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1].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055214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3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3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3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1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课标点击】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自主认知】 知能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朝推恩令(1)原因:初期,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往往还是_、_并存。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2)措施:汉景帝平定_;汉武帝颁布“_”, 规定诸侯王死后,_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3)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唐中期藩镇割据(1)措施: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_。节度使往往发展成为_。(2)结果: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_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3北宋(1)背景:

2、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2)措施:军事上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_。行政上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_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大部分由中央掌控。(3)结果: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_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也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_的祸根。4元朝(1)措施:实行_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_,边远民族地区设_进行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_的节制。(2)影响: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_,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的重大变革,是中国_的开端。【迁移应用】1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

3、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治安策”主要体现为( )A采纳董仲舒建议 B实行郡国并行制 C颁行推恩令 D设立刺史官职2元朝的行省制度( )继承和推广了秦汉时期的郡县制 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巩固和加强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统一 成为后世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A B C D3阅读中国某时期的一幅历史地图。与此图所反映的历史现实相符的是 ( )A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 B汉初采取了郡县制与封国制C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 D唐朝时在边境设置军镇的情况知能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朝中外朝制度(1)原因: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2)目的:为了加强皇权(3)措施:汉武帝重用身边工

4、作人员,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2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1)措施: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_、_和_。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_六部。(2)影响: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3北宋(1)措施:_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增设_、_和_,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影响: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4元朝(1)措施:_是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相权得到加强。(2)后果: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

5、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迁移应用】4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 ) A防止宰相权重控 B完善中央集权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5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 (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6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对此论断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 B唐代宰相轮流坐庄C宰相权力不

6、断集中 D宰相权力走向分散知能三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察举制(1)标准: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2)影响:_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1)标准:朝廷要职多由_担任。(2)影响: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3隋唐科举制(1)形成:_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_,科举制形成。(2)影响: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

7、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7下列关于汉武帝实行的“察举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汉朝选举人才的选官制 规定以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 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一种监察检举不法官员的制度 A B C D【实战练兵】1在地方上,汉代既推行郡县制,同时又兼有封国制推行郡国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郡国制削弱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郡国制的实行是历史的进步C郡国并存有利于国家统一管理 D郡国制在汉武帝时被彻底废除2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

8、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权而得以集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3宋代对三省六部制多有调整,其核心是( )A重新划分部门职能,提高办事效率 B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C充分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D分解相权,强化皇权4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是继承并发展了( )A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5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扩大了各级官吏的来源C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D把选拔任用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6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

9、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7与秦汉丞相制度相比,隋唐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主要在于( )A通过分散相权达到集权的目的 B用六部牵制宰相的权力C通过加强相权达到集权的目的 D取消宰相,加强皇帝权力8隋唐时期,我国宰相制度的最大变化是( )A“掌呈天子,助理万机” B“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C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监督 D“部权尽归内阁”9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

10、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0右图是一副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结构示意图”。请根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参考答案:【迁移应用】1C 颁行推恩令 2D 行省制度是元朝时开创的新的地方行政制度与郡县制度不存在因果关系。3B此题关键是从图片中提出有效信息,不能遗漏,仔细观察地图可看到既有郡制又有封国,应该选B。4A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此题考查的是唐朝三省制的目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其实是把原来宰相的权力分化开来,防止宰相的权力过重,威胁到皇权。其中C项是地方官制调整的目的,B项是三省六部制的一个结果(或作用),D项

11、与题意明显有偏差,答案为A项。5B 唐朝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之下设六部。6 D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这样就改变了汉代宰相权力相对集中的现象。7B 察举制是汉代出现的选官制度而不是监察制度,故排除;中国古代以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始自隋代的科举制度,故亦排除。【实战练兵】1A2B 通过观察图片能够看出,唐朝将秦朝的相权分散了,从而达到集权的目的。3D 北宋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可以看出北宋如此调整的目的就是强化皇权。4B 行省制度是地方制度,显然与A、D两项职能、性质不符,不可能存在继承关系,排除A、D两项;比较B、C两项,B项的职能与行省制相似,存在继承关系。5D 此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进行解答。6A在中央集权制度下,丞相权力过大,就会威胁到皇权,所以历代皇帝都要想办法削弱相权,而分权就是其中较好的一种方法。题目中的C项是其直接目的,A项才是其根本目的。7A8C9C“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指的是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出任高官,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只能做地位卑下的小官。很显然造成这一状况的制度原因是九品中正制。10B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材料中获取信息解答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