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8063390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8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导论一、单选题1、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国家经济集团在世界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采用的指标是( C)。 A、贸易差额 B、对外贸易额 C、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D、国际贸易商品结构2、专门贸易体系是指以( A )作为统计界限。 A、关境 B、国境 C、货物进出口 D、服务进出口3、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的资料以( B )A、欧元表示 B、美元表示 C、本国货币表示 D、日元表示4、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对于出口额的资料以( A )A、 FOB计价 B 、CIF计价 C、 CFR计价 D、 EXW计价5、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1、6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1、7万亿美元,该

2、年国际贸易额为( B )A、3、3万亿美元 B、 1、6万亿美元 C、 1、7万亿美元 D、 1、5万亿美元6、真正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指标是( A )A、对外贸易量 B、对外贸易额 C 、对外贸易依存度 D、对外贸易值7、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的是( C )A、无形商品贸易 B、过境贸易 C、总贸易体系 D、国境贸易8、在专门贸易体系中,作为进出口统计标准的是( A )A、海关结关 B 、货物通过国境 C、交纳税费 D、订立合同9、我国出口一批货物给香港某公司,该香港公司又将这批货物转卖给美国某公司,这个贸易现象对香港而言称为( C )A、间接进口 B、间接出口 C、转

3、口贸易 D、易货贸易10、当一国的出口额大于其进口额时,称为( D )A、国际收支逆差 B、国际收支顺差 C、对外贸易逆差 D、对外贸易顺差11、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入保税仓库,不进入关境,称为( B )。 A、专门进口 B、总进口 C、净进口 D、间接进口12、我国出口一批货物给香港某公司,该香港公司又将这批货物转卖给美国某公司,这个贸易现象对于香港而言称为( C )。 A、间接进口 B、间接出口 C、转口贸易 D、易货贸易13、从世界范围看,世界各国之间货物与服务交换的活动称为( A )A、国际贸易 B、对外贸易 C、多国贸易 D、双边贸易14、2003年,美国的进出口额为2万亿美元

4、,GDP为10万亿美元,因此,美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系数约为( D )A、 2% B、 4% C、 10% D 、20%二、多选题1、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可称之为( BCE )。 A、贸易顺差 B、贸易逆差 C、贸易赤字 D、出超 E、 入超 2、国际贸易按商品流向划分,可分为(ABD )。A、出口贸易 B、进口贸易 C、转口贸易 D、过境贸易三、判断题1、国际贸易额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贸易额之和。(对) 2、净出口是指出口商品以净重计数的出口量。(错 ) 3、以国境与关境划分的进出口,分别称为国境贸易和关境贸易。( 错) 4、总贸易的统计方法是以关境作为进出口统计标准的。(错 )第二章

5、国际贸易理论一、单选题1、按两优取其最优,两劣取其次劣原则进行分工的思想是( B )提出的。 A、亚当、斯密 B、李嘉图 C、俄林 D、托马斯孟2、首先提出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理论的是( C )。A、大卫李嘉图 B、俄林 C、亚当斯密 D、李斯特3、中国生产手表需要 8 个工作日,生产自行车需要 9 个工作日, 印度生产手表和自行车分别需要 9 和 10 个工作日,根据比较成本学说(A ) 。 A、中国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B、中国宜生产和出口自行车 C、印度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D、印度不宜参加国际分工4、一国拥有的劳动力充裕,故它应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是根据( C )。A、亚

6、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C、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 D、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说5、认为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的是( C )。A、里昂惕夫 B、俄林 C、萨缪尔逊 D、大卫李嘉图6、假定 A 国生产 X 和 Y 产品的单位成本分别为 100 和 120 单位劳 动,B 国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 90 和 80 单位劳动,则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 C ) 。 A、B国同时生产 X、Y 产品,A 国不生产 B、A国生产 Y 产品,B 国生产 X 产品 C、A国生产 X 产品,B 国生产 Y 产品 D、A国同时生产两种产品,B 国不生产7、一个劳动力

7、丰富的国家与一个资本丰富的国家进行自由贸易,长期的结果是( C)。 A、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上升 B、 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下降 C、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上升 D、 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下降8、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A)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9、俄林解释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依据的是( C) 。 A、绝对成本差异 B、相对成本差异 C、要素禀赋相对差异 D、规模经济效益递增 10、一国拥有的劳动要素充裕,故它应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来自( D )A、李嘉图的比较

