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8057728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传统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传统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传统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传统文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在中国,哲学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关切的领域。从前在中国,一个人如果受教育,首先就是受哲学方面的启蒙教育。儿童入学,首先要读的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书”也是宋以后道学认为最重要的文献。三字经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便是孟子哲学的基本思想。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人只要还没有死,他就还是在人生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人生进行反思,至于作系统反思的人就更少。一个哲学家总要进行哲学思考,这就是说,他必须对人生进行反思,并把自己的思想系统地表达出来。 这种思考,我们称之为反思,因为它把人生作为思考的对象。有关人生的学说、有关宇宙的学说以及有关知识的学说,都是由

2、这样的思考产生的。宇宙是人类生存的背景,是人生戏剧演出的舞台,宇宙论就是这样兴起的。思考本身就是知识,知识论就是由此而兴起的。按照某些西方哲学家的看法,人要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够思考什么;这就是说,在对人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们先要对思想进行思考。宗教也和人生相关联。任何一种大的宗教,它的核心部分必然有哲学。事实上,每一种大的宗教就是某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义、礼仪和体制。今天,许多西方人看到: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这是为什么?如果追求彼岸世界不是人类内心的最深要求之一,为什么对世界许多人来说,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成为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呢?如果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是

3、人类的基本要求之一,何以中国人成为例外呢?有人认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不曾意识到,在道德伦理之上,还有更高的价值呢?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和其他民族的人并无二致。但是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切哲学了。他们的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意识太浓了。他们在哲学里找道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在哲学生活中,他们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4、。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中国哲学的精神和问题人是各式各样的。不同领域、不同等级的的每一种人,都可以取得最高的成就。但这些都是人,就做人来说,最高成就是什么呢?中国哲学说,就是成圣,成圣的最高成就是:个人和宇宙合而唯一。问题在于,如果人追求天人合一,是否需要抛弃社会,甚至否定人生?出世的哲学:代表人物释迦摩尼:“人生就是苦难的根源” 柏拉图:“身体是灵魂的监狱” 道家:“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死亡是除掉那个瘤”一个圣人要想取得最高的成就,必须抛弃社会,甚至抛弃生命。唯有这样,才能得到最后的解脱。入世哲学强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人事。这种哲学

5、只谈道德价值,因此对于超越道德的价值觉得无从谈起。它主要关心的是社会,而不是宇宙;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关心人的今生。中国哲学的背景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人在思想时,总不免受到生活环境的制约,处于某种环境之中,他对生活就有某种感受。 在论语里,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历来依靠农业来维持生存。在一个农业国家里,财富的首要基础是土地。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一切社会、经济思想以至政府的政策措施都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为中心。中国哲学家们的社会经济思想都强调要区别“本”和“末”,农业生产被认为是立国之本,而商业则被看为是立国之末端,因为经

6、济生产主要依靠农业。上农农业的价值著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吕氏春秋书中,辑有各家哲学撮要,有一章为上农,其中比较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商人的生活方式,认为农民像婴儿那样单纯朴素,惯于顺服长上,比较不自私,他们的物质财产复杂多样、难于移动,因此,国家遭难时,农民不会弃之不顾;商人则自私奸诈,计谋多、不顺服,他们的财产简单,因此国家有难时,商人往往自己逃跑。这就是为什么要以农业为主。这一章的作者看出:人的生活方式受经济背景的制约;而他以农业为上的思想又显示那个时代的经济背景对他的思想制约。“反者道之动“(道德经第40章)儒道两家有一种共同的一种理论思想,就是都注意道,无论在自然和人生的领域里,任何事物发展到极

7、端,就有一种趋向,朝反方向的另一极端移动。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包含了对它的否定。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个主题,也是儒家阐发易经时的一个主题。这个理论对中华民族有巨大的影响,中国人深信这个理论,因此经常提醒自己“居安思危”,另一方面,即使处于极端困难之中,也不失望。这个理论还对儒家和道家都主张的中庸之道提供了主要依据。对自然的理想化农民生活简单,思想纯真。道家从这一点出发,谴责文明,鼓吹返璞归真;并把儿童的天真烂漫理想化,而鄙视知识。道德经第80章说:“小国寡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难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家把这种爱慕发挥道淋漓尽致,道家这种思想最

8、后发展到主张”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与宇宙合一。家 族 制 度:同一个家族的后代,由于经济的原因,不得不生活在一起。由此发展起中国的家族制度,它的复杂性和组织性是世界少有的。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便是这种家族制度的理想化。中国的社会制度便是家族制度。传统中国把社会关系归纳成五种,即君臣、父子、昆弟、夫妇、朋友。在这五种社会关系中,三种是家庭关系,另两种可以看做是家庭关系的延伸。中国的祖先崇拜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世代居住在一个地方的一族人,他们追溯首先在这地方定居的祖先,敬拜他。祖先成为家族的共同象征。一、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前551年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3岁

