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的都市生活2.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060837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元的都市生活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宋元的都市生活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宋元的都市生活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宋元的都市生活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宋元的都市生活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宋元的都市生活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元的都市生活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与文化昆十二中 王玉皎一、课标要求:了解宋元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宋元时期城市的变迁,通过娱乐和传统节日等方面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概貌。宋词和元曲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宋元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成就。(2)通过观赏宋代的娱乐场景等图片,提取相关信息;通过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风貌来分析当时的时代特色,认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生活是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的具体表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联系能力。(1)使学生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初步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2)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

2、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观赏图片资料,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风貌。(2)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片音像资料,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与习俗,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传递历史信息的多种方式。(3)小组交流、展示,了解宋代社会生活,提高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对于历史有更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2).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三、教学难点:1、本课由几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组成,没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如何让学生

3、走进宋代的社会生活,克服历史距离感和陌生感是教学的难点。2、突破难点的方法:整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如何使学生形成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和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五、教学方法:1、教法:以昆明南屏街、金马坊,宋代清明上河图导入新课,整合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加文字、图片、白板等多种形式的历史资料,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使其能够走进历史,理解历史。2、学法:在全面投入并体验历史情境的同时,学会把教材文本资料与老师补充素材相结合,将历史现象与历史本质相结合,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六、学习者分析:

4、初一学生虽然在语文课上学过宋词,但是对社会历史中,物质生活与精神娱乐的关系,“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样的抽象概念比较难理解,需要教师逐渐引导,才能让学生慢慢领悟。(导入):给出昆明南屏街、金马坊的图片,请学生猜猜看,这是哪里?可以去干什么?(新课)一、宋元城市格局变迁:回顾唐朝长安城: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回顾唐朝长安城有何特点?材料一: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材料二: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 唐朝城市特点:(1)坊(住宅区)市(商业区)严格分离;(2)商业活动受严格的时间限制,存在夜禁。1、宋朝的城市:清明上河图

5、反映了宋代哪座城市商业的繁华?北宋都城开封,店铺鳞次栉比,商旅往来,热闹非凡。 材料三:(宋太祖赵匡胤说) “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根据以上图片和材料,你能归纳出宋代城市的发展概况吗?这种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1)宋代城市格局变迁,坊、市隔绝的制度被打破,居住区和商业区相互交错。 (2)夜市繁荣,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反映出宋代商业活动频繁,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壮大,宋代城市出现 “瓦子”(瓦市)“瓦子”是东京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勾栏”是瓦子中圈出的专供演出的场地“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粼粼相切,乐声嘈杂十数里。”2、元朝的城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他的马可波罗

6、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元大都是即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马可.波罗也到过昆明,他看到“城大而名贵,工商业很多,米麦很丰富。”当时的昆明城还修建孔庙,教授儒学,传播中原文化。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宋元都市知识,结合昆明城的名胜古迹,设计绘画出元朝昆明城的城市图。图中可以包括金马碧鸡坊,文庙,瓦子,勾栏,商业街,盘龙江,你家住的地方。二、宋元节日丰富多彩过度: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节日。2个月前,全球华人共同欢度的节日是什么?(春节)那你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生:回答师:说的很好,那宋代把春节称为什么呢?(元旦)怎样过元旦的呢?请看材料:师:出示王安石的元日

7、生:齐读师:从诗文中可以看出宋代春节习有哪些俗呢? 生: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桃符等师:除此外,宋代还有哪些过年的习俗呢?请结合课本64第二段回答。 生:回答师总结: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今天的春节和宋代的元旦,更多的是相同点,这就说明我们今天的传统节日是从古代承袭而来,并加入了许多新的元素。这正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亲情团聚、血脉凝结,这就是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承,所以我们有一定要弘扬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除了春节,宋代还有哪些传承至今的传统节日呢?这些传统的节日主要有哪些习俗?生:回答(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等) 师适时引导补充。师:这些节日,流淌着浓浓亲情,诉说着美好愿望,源远流

8、长,经久不衰,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三、宋词豪放婉约:什么是词?宋词的流派?杰出的词人有那些?师: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词的产生是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出现的。唐中期以来,音乐发展较快,而句式整齐的诗较难配乐,因为音乐是灵活多变的。为了便于歌唱,人们便按乐曲节拍来填写歌词,出现长短不一的句式,这就是词。它在唐朝出现,五代得到发展,宋朝达到高峰,取得辉煌成就。宋朝涌现大量的词人,仅全宋词著录的就有1300多人,词91900多首,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哪些?生:是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师:苏轼是四川人,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皆具极高的文学才华。苏

