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输液原则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8055172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输液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儿科输液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儿科输液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儿科输液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儿科输液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输液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输液原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科输液原则儿科常见病实用补液之概述小儿输液的主要目的 纠正机体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以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补充血容量,维持正常血压; 补充营养,维持机体所需的热量和必要的营养素,以利于疾病的康复和小儿生长发育; 输入脱水剂,调节血液渗透压,达到利尿、消肿、降低颅压、消除脑水肿、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 非体液丢失性小儿疾病,静脉输入相关药物,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小儿输液的原则及注意事项为了达到正确、合理输液的原则,小儿输液前要全面了解疾病情况,从病史、临床表现和有关化验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水、电解质紊乱的性质和程度,制定输液的总量、组成和步骤

2、及输液速度。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不理想的输液方案。非体液丢失的小儿经静脉给药治疗相应疾病,应当首先分析是否有必要经静脉给药,尤其是一般感染的小儿,给抗生素者,更应严格掌握。小儿输液具体操作时,必须从三个方面的需要考虑,即首先补充累积损失量,之后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补充累积损失量根据脱水程度及性质补充自发病以来发热、呕吐、腹泻、使用脱水剂、利尿剂等累积损失的液体量一般来说,输液方案的设计要求尽量合乎或接近机体的需要,但脱水时由于体内自动调节平衡,内部所发生的矛盾、各种N-内分泌等情况相当复杂,最完善的方案也不可能完全符合、也不可能代替机体的功能。临床要求尽量接近生理需要

3、解决主要矛盾,其余矛盾随之迎刃而解。治疗是协助机体而不是全部代替机体的功能,要解决存在的主要矛盾,而不是全替代治疗。补液的原则:“三定”、“三先”、“三见”密切观察,随时调整。“三定”:定量、定性、定时(速度)“三先”: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三见”:见酸补碱、见尿补钾、见惊补钙(鎂)儿科实用补液之第一日的补液第一日的补液总量包括:累积损失、继续损失、生理消耗三部分方案I1、累积损失轻度中度重度定量:50ml/kg50100ml/kg100120ml/kg定性:低渗:2/33/4张4:3:2液(盐:糖:碱)2:1:1液(糖:盐:碱)等渗:1/22/3张3:2:1液(糖:盐:碱)高渗:1/

4、31/41/6张(6:2:19:2:1当脱水性质难定时,按等渗补!定速度:低渗、等渗按68h输入;高渗按12h左右输入。重度脱水:先用2:1等张含钠液1520ml/kg予(扩容抗休克阶段);余量所用时间为(68)(1/21)/h(快速纠正脱水阶段)。2、继续损失一般情况下:定量:根据情况估计若禁食约为1030ml/kg2/3张3/4张1/2张12:2:1液)在1/21h内快速给小时,一般为10ml/kg定性:1/2张1:1液(糖:盐)、3:2:1液定速:按79ml/kg/h(约2.53滴/kg/min)3、生理消耗定量:根据摄入热量,液体量150ml/100卡一般来说,当日摄入维持基础代谢热量

5、5060卡/kg,即补液量约6090ml/kg0定性:1/31/4张液2:1(糖:盐)液3:1(糖:盐)液6:2:1(糖:盐:碱)液9:2:1液定速:57ml/kg/min(约1.52滴/kg/min)上述总量应包括饮水量。实际补液时,要综合分析、分别计算、混合使用。通常第一日总液体量:轻度脱水中度重度90120ml/kg120150ml/kg150180ml/kg上述为婴儿补液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补液量相对减少,3岁以上减少1/41/3。方案II临床上根据全日总量“三定”轻度中度重度定量:90120ml/kg120150ml/kg150180ml/kg低渗等渗高渗定性:2/3张1/2张1/3

6、1/4张定速:全日量的一半(大约相当于累积损失量)在68h补入。重度脱水时,此一半又分为两部分:l/2lh输入2:1液(等张含钠液)1520ml/kg,其余(68)(1/21)h输入。全日量的另一半:1618h输入。临床实际应用中并不如此复杂,因为,继续损失量是无法事先准确估计的,而生理需要量一般可通过口服补液的方法得到补充。所以,首次静脉补液的总量实际上是主要是指的累积损失量,因此,按累积损失初步定出补液量,订出补液方案,再根据当日大便的次数、呕吐情况及其含水量的多少加以修正。一般经这样的治疗就能达到纠正脱水的目的,但必须强调指出,即使补液总量的估计是正确的,如果液体的张力不恰当,则仍不能使

7、脱水得到有效的纠正!根据上述道理,较为实用又贴切的方案为:方案III累积损失/kgX体重kg+2030ml/kg+继续损失+延长时间的生理消耗(8h生理消耗)(延长的补液时间)大约8h-I-临床边观察边定或:累积损失量+补充累积损失期间的继续损失量定性:同前定速:总量I缶日续量(时间:8h)+(一般速度)共约1012h儿科实用补液之-补K、Ca、Mg关于补K:遵循:“尽量”及四“不宜”原则:尽量口服:1、补K不能快速补充,血K过高易致心脏驟停(舒张期)。2、缺K量难以估计,不宜测得细胞内缺K程度,而缺K时以细胞内缺K量大,由细胞外转入细胞内较慢。3、K多半在十二指肠、小肠上段吸收完,因此,只要

