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8035018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白杨礼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2理解象征、反诘、间隔反复的手法在文中的巧妙运用。过程与方法1、 以朗读法感受白杨树的外形。2、 以讨论、探究的方法领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中华民族质朴、坚强、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重点与难点1、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2理解象征、反诘、间隔反复的手法在文中的巧妙运用。教学准备借助多媒体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白杨树的特点。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 你最喜欢哪种树?为什么?(屏幕展示课题)2、 屏幕展示:作家作品。作者茅盾,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茅盾”是192

2、8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 茅盾同志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子夜,著名的短篇小说有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二、探究文本。(一)整体感知。(讨论探究以下问题)屏幕展示: 1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 因为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有 “不平凡”的外形,“不平凡” 的气质。(第5节)2、作者为什么要礼赞白杨树?“礼赞”:“礼”,敬礼,致敬。赞,赞美。礼赞,崇敬与赞美。以崇敬的心情赞美白杨树。实际是:以崇敬的心情赞美农民、哨兵、精神。3、 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象征或托物言志)4、 简介写作背景。(解释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一含蓄的写法。)(二)局部探究:学习第57节,讨论以下问题(屏幕展示):(先以

3、各种形式朗读本段。)第5节:白杨树的外形是怎样的?从哪几个方面写它的外形?它的内在气质是怎样的?第7节: 文章用了什么句式来揭示这一象征意义? (运用了由四个反问句式组成的排比句。)教学过程难道-只觉得-树?难道-就不想到-北方的农民?难道-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哨兵?难道-不更远一点想到-精神和意志?你能把这些句子改成陈述句吗?(这一问,着重让学生体会反问句语气强的特点。)你能调换它们之间的顺序吗?(这一问,着重让学生体会这组句式语气由弱到强的特点。) 三、拓展延伸,进一步领悟象征手法的运用。 屏幕展示物体名称,由同学即兴发言,说说象征什么。 菊花松柏 叶叶太阳蜡烛翠竹梅花 先由同学自言自语,然后小组说,再班上交流。三、课堂小结。教师再次提醒:象征手法的运用在于两物之间必须是神似,而不是形似。五、布置作业。运用象征手法进行课外练笔。六、版书设计干,笔直旺盛,要求力求上进形象枝,靠拢西北抗日军民的精神白杨礼赞叶,向上皮,光滑坚强,有斗争精神气魄倔强挺立向上发展不折不挠优质课教案课题:白杨礼赞河南省安阳县洪河屯乡第三中学吕艳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