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讲义完整.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041955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教育史讲义完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外国教育史讲义完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外国教育史讲义完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外国教育史讲义完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外国教育史讲义完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教育史讲义完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教育史讲义完整.doc(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国教育史讲义完整第 1 页12/14/2011外国教育史 远古教育阶段:原始社会的教育(300万年前公元前3000年)古代教育 中古教育阶段:奴隶社会的教育(前3000年公元5世纪,即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近古教育阶段: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476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形成时期(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近代教育 资本主义发展时期(1789年1871年巴黎公社) 进入帝国主义时期(1871年十月革命)十月革命二战结束二战结束现代教育第一章 文明古国和古希腊的教育第一节、文明古国的教育一、外国最早的学校人类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文明古国主要是埃

2、及、巴比伦、亚述、印度、中国。一般认为古埃及建立的学校是人类最古老的学校。1、历史背景地处泥罗河流域,农业发达 天文学:观测天象,预测气侯及河水泛滥的同期建立科学 几何学:丈量田亩、建造庙宇、房舍 水利学:灌溉知识体系 医 学:制造木乃伊、医疗 地理学:对外贸易、军事远征前3500年进入妈奴隶制社会,统治者(法老)采取配置大小官吏,强化国家机器,实行对外侵略和宗教统治,这些知识要有专门的机构传授。文字出现:图形文字用字母、音符、词组组成的复合文字2、学校类型:最早建立的学校是宫廷学校:培养皇子皇孙和朝臣子弟,学成后充任官吏,产生于埃及古王国末期。到了中王国时期,一些政府机关在机关内部附设职官学

3、校,招收贵族及官员子弟,以政府办公处所为校址,官吏充任教师。此外,还有寺庙学校。一些规模宏大的寺庙往往同时又是传授高深科学知识的学府,吸引着要求深造的青年到寺庙里求学,重在学术知识的传授和探讨。书吏学校:包括绘文书吏、书信书吏、军队书吏、国王书吏等,学习的内容由低到高是从读写算到数学、天文、医学。二、文明古国的学校前述几个文明古国中出现的学校除了介绍到的古埃及学校之外,还有祭司学校、神庙学校和古儒学校。祭司学校:设在大寺庙里的学校。是早期奴隶制国家的最高级的学校,专收高级僧侣的子弟入学,主要任务是培养训练未来的高级僧侣,也称僧侣学校。神庙学校:设在神庙,由僧侣担任教师。神庙学校的程度不等,即传

4、授普通、初步的知识和神学课程,培养一般的官吏和神职人员,同时也传授一些较高深、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培养高级官吏和僧侣。古儒学校:印度以古儒为师的学校。古儒是对经义有研究而专门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人。主要进行经义的解释和各门知识的传授。第二节、古希腊的教育一、斯巴达的教育(一)地理背景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的拉哥尼亚平原,四周环山。是一个地理上比较封闭的农业城邦。(二)社会结构 统治者:斯巴达人,约9000户,30000 人。社会阶层 平民: 皮里阿西人,约30000户。奴隶:希洛人,约300000人。政体:军事奴隶主贵族专政。(三)教育模式1、 教育目的:培养身强力壮、效忠国家的武士和统治者。

5、2、 教育特点:军事体育教育3、 教育过程:1) 07岁:由父母养育2) 718岁:进入国家教育场所进行宫事教育。教育的内容是五项竞技,包括赛跑、跳跃、掷铁饼、投标枪和角力。此外还有骑马、游泳和射箭等。同时也进行政治、音乐教育。3) 1820岁:进入高级军事训练团(Ephebia),进行正规军事教育。进入之前要经过多次鞭打等形式的考验。4) 2030岁:开往边疆实战训练,到30岁成为正式合格的公民。4、 女子教育受到重视,其目的是培养强健的母亲和防卫本土的能力。资料一、斯巴达青年到30岁成为公民后,被迫与国内最好的姑娘结婚。为防止父亲对子女的偏爱,国家宣布,儿童生下来一个时期后,他就成为所有父

6、亲的儿子,所有成人对儿童都有同样的职责。资料二、公民到45岁离开兵役生活,被安排作国民军,职责限制在地方部队活动和教育青年。到60岁(男性平均年龄是25岁)成为年长的政治家,在国会中服务。二、雅典的教育(一) 地理状况位于阿提卡半岛,境内多山,有大量优质陶土、大理石和银矿,还有优良的港湾,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雅典原是一个农业国,公元前76世纪工商业得到很大发展。(二) 社会结构农业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争夺政治权利导致雅典政治生活的民主气氛。经过一毓政治改革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政治格局。 贵族:农业贵族和工商业奴隶主社会阶层 平民:农民和手工业者 奴隶(三) 教育模式1、 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美

7、几方面和谐发展的、服从奴隶主阶级利益的上层人物(商人、武士和政治家)。2、 教育特点:和谐发展的教育3、 教育过程:1) 07岁:由父母养育2) 712、13岁:进入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学习。文法学校的教育内容主要是读、写、算。读是识字阅读,顺序是先字母、词,而后是荷马史诗、伊索寓言;写是描蜡板上的字;算是用石子、手指和算盘计算。弦琴学校的教育内容主要是音乐、唱歌、朗诵。3) 12、13岁15、16岁:增加体操学校。体操学校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五项竞技和游泳、骑马、舞蹈。这三类学校学业结束后,多数人结束学校生涯,从事各种职业。4) 15、1618岁:少数富家子弟进入国立体育馆。教育内容包括体操教育、