8、成本说 B、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C、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D、赫俄的要素比例说11、“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反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验证(C )得出的结论。 A、绝对利益说 B、比较成本论 C、要素禀赋论 D、相互需求原理12、保护关税论主张以(C )措施来保护本国的 ( )产业。 A、关税,农业 B、非关税,制造业 C、关税,制造业 D、关税,幼稚产业13、 李斯特认为,一国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应首 先考虑(B )问题。 A、获取交换价值 B、发展生产力 C、增加社会财富 D、提高福利水平14、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属于( C )。 A、自由贸易理论 B、保护贸易理论 C、超保护贸易

9、理论 D、战略贸易理论15、系统地提出保护幼稚工业学说的经济学家是(C ) A、李嘉图 B、李斯特 C、凯恩斯 D、托马斯16、早期的重商主义又称“重金主义”,其理论基础是(B)。 A、贸易差额论 B、货币差额论 C、比较成本论 D、保护幼稚工业理论17、早期重商主义绝对禁止( C )A、货物外流 B、资本外流 C、货币外流 D、资源外流18、李斯特认为对某一幼稚工业的保护时间( B )A、以20年为最高期限 B、以30年为最高期限 C、以50年为最高期限 D、无限19、超保护贸易政策是( D )A、防御性地限制进口 B、主动的限制进口 C、积极的促进进口 D、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扩张20、李

10、斯特认为,处于农工阶段的国家应采取的贸易政策是 (B )。 A、自由贸易政策 B、保护贸易政策 C、管理贸易政策 D、超保护贸易政策21、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成熟期应选择(A )。 A、海外直接投资战略 B、商品出口战略 C、技术转让战略 D、海外间接投资战略22、反映技术知识的积累和传播对国际贸易,特别是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的理论是(C )。 A、雷布津斯基定理 B、斯托帕定理 C、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D、产品差异理论 23、根据重叠需求理论,相互贸易容易产生于(B )。A、产出水平相近的国家 B、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 C、投资水平相近的国家 D、储蓄水平相近的国家24、首先提出产品生命

11、周期说的是( B )。 A、威尔士 B、弗农 C、波斯纳 D、格鲁伯25、需求偏好相似说是( D )提出的。 A、俄林 B、弗农 C、格鲁伯 D、林德二、多选题1、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与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相同条件下,形成各国间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是( AC )。 A、各国要素禀赋差异 B、各国规模经济程度差异 C、各国要素组合比例不同 D、各国贸易政策不同 2、对里昂剔夫之谜的解释包括(ABD )。 A、人力技能的差异 B、人力资本的差异 C、要素禀赋的差异D、对其他生产要素的否定 E、比较成本的差异3、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的主要观点是( ABC)。 A、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 B、强调生产力的发

12、展 C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应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 D、拥有比较成本说4、国家竞争优势论“钻石模型”的四因素指(ABCD )。 A、生产要素 B、需求状况 C、相关和支持产业 D、企业战略组织和竞争E、政府政策5、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ABC )。 A、规模经济理论 B、产品差异理论 C、偏好相似理论 D、相互需求理E、相对成本理论三、判断题1、战后,在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错 )2、亚当斯密的“比较成本说”提出了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并提示了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错 )3、古典学派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后由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

13、(错 )4、在运输成本不为零的条件下,本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也可能不能出口,但也不能进口。(对 )5、在要素禀赋理论中,如果一国工人平均占有的资本量多于其他国家,那么该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对 )6、李斯特认为,对于任何国家而言,必须首先实施保护贸易,在此基础上才最终有可能实现自由贸易。(错 ) 7、幼稚工业保护论主张每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都应该启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来对本国的幼稚产业进行长期的保护。(错 )8、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表明,一国开展对外贸易活动将会刺激本国国民收入的成倍增长。( 错)9、产品内贸易理论是在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否定的基础上发展的。(错 )10、偏好相似是从需求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对 ) 1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若任何国家首先成功推广了一种新产品,则该新产品将在该国经历整个生命周期。( 错) 四、计算与分析题 1、有A、B两国,分工前生产情况为:A国生产1单位X产品用1天,1单位Y产品用2天;B国正好相反,生产1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