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线粒体与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034032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五:线粒体与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实验五:线粒体与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五:线粒体与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五:线粒体与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五:线粒体与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一、实验目的:1、观察动物、植物活细胞内的线粒体、液泡系的形态、数量与分布。 2、了解细胞的超活染色技术。二、实验原理:活体染色是使生活有机体的细胞或组织进行特异性着色但对样品又没有毒害作用的一种活体染色方 法,既可以显示生活细胞内的某些特定结构又不会影响细胞的生活状态和造成细胞死亡。通常分为体内活 体染色和体外活体染色。体外活体染色又称为超活染色。活体染料主要是靠染料的“电化学”特性。例如 碱性燃料就是靠表面带有的阳离子与被染的细胞部分的阴离子相互吸引而着色。詹纳斯绿B和中性红即是 最常用的两种。前者是线粒体的专一活性染色剂,线粒体中的氧化酶使染料氧化即

2、有色状态(蓝绿色), 而在周围空间中染料仍保持还原即无色状态。中性红对液泡系的染色有专一性,而对核与胞质不着色。三、实验用品:1 器材:显微镜,恒温水浴锅,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吸管,吸水纸。2 试剂:Ringer 溶液(NaCl 0.85g, KC1 0.25g, CaCy).03g,加蒸馏水 100ml);10%、1/3000中性红溶液:称取0.5g中性红溶于50