8、文化知识教育、音乐和社会活动。其中文化知识教育内容是三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5) 1820岁: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训练,属兵役性质。20岁时通过仪式成为一个正式的公民。4、 女子教育:与斯巴达不同的是雅典忽视女子教育。三、智者学派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出现了第一批职业教师,他们从一个城邦到另一个城邦,传授知识、教授辩论术,活动中心是雅典。他们研究辩论术以及与辩论术有关的一切适知识,并把这些作为他们教学的主要内容。希腊危机后智者学派沦为诡辩派。作为一个学派,代表人物是普罗塔戈拉。第二节 古罗马的教育王政时期:BC8世纪BC6世纪共和时期:BC6世纪BC1世纪帝国时期:BC1世纪AD5世

9、纪(一)共和时期的教育1、共和早期1) 社会背景:平民和贵族都是罗马公民,享有同样的政治权利;生产形式主要是小农经济,平民基本上是农民。2) 教育模式:农民军人教育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家庭教育,以道德-公民教育为核心。内容有骑马、角力、游泳;十二铜表法;简单的读写算等。男童到16岁成为公民,开始服兵役。2、共和后期1)社会背景BC3世纪开始,罗马不断扩大版图,商业和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奴隶与奴隶主、平民与贵族、元老院贵族与商业贵族之间的各种矛盾和斗争。BC3世纪罗马兼并意大利南部的希腊殖民城市,BC146年,罗马征服希腊本土,希腊文化与教育流播到罗马。2)教育体系712岁入私立的小学,教学内

10、容是读写算。贵族子女主要接受家庭教育。1216岁入文法学校,学习文法为主。开始只有希腊文法学校,学习荷马史诗及其他希腊文学;BC100年前后,出现拉丁文法学校,学习西塞罗等人的著作。16岁后,进入修辞学校或雄辩术学校,BC1世纪中叶建立拉丁雄辩术学校。3、帝国时期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变化表现为:1) 改变教育目的,由培养演说家改为顺民和官吏2) 对初等学校实行国家监督,部分私立学校改为国立3) 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由国家委派)四、昆体良教育思想1、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昆体良继承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重视人的天性差异的观点,认为人人可通过教育而培养成人,但人的心性各不相同,因此要研究、了解儿童的天性。

11、天性是教育的基础和原材料,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天性,一是根据其倾向和才能进行教育教学;二是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2、雄辩家的教育教育目的是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昆体良认为,雄辩家的主要任务是宣扬正义和德行,指导人们趋善避恶,因此,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它通过教育获得。培养雄辩家的途径是学校教育。它的优点有:可以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给儿童提供多方面的知识;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培养社会活动的能力。3、教学理论 班级授课制萌芽;专业教育应建立在广博的普通知识的基础上;启发诱导和提问解答;学习和休息交替。第四节 古希腊的教育思想一、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法也称产婆术,它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辩论的方法。

12、首先由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用反诘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回答荒谬,然后教师用种种事例启发学生,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具体步骤分为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公元前428公元前347年)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在20时拜苏格拉底为师,学习8年,柏拉图死后逃出雅典,先后到麦加拉、埃及、小亚细亚、意大利、西西里宣传政治主张,公元387年回到雅典创办了阿加德米学园,在这里讲学40年(BC387BC529)。(一)理念论柏拉图认为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现象世界是虚幻不定的,是理念世界的摹仿。理念世界是真定不变、第一性的。二个世界在人身上的体现就是人体和灵魂。灵

13、魂能主动思考,由低到高由实物、关系、性质、数、道德、政治和善等内容组成。但是,当灵魂与人体结合时由于受到强烈的刺激,灵魂所具有的智慧被遗忘了。因此,人的学习是一个思考、回忆的过程。教育过程就是启发的过程。根据灵魂的原有理性、非理性构成的比例,柏拉图把人分成情欲型、铜铁质的劳动者,意志型、银质的军人和理性型、金质的哲学家三种类型,并根据社会的这三种阶层,柏拉图构建起了他培养哲学家的教育思想体系。(二)、培养哲学家的教育思想体系36岁,进入公立学前教育机关,实施音乐教育和游戏。717、18岁,分别进入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实施情感教育。三类学校分别实施普遍教育、音乐(音乐、舞蹈、读、写、算

14、)和体育(体操、五项竞技)。具有铜铁质的人这一阶段完成后结束教育生涯,成为劳动者。1820岁,进入埃弗比团接受正规的军事教育。在这一时期,学习的文化科目是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具有银质的人这一阶段完成后结束教育生涯,成为军人。2030岁,学习四艺和哲学,发展心智,完成后成为行政官员。3035岁,研究辩证法,成为哲学家(高级官吏)3550岁,入世修行,成为哲学王,即最高统治者。第二章 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第一节 中世纪黑暗时代的教育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外族入侵和奴隶起义的打击下灭亡。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外族入侵和连年战争使古希腊、罗马帝国的文明遭到严重的破坏,他们从原始状

15、态发展,把古代文明、哲学、法律、政治一扫而光,代这以中世纪世俗和宗教育势力的高压。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5世纪9世纪)1、社会背景1)西欧中世纪基督教会的概况中世纪基督教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10世纪末,基督教逐步与统治阶级相结合。最早接受基督教的是法兰克洛维,查理大帝为维持其不稳定的帝国,与教皇结为联盟,他以武力保护教皇利奥三世,教皇为他加冕。第二阶段:1113世纪末,基督教全盛时期,教会逐步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1075年教皇格利哥里七世颁布教皇敕令。13世纪教皇英诺森三世废黜二个德国皇帝,迫使英王、波兰、凶牙利、丹麦、葡萄牙诸王归属于他。第三阶段:1415世纪,封建制度与基督教会同时衰弱。14世纪农民运动和宗教异端运动给基督教会以沉重打击。它与城市反僧俗封建领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