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和铵盐(基础).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056347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氨和铵盐(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氨和铵盐(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氨和铵盐(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氨和铵盐(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氨和铵盐(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氨和铵盐(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和铵盐(基础).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氨和铉盐编稿:房鑫 审稿:曹玉婷【学习目标】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理解氨的化学性质。2、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了解氨气的工业制法。3、了解铉盐的性质,掌握氨气和铉离子的检验方法。【要点梳理】 要点一、氨气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体积比为1 : 700),氨的水溶液称为氨水。氨在加压下容易液化,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温度急剧降低,工业 上可使用液氨作制冷剂。2、化学性质(1)与水反响:NH3+H2O NH3 H2O NH+OH一要点诠释:NH3 - H2O是弱碱,氨水显弱碱性,具有碱的通性。氨水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2、蓝,故常用湿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检验NH3的存在。氨水是混合物,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NHm&O、NH3、FLO;三种离子:NH、OH及少量的(2)与酸反响:氨气与酸反响生成铉盐NH3+HCMNH4CI (白烟)NH3+HNO3=NH4NO3 (白烟)2NH3+H2SO4=(NH4)2SO4(3)与某些盐反响:一般生成难溶的碱,如氯化铁溶液与氨水反响:Fe3+3NH3 H2O=Fe(OH)3 I +3NH?(4)还原性氨分子中的氮元素呈一3价,因此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某些强氧化剂氧化。被剂8NH3+3C12=N2+6NH4C1【高清课堂:氨和铉盐ID: 395522

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利用复分解反响强碱制弱碱2 NH4C1 +Ca(OH)2 =CaCl2+2NH3 t +2H2O要点诠释:药品的选择铉盐不选用的理由NH4NO3受热分解,会发生爆炸,不平安(NH02SO4与Ca(OH)2反响时生成CaSO4,反响物呈块状,不利于NH3逸出,且反响后试管难清洗(NH02CO3受热分解会产生CO?,使收集到的nh3不纯铉盐:制取NH3时,一般用NH4C1而不用NH4NO3、(NHQ2SO4或(NHgCh,原因如下:碱:一般用熟石灰,不用NaOH或KOH,因为NaOH或KOH易吸水结块,而且对 玻璃仪器腐蚀性较强。(2)装置:固一

4、固反响加热装置(同制O?)干燥:碱石灰(或固体NaOH、固体CaO)(不能用浓 H2SO4、CaCh干燥,CaCh 与 皿 反响:CaCh+8NH3= CaCh 8 NH.O要点诠释: 发生装置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并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逐渐加热。(3)收集: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要点诠释:收集装置和反响装置的试管和导管必须是干燥的。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收集氨气时,导管应插入 接近试管的底部。(4)验满: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置在试管口附近,假设变蓝,说明已经收集满。 用蘸取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假设有白烟生成,说明己经收集满。(5)尾气吸收:多余的氨要吸收掉(可在

5、导管口放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棉花球),以防止污染空气。但多余气体在尾气 吸收时要防止倒吸。常采用的装置有:水 ?C14(6)氨气的其它实验室制法将浓氨水滴入固体NaOH中,固体NaOH吸水并放热,使浓氨水分解生成氨气。 加热浓氨水制氨。在烧瓶中加入2mL4mL浓氨水,加热即得氨气。NH3 H2O=H2O+NH3 t 常温下,用浓氨水与固体烧碱或生石灰混合制氨气。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固体烧碱或生石灰溶于水时放出 大量的热,促使nh3 - h2O分解放出氨气。要点二、氨的喷泉实验1、实验步骤: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 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

6、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水里事先加入少量酎猷试液),按图甲安装好装置。翻开橡皮管 上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现象。2、实验现象:可以看到,烧杯里的水经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3、实验结论:氨易溶于水,氨与水反响生成了易溶于水且能使溶液显碱性的物质。要点诠释:(1)此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烧瓶要干燥;氨气要充满;装置气密性要好;由滴管挤入的水不能太 少。这样就可保证将胶头滴管内的水挤入烧瓶后,迅速在烧瓶内形成负压,成功地出现喷泉现象。(2)能形成喷泉的原因是:氨气的溶解度极大,当烧瓶内挤入少量水时,就溶解了大量的氨气,使烧瓶内压 强迅速减小,大气压将烧杯的水压

7、进烧瓶,形成美丽的喷泉。(3)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或气体与液体能反响,形成较大压强差的都能做成喷泉实验,如HCk HBr、 HI、SO2可用水做喷泉实验,CO?可用NaOH溶液做喷泉实验。假设外界压强较大,也能形成喷泉。例如:CaCCh 粉末与较浓HC1反响能产生喷泉。如图乙所示。要点三、铉盐1、铉盐的物理性质:铉盐都是离子化合物,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2、锻盐的化学性质:Aa、受热分解NH1=NH3 t +HC1 t (用于除去或别离铉盐)说明:NH4C1受热分解成NH3和HCI,遇冷NH3和HC1又反响生成的NHCl,本质上发生了化学反响,不 要误认为是升华。NH4HCO3=NH3 t