9、轼对词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在他之前的词大多拘泥于个人情感,格调不高。苏轼拓展了词的内容,既有关于个人情感、山水风景的,也有咏史、说理的,不拘一格。下面我们来欣赏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体会一下他的风格特点。要求学生大声朗读,体会其风格。生:朗读。师:教师创造意境,给予指导,读这首词,犹如站在一个高高的山崖上,脚下是滚滚的江水,巨浪轰响地拍打着山崖,你昂首挺立,极目远眺,气定神闲地望着远处的山、远处的水和那无尽的天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生:要求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景象雄浑壮观,心情豪迈奔放,这就是他词的风格特点。师:与苏轼那种气势磅礴的豪迈奔放不同,李清照的词则给我们一种小桥流水般的清新与自然

10、,而且通俗易懂,感情真挚,风格委婉,所以她被称为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山东济南人,杰出的女词人,生活于两宋之交,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由于生活于动荡的两宋之交,生活不稳定,她的词风在前后期有所不同。前期清新、快乐,后期忧郁、多愁。南宋在词方面也颇有成就,其代表人物为辛弃疾。(显示辛弃疾头像及其代表作破阵子)辛弃疾为南宋杰出词人,山东济南人,生于南宋时期,一生关心抗金事业。曾参加过抗金义军,多次上书要求恢复中原,但未被采纳。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词。指导学生朗读73页破阵子,是何含义?生:醉酒时也不忘拨亮灯光来看心爱的宝剑,睡梦中也似乎听到雄壮的军号声。师:这首词反映了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恢

11、复中原,统一祖国,却已不再有这个机会与能力。表现了有志报国而不得伸的悲愤,但仍可看出他那慷慨激昂,气势雄壮的豪迈风格。这与苏轼有相似之处。我们可以看出词在宋朝的繁荣昌盛。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一般给予这样的总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突出成就,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元曲。四、元曲杂剧为主:师:元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形式? 生: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元杂剧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歌唱、道白和舞蹈来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它属于一种戏曲艺术。散曲是一种新诗歌,只有清唱,没有动作、道白,散曲在句式的长短表达上更为自由,更接近口语。元曲是一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的艺术形式,因为它不仅在

12、内容上能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且其表演方式也通俗易懂。师:为什么元朝会出现这种接近人民的艺术形式呢?这是元朝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元曲和的出现提供经济基础和基本素材,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同时,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需要增强,这是促使其产生的重要动力。宋金以来,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在一些大城市中,工商业发达,人口众多,文化昌盛,为剧作家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同时也对文化生活提出需要,所以产生了这种来源于生活而又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元曲是元朝文学的代表。出现了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和剧本,当时知名的剧作家有79人,杂剧有136种,其中关汉卿的作品最为出色。关汉卿生活在金末元初,著名剧作家

13、,多才多艺,了解人民生活,熟悉民间语言,而且懂得舞台艺术,一生中创作大量剧本,保留至今的有15个,大多反映人民群众生活,同情人民疾苦,抨击压迫者的残酷。他最出色的作品是窦娥冤。谁知道窦娥冤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要求学生尝试介绍,教师补充。窦娥冤写了一个名叫窦娥的女子被冤枉的故事。窦娥3岁丧母,7岁被卖给蔡婆婆作童养媳,10年后又死了丈夫,生活悲苦。一天蔡婆婆外出讨债,遇见坏人,被地痞张驴儿和他的父亲相救。后来这两人以此为借口住进蔡家。张驴儿见窦娥貌美,非要娶她为妻,窦娥不肯。后来张驴儿想毒死蔡婆婆,不巧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诬陷窦娥并逼她顺从,窦娥不屈。张驴儿告到官府,官府见钱眼开,窦娥受了

14、重刑,但为了年迈的婆婆免于受刑,屈打成招,在被押赴刑场的,窦娥对这个不公的世界大加控诉,并诅咒,如果她是冤枉的,她死后将出现三件奇事:鲜血飞链,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她死后,果然应验。在戏剧最后,窦娥的冤魂出场,让她的父亲为她报了仇。这个故事不可能是真实的,但它表达了作者的强烈爱憎。元朝时期,著名的剧作家还有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等,另有一些著作汉宫秋、西厢记等。宋元文学成就斐然,在绘画和书法方面也很出色。五、线索梳理,总结本课师过渡:为什么宋代社会风貌会如此的万千气象呢?生回答: 师总结: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社会经济的高度发达,造就了社会风貌的万千气象知识升华,结束新课师:因为,宋代拥有历史上彪炳史册的三大发明,婉约豪放的诗词文韵,精忠报国的岳军杨将,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这就是一部异彩纷呈的人类历史画卷。即便是铁蹄踏过、繁华落尽,它留给后世的仍是无价的文明瑰宝与无限的情感遐思,激励我们在历史中延续、进步与发展。让我们用真诚去营造历史,用真情去热爱历史,用真心去体验历史,用智慧去书写一部属于自己的历史传奇!六、板书:商品经济发展,城市格局变迁,打破坊市隔绝,市民阶层壮大。瓦子勾栏娱乐,节日丰富多彩,宋词豪放婉约,元曲杂剧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