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中华民族到了最的时候.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8063498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中华民族到了最的时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设计中华民族到了最的时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设计中华民族到了最的时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中华民族到了最的时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中华民族到了最的时候.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版本北师大版设计者杨建琴课题名称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学情分析1 八年级学生正是人生观初步形成时期,爱激动,好奇心重,却很敏感。但不能清楚地辨别是非,看待事物不够全面,易偏激。2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初步掌握了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阅读、理解、归纳历史材料的能力。具备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能够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对于事件的认识只能停留在表层上,认识不够深刻。3 结合本课内容来看,由于影视作品多,网络资源丰富。学生对九一八和西安事变并不感到陌生。但对于张学良杨虎城“捉蒋”,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放蒋”并不是很理解。针对

2、这种情况,可以提前布置一些学生承担资料的收集,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让学生进行横向和纵向联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教材分析1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兴起抗日救亡运动,东北人民首先开始了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国内战争逐步转向民族解放战争。2 西安事变是在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背景下发生的,它的发生,显示了中国人民团结御敌的强烈愿望,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又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3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4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及意义。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掌握九一八

3、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2)了解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历史作用。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展示九一八事件和西安事变的视频资料,培养学生捕捉历史信息和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2)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资料的能力。(3)通过讨论西安事变的背景和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侵略战争的罪恶。(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责任感。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教学方法1、历史情景教学法 2、启发引导和层层质疑法 3、对比联系法教学过程

4、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反馈与策略导入新课1、视频播放在松花江上,同时出示歌词,请同学带着问题欣赏歌曲。(1)这首歌曲唱的是我国哪个地方?(2)这个地方发生了什么事件使得这个地方的人民逃离了自己的家园?2、教师强调九一八事变使的东北人民逃离了家园,到处流浪。由此导入新课。学生满怀悲愤地欣赏歌曲并回答:东北地区,九一八事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激起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很自然地引出新课讲授新课九一八事变(一) 九一(二) 八事变1、 播放九一八事变的视频资料,提醒学生注意捕捉历史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事件。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日军进攻沈阳、东北为什么要制造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件是不是一件偶然

5、的事件?2、 出示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引导学生分析蒋介石面对日军的入侵采取了什么政策?及九一八事件的结果是什么?3、提问学生面对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该怎样办,占领东北是日军的最终目的吗?如果不是,请说出日本的真正目的?(指导学生看书,出示抗日英雄赵一曼、杨靖宇等的图片,找学生讲述抗日英雄的故事,教师讲述嫩江大桥保卫战。)学生仔细观看九一八的视频资料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阅读并分析密电得出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使得东北沦陷。学生看书回答问题,并讲述抗日英雄的故事。此环节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九一八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揭露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实质。此处为了突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教师对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的

6、势力和日军的势力进行对比,激起学生对蒋介石卖国政策的义愤。突出共产党人勇于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和东北人民英勇抗敌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历史责任感。同时也反映日本侵略的野心。教学过渡教师过渡:九一八事变,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标志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的开始,但是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最终导致了西安事变的爆发。使学生能简单的了解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为下一目的学习奠定基础。西安事变小结1、播放西安事变的视频资料,使学生了解事变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看书,讨论:张学良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他们为什么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引导学生从西安事变爆发的历史背景,以及张学良、杨虎城的背景经历来讨论。)

7、2、角色换位:西安事变爆发后应如何处置蒋介石,如果你是张学良、杨虎城,如果你是一位红军战士,如果你是一位红军的高级将领该怎样处置蒋介石?说出你的理由。(教师介绍西安事变爆发后复杂的时局,指出西安事变发展的两个前途。)3、那么,西安事变到底是怎样解决的呢?播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十年内战,国民党杀了无数的共产党和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不仅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为什么?4、组织学生讨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从西安事变解决前后中国的局势比较进行分析,使学生容易得出结论。)5、思维拓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了,可是作为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同学们知道他

8、们的境遇吗?2001年10月25日江泽民总书记发给张学良亲属一封唁电称张学良是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华民族的确千古功臣,想一想江泽民为什么给予张学良如此高的评价?你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性小结。学生观看视频及看书,四人一小组讨论并回答。学生踊跃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事变之前国共两党在打仗,事变后,基本结束战争开始第二次合作。学生回答学生进行小结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全面了解西安事变爆发的历史背景,突出重点。学生畅所欲言,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使学生明确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注意对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通过比较的方法学生容易得出结论,达到很好的效果。此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评,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板书设计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时间: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地点:沈阳事件:日军进攻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铁路,诬为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击北大营。 结果:东北三省沦陷 标志: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西安事变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地点:西安临潼华清池 事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变,扣押蒋介石。 结果: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 标志:十年内战结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