8、 +CO2 t +H20(NH4)2CO3=2NH3 t +CO2 t +H20b、与碱反响 NHZ+OH =NH3 t +H2O3、NH,的检验方法:(1)取少许样品与碱混合于试管中共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LI,假设石蕊试纸变蓝,那么证明样 品中含NH4+o(2)取少许样品于试管口,加入烧碱后加热,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产生的气体,假设有白烟产生,那么 证明样品中含有NH。【典型例题】类型一、氨和铉盐的性质例1、有关氨的性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氨能在氧气中燃烧B. 氨水呈碱性C. 氨水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烟D. 在反响nh3+h+=nh4+4,氨失去电子被氧化【思路点拨】

9、氨气的性质包括在一定条件下能在氧气中燃烧、溶于水后显碱性,氨水具有碱的一般通性。【答案】A、B【解析】虽然氨的催化氧化是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但是纯洁的NH3能在02中安静地燃烧,产物 是N2和田0,所以A正确。由于氨水中存在:NH3-H2O=NH4+OH_,因而B正确。氨气只有与挥发性酸 相遇才能生成白烟(氨气与非挥发性酸相遇只能生成块状白色固体,不是小颗粒,不是白烟),C不正确。NH3 和H+反响为非氧化还原反响,D不正确。【总结升华】这是一道从多角度考查学生知识的试题,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全面、准确。 举一反三:【变式1】以下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 实验室制 NH3: N

10、H4+OH_=NH3 t +H2OB. NaOH 与 NH4C1 溶液混合加热:NH,+0H :=NH3 H20C. 氨水中加盐酸:NH5 - H2O+H*=NH4+H2OD. 氨气通入稀 H2SO4 中:NH3+H+=NH4+【答案】C、D【变式2】以下不属于铉盐的共同性质的是()A. 易溶于水B.与苛性钠共热产生NH, C.都是晶体D.受热分解都产生NH3【答案】D【变式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所有铉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B. 所有铉盐都易溶于水,不是所有铉盐中的氮均呈一3价4C. NH4C1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共热时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NH/ + OH- =NH3t

11、+ H2OD. NH4CI和NaCI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别离【答案】BC类型二、氨水的成分和性质 例2、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A. 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B. 氨水中的NH3F2O电离出少量的OFTC. 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电离D. 氨本身的碱性弱【思路点拨】这一题可从碱的概念着手分析:碱是电离的阴离子只有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答案】B【解析】氨气溶于水,大局部与水结合生成一水合氨(nh3 - h2o), nh3 - h20仅有少局部电离出NH和 OHL因此显弱碱性,它既不是因为氨的溶解度不大,也不是因为氨分子电离的少(在水溶液里氨分子是不电离 的),更不是因为氨本身碱性弱(氨不

12、与水反响时无碱性)。【总结升华】易错选C,原因是不清楚氨水显碱性的原因。氨水之所以显碱性是因为当NH?溶于水时,大 局部NH3与水发生反响,生成NH3 - H20, NH3 - H2O微弱电离,产生NH和0H 一,可表示为 H2O+NH3NH3 H2O OH +NH。举一反三:【变式1】以下有关氨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氨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 氨水的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大C. 在化学反响中,氨既能与酸反响,又能与碱反响D. 工业上氨可用作制冷剂【答案】D【变式2】对于氨水组成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只含有氨分子和水分子B. 只含有一水合氨分子和水分子C. 只含有氨分子、水分子和一

13、水合氨分子D. 含有氨分子、水分子、一水合氨分子、铉根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答案】D 类型三、喷泉实验例3、在以下图所示装置中,烧瓶中充满了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翻开a (干燥气体)b (液体)Ano2水BC024 mol L, NaOH 溶液CCl2饱和NaCI溶液DNH31 molL,盐酸止水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儿乎充满烧瓶,那么a和b分别是()。【思路点拨】产生喷泉的条件: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很大,烧瓶内外产生足够的压强差。【答案】B、D【解析】NO?易溶于水可形成喷泉,但它同时生成NO,使水不能充满烧瓶,CO?在水中溶解度不大,

14、不能 产生喷泉,但在NaOH溶液中因发生反响(CO2+2NaOH=Na2CO3+H2O),其溶解度显著增大,此时形成喷泉。 气体CO?和NH3,分别与NaOH溶液、盐酸能完全反响,那么液体几乎能充满烧瓶。【总结升华】只要能使烧瓶内外产生一定的压强差,气体与液体的组合就能形成喷泉。如:(1)易溶于水的 气体与水的组合;(2)酸性气体与碱液的组合;(3)碱性气体与酸液的组合等。举一反三:【变式1 (1)以下几种气体(括号内为溶剂或反响物溶液)按如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能看到喷泉 现象的是()A. HCI (H2O)B. C02(H2O)C. SO2 (NaOH 溶液)D. NH3 (KC1 溶液)(2

15、) 能形成喷泉的原因是o(3) 某学生试图用氨气去做喷泉实验,结果实验失败。试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答案】(1) A、C、D (2)少量液体进入烧瓶后,由于气体易溶于对应液体中,使烧瓶内气体减少,压强降低,烧瓶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形成喷泉(3)提供的NH3中有大量空气;收集氨气的烧瓶未干燥; 装置漏气;滴管挤出的水太少等图i图i【变式2】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1) 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2) 收集氨气应使用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作干燥剂。(3) 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4) 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是【答案】(1 )2NH91+Ca(OH)2=2NH3t+CaCl2+2H2O(2) 向下排空气法碱石灰(3) 翻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氨气极易溶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