9、丧父,17岁丧母,生活惨淡。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高官,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于是,孔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晚年对诗礼书易乐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文化成就:u整理和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诗经v根据鲁国史书,编写了春秋w孔子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成为论语一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子的主要思想:正 名 关于社会,他认为,一个社

10、会要想能够走上轨道、井然有序,首先的是”正名“。也即客观存在的种种事物应当与它们的本来含义一致起来。孔子:”必也正名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类事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个名字含有一定的含义。这类事物应该做到与他们名字的含义,也就是其理想的本质相一致。一个国君的本质就是一个理想的国君应有的品质,即”为君之道“。如果一个君王空其名,而没有君王应具的品质,即便在大众面前他是君王,其实他配不上”君“的名字。在社会关系中,每一个名字包含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便是孔子主张“正名”的意义。仁 义 儒家认为”义“和”利“是截然相反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者宜也,即一个事物应有的样子。它

11、是一种绝对的道德律。社会的每个成员必须做某些事情,这些事情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如果一个人遵行某些道德,是为了不属于道德的其他考虑,即便他所作的客观上符合道德的要求,也仍然是不义。忠 恕“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仁”的积极方面,尽己为人谓之忠。“仁”的含义并不仅是“己之所欲,施之于人”,还有另一方面“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这两方面合起来,称作“忠恕之道“,孔子认为,这就是把仁付诸实践的途径,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之方”。知 命 道家主张“无为”,儒家则教导“为而无所求” 。在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因为每人都有

12、应当去做的事情。但他做这些事情时,并不是为了其他的什么目的,一个人做所当做的事情,其价值就在“做” 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的结果。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性 善 说:孔子十分重视“仁”,并且严格区分“义”和“利”。人之所以为人,就是要行义而不谋利。换句话说,就是要“推己及人”。这就是“仁”的实践。孔子索然十分强调这一点,但并未充分阐述人为什么应当这样做。孟子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就是使他垂名后世的“人性本善说”。 政 治 哲 学:“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按照孟子和后来儒家的看法,政治统治有两种:一种是“王道” ,一种是“霸道” ,王道是“圣王之道” ,霸道则是依靠暴力实行统治。圣王之道是

13、靠道德教诲和教育来贯彻的,霸道则是以强制手段来推行的。王道的力量来自道德教化,而霸道的力量则来自武力。神 秘 主 义儒家的形而上学:一个人如果力求完善自己,他就会看到,为此也必须同时完善他人。一个人如果不关心别人的完善,自己便不可能完善。这是因为,人要充分发展自己的天行,必须充分发展他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在社会之中。这就回到了孔子、孟子的传统,人要想完善中自己,必须实行忠恕、仁义,这就包含了帮助别人。人要想完善自己,就必须充分发展受自上苍的天性,帮助别人就是参与天地化育万物的工作。秦始皇第一次真正实现了中国的同意,但是在他之前很久,中国人便久盼出现一个“天下”一统的中国。孟子梁惠王上记载,梁惠王

14、问孟子:“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梁惠王又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的话清楚反映了时代的愿望。“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段话被称为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按照后来儒家的说法,“三纲领”其实归结到一点,就是“在明明德”。“仁者爱人”便是“在明明德” 的途径;而“明明德”的终极完成便是“止于至善” 。“明明德” 与“修身” 是一回事, “修身” 的内容就是“在明明德” 。由这里可以看出:这几个思想最后归结为一个中心,这便是儒家的中心思想。在封建时代,所有的君

15、王都是从祖先承受君位,甚至秦始皇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汉朝,情况不同了。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董仲舒正是提供了这种理论的支撑。董仲舒所要做的是:从理论上论证新的政治制度的“存在的根据”。他的看法是:既然人是天的一部分,人的所作所为,自然应依据天的所作所为。社会伦理学说在此之前,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 “三纲”之外,还有“五常”,这是所有儒家都主张遵奉的道德。“常”的字义是规范、恒常不变;因此,“五常”便用以表达儒家崇奉的五种德行。即:仁、义、礼、智、信。公元622年,以

16、儒家经典为主要标准开科取士的制度,开始建立。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分裂之后儒家思想再次成为国家确认的官学。这时期的代表人物有韩愈、周敦颐等。 进入北宋到公元十一世纪下半叶,更新的儒家分为两个不同的学派,分别以周敦颐的两个学生,程颢、程颐两兄弟为创始人,被称为“二程”。弟弟程颐(公元1033-1108年)创立了自己的学派,由朱熹(公元1130-1200年)集大成,史称 “程朱学派”或“理学” 。哥哥程颢(公元1032-1085年)创立了另一学派,由陆象山(公元1139-1193年)和王守仁(公元1473-1529年)完成,史称“陆王学派”或“心学” 。老子的生平 老子即老聃, 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 老子也称道德经 道,无名:一切“形而下”的事物都有名字,或至少,有命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