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导学案学生用2.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8049960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逍遥游导学案学生用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逍遥游导学案学生用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逍遥游导学案学生用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逍遥游导学案学生用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逍遥游导学案学生用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逍遥游导学案学生用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逍遥游导学案学生用2.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逍遥游学案 第一课时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理解本课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分析课文中常见文言句式特点。二、预习内容1.给下列加线汉字注音鲲( )鹏抟( )齐谐( )坳( )堂迁徙( )北冥( )夭阏( )沮( )丧榆枋( )斥鴳( )舂( )米晦朔( )来源:学,科,网Z,X,X,K泠( )然 蓬蒿( )翱( )翔穷发( )之北2.课文逍遥游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名 ,_ 中期思想家,庄子是他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是_ _家学派的代表作。其风格是_ _。3、在括号中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怒( )而飞 夭阏( ) 而今乃后( )培风 决( )起而飞 枪( )榆枋而止 而控(

2、 )于地 适( )莽苍者 小年 ( )不及大年 众人匹( )之 抟扶摇羊角( )而上者九万里数仞( ) 其自视( )也,亦若此矣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探究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本课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分析课文中常见文言句式特点。3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学习重难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来源:学,科,网Z,X,X,K二、学习过程(一)、(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齐谐者,志怪者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

3、六月息者也。 (2)翻译下列句子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阅读并探讨:本层次主要描写了哪些对象?请指出它们活动有什么特点?(二)、(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用法。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 (2)翻译下列句子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3.探讨:本层次主要描写了哪些对象?请指出它们活动有什么特点?这种对象有何特殊表情?4.文中“之二虫又何知”蕴含着作者的什么态度或道理?(三)、(1).翻译下列句子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4、不亦悲乎!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2).作者为了说明“此小大之辩也”这个道理,举了哪些例子?例举的事物:朝菌、蟪蛄、冥灵、彭祖、与鲲鹏相较的斥鴳三、 反思总结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及本字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小知不及大知 此小大之辩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旬有五日 2.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的特点。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奚以知其然也 彼且奚适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四、当堂检测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北冥(mng)尘埃(i)坳堂(o)抟扶摇而上(chun)B.鲲鹏(kn)夭阏(yn)蓬

5、蒿(ho)学鸠(ji)C.晦朔(shu)泠然(lng)宿舂粮(chng)决起(ju)D.蟪蛄(hu)榆枋(fng)蜩与学鸠(tio)数数然(shu)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B.复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之为舟C.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D.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3.选出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虽然,犹有未树也。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此

6、虽免乎行,犹有所待也。 (4)彼且恶乎待哉A.不同,不同。B.不同,相同。C.相同,不同。D.相同,相同。课后练习与提高.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画线字注音。(1)其(翼 )若垂天之云(2)海运则将 (徙 )于南冥(3)抟(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4)覆杯水于坳( )堂之上(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阙( )( )者(6)我決( )起而飞,抢( )榆枋而止(7)适莽苍者,三餐( )而反,腹犹果然(8)适百里者,宿 (舂 )粮(9)小知不及大知( )(10)斥鴳( )笑之曰 2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及本字(1)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2)此小大之辩。 (3)旬有五日而后反。 (4)小知不及大知

7、 3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特点(1)齐谐者,志怪者也。(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4)彼且奚适也?( )4结合具体语境,解释词语()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 齐谐者,志怪者也(逍遥游) 博闻强志(屈原列传)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名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逍遥游) 名之者谁 醉翁亭记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 (赤壁之战) ()图而后乃今将图南 (逍遥游)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赤壁之战) 乃强起

8、扶杖,执图谐寺后 (促织) ()置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逍遥游)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鸿门宴 ) ()穷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 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2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二、预习内容(一)解释加点字1.知效一方,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2.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3.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二).翻译下面的句子1.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

9、之境,斯已矣。而且世人都赞誉他,他却并不会因此而更加奋勉,世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自身与物的区别,辨明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至此而止。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如果能够顺应天地万物之性,而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那又需要凭借什么呢?3.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三、提出疑惑来源:学科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探究案一、

10、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2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来源:Z.xx.k.Com学习重难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二、学习过程1.最后一段作者是怎样提出自己“逍遥”的主张的?真正的“逍遥游”是怎样的境界?哪些人能达到这种境界?2.文中出现了几个“笑”字?各笑什么?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怎样?3.作者对“笑”鲲鹏和别人的蜩与学鸠.斥鴳.宋荣子都一一作了否定。那么请大家讨论一下,作者对鲲鹏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是不是肯定呢?4.庄子为什么要“笑”万物呢?5.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

11、逍遥到底是什么?这是怎样的境界?什么样的人能达到这种境界?三、 反思总结鉴赏本文的写作技巧及艺术特点 1、借用寓言说理。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3、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四、当堂检测1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特点(1)齐谐者,志怪者也。(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4)彼且奚适也?( )2在逍遥游一文中,“逍遥”的意思是. 。作者根据神话传说,写出了 的任意变化遨游,给人展示出一个十分开阔的意境。作者认为,要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就得做到 、 、 。第三课时巩固案一. 基础部分(每小题3分,共21分) 1.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北冥(mng)鲲鹏(kn)抟扶摇(chun) 坳堂(o) B. 夭阏() 蜩鸠(tio)决起(ju) 榆枋(fng)C. 舂粮(chng)朝菌(cho) 蟪蛄(hu)大椿(chn)D. 斥鴳(yn)蓬蒿(ho) 泠然(lng) 数数然(shu) 2. 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 齐谐者,志怪者也。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B. 此小大之辩也。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C. 旬有五日而后反。 小知不及大知。 D. 御六气之辩。 而征一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