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说课稿.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8051140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蝉》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蝉》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蝉》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蝉》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蝉》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蝉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蝉,作者,小思。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首先,说教材学情。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这些课文,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蝉是一篇有具体细小的事物引发抽象深刻哲理的哲理性散文。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揭示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哲理:不管生命多么短暂,都要好好地活。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迈入初中的门槛,刚学了两篇关于人生的憧憬和体验的文章,这篇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人生,走好人生每一步。关于哲理性的散文

2、,特别是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蝉在这两方面都是最好的典范,学好蝉将为后文贝壳及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感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本单元的目标“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灵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大问题。还要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结合新课标、单元目标、本课内容,特制定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了解先抑后扬以及由物引发着哩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自主合作探究,仔细品读课文,揣摸句子,体会作品语言风格

3、及其中表达的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联系生活,体悟生命意义,培养积极人生态度。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情,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体悟生命意义,引导积极人生态度,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第二,说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本课具体采用的教法有“激趣导入法、朗读指导法、启发法、讨论法”。具体的学法有“资料搜集法,竞赛法,圈点勾画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本课安排一课时,使用多媒体课件配合教学。第三,说教学过程分五三大板块。第一大板块为“近蝉”,包括导入,预习检查作者及生字词。画学生最喜欢的语句由此引入下一板块。第二大板块“

4、烦蝉”,通过指名读,其读等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的情感,然后用几个虚词,突出烦的程度。由此引发的对蝉态度的峰回路转。第三大板块,“悟蝉”。以多种形式来读并感悟。 这个环节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找出表示作者为情感变化的词语。第四板块“恕蝉”面对着友人之言,作者对蝉的情感发生了巨大变化,怎样的变化就需要学生来自己感悟。另外,引导学生理解“秋风颜色”与“宽恕”的联系。第五大板块总结本课的重点,也就是写作方法,先抑后扬。评价,学生谈收获谈感悟,旨在内化情感,可以用“我学到(悟到)了”来完成。拓展,以“说说我身边如蝉般热爱生命的人”为话题讨论。教师小结,“生命是短暂的,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蝉,我们会高声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