8、不吐,口服吸收还是比较完全的。四“不宜”不宜过早:见尿补K(有尿补K较合适,有尿工排尿,只要膀胱内有尿即可)输液前25h(6h内)有尿者可给。不宜过浓:静滴kcl浓度应V0.3%,一般以0.2%较妥。不宜过多:轻中重口服10%kcl12ml/kg23ml/kg34ml/kg静滴用量:大约按口服用量的一半即可;或於有尿后按剩余液体量每100ml加10%kcl23ml。不宜过快:含K液输入时间不少于68h。因为:细胞外液的K在细胞膜上Na-K泵的作用下,缓慢进入细胞内,一般供给的K需1520h才能进入细胞内。因此,补K不能操之过急,一般经3天左右才能达到正常水平。注意:严禁静脉内高浓度、快速滴入K

9、液!严禁静脉内推注K盐!关于补钙/鎂问题:营养不良、佝偻病的患儿腹泻,经补液纠酸后易产生低钙或低鎂血症,两者临床表现类似,出现手足搐搦或惊厥。一般先给10%葡萄糖酸钙0.51ml/kg,或5%氯化钙0.25ml/kg加入葡萄糖液中缓注,如未纠正可重复注射,如重复注射仍无效,应考虑低鎂血症,应用25%0.20.4ml/kg/次深部肌注,23次/日。儿科实用补液之常用液的简便配置方法表1常用混合溶液配置方法(适用于开放式输液)输入液N.S或510%G.S每100ml液体内张力适应5%G.N.S加入5%SB(ml)症I1152/3低渗脱水II1251/2等渗脱水III1551/3高渗脱水w3110等

10、张快速扩容表2常用混合溶液配置方法(适用于密闭式输液)输入液每100ml510%G-S内加入张力适应症10%NaCl(ml)5%SB(ml)I4.552/3低渗脱水II351/2等渗脱水III1.551/3咼渗脱水w710等张快速扩容说明:1、有尿后按剩余液体量每100ml加入10%kcl2ml。2、酸中毒较重时,I、II、III号液体配置中5%SB用量可增为7.5ml,液体张力则分别接近3/4张、2/3张、2/5张,适应症不变。临床应用中,使用上述常用混合液配置比较简便,避免了繁琐的计算。实际应用中,只要将总液体量除以液体总份数,就可以算出每份液体的量(表1);或总液体量除以100就可以算出

11、液体的份数(表2)。依此法配置的液量较计算输入量略有增多,但对临床实际应用没有大的影响。(也可酌情适当减少原计算总液体量)。举例:补液总量计算为900ml等渗脱水一一II号液900三3=300处方:5%G-N-S300ml5%G-S600ml5%SB45ml或900三100=9处方:5%G-S900ml10%NaCl27ml5%SB45ml根据上述常用混合液的配置,即可衍生出又一个输液方案方案W:定量:按上述三个方案任一定量办法均可。定性:低渗脱水用I号液;等渗脱水用II号液;高渗脱水用III号液。有重度脱水时,先用W号液1520ml/kg快速扩容。定速度:参照上述三种方案。纠酸问题:一般酸中

12、毒按上述液体处理即可。酸中毒较重时可将I、II、III号液体配置中的5%SB用量改为7.5ml即可。补K问题:有尿后按剩余液体量每100ml加入10%kcl2ml。儿科实用补液第二日及其以后补液一般经第一天输液后,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应能纠正,故第二日及其以后的补液应根据腹泻、呕吐等症状而定。脱水已纠正者仅补继续损失和生理消耗,情况好者可改口服补液;若病情严重或脱水仍未纠正者,应当重新估计,重新补充。儿科实用补液之灵活运用补液方案制定补液方案前,要判断出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程度和性质。补液中要求做到:补其所失、纠其所偏、供其所需。即: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补液的基本原则是:“三定”

13、“三先”“三见”密切观察,随时调整。掌握:补液总量=累积损失+继续损失+生理消耗通过补液达到“四稳定”:水、电解质要稳定,血容量要稳定,渗透压要稳定,酸碱平衡要稳定。熟知造成不同性质脱水的根本原因,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从而灵活选择液体。补液中较难掌握的是液体(指混合液体)的选择和配置问题。临床上所称的脱水,实际上是既缺水又缺钠的总称,但根据其在水、电解质紊乱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而分为等渗脱水、低渗脱水和高渗脱水。等渗脱水:水和电解质成比例的丢失。为便于记忆液体的选择,可记为:失水二失盐(不可深究,深究的话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则补液中可按水、盐等比例给予,即:1/2张液(糖

14、:盐=1:1;或糖:盐:碱=3:2:1)。即:对于等渗脱水的补液,液体中“糖”与“电解质”的比例只要基本相当即可。记为:等渗脱水补1/2张液。低渗脱水:电解质的丢失量比例上大于水分的丢失量。可简便记为:失盐失水,因此,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液体中电解质所占的比例应大于1/2,即根据脱水情况、低渗程度选用大于1/2张的不同张力的液体。记为:低渗脱水补1/2张V补液张力W等张即:2/3张、3/5张、3/4张、4/5张高渗脱水:水分的丢失比例大于电解质的丢失,可简便记为:失水失盐,因此,所补液体中电解质所占的比例应小于1/2,即根据脱水情况、高渗脱水程度的不同选用小于1/2张的不同张力的液体。记为:高渗脱水补v1/2张的液体即:1/3张、1/4张、1/5张、1/6张等。实际上,液体的选择主要记住三句话即可:第一句:等渗脱水补1/2张液,液体中电解质与糖水应比例相当。第二句:低渗脱水补1/2张液,即电解质液所占比例应多于糖水,根据低渗程度的加重,电解质液比例应越多。第三句:高渗脱水补1/2张的液体,即电解质液所占的比例应少于糖水,根据高渗程度的加重,电解质液所占的比例应越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