们在市电视台的大力协助下,对科技入户工程的主导产业和主推技术进行了大力宣传,报道科技入户工程的典型事例以及进展情况,针对不同时期的技术要求和存在的苗头性问题进行农业科技讲座,二月中旬以来,已播出相关节目10期,发放简报12期。四、下步工作计划及安排1、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对技术指导员下乡情况的督导检查。2、做好每月水稻农时、农情和水稻生育时期长势联合调查工作。3、搞好核心示范田和高产竞赛田的配套技术落实工作。4、利用农闲时间,搞好阶段性技术培训。5、按照农时季节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及时进行技术指导。6、整理和完善科技入户工作档案。7、继续做好科技入户工程进展和信息的宣传报道工作。8、做好各种自然灾害的应急技术预案。9、组建科技协会,将一定区域的示范户集中起来,形成农业科技协会,相互交流各种信息和农业致富经验,创新农业科技入户新机制。灵武市农业科技入户工作领导办公室二00六年七月二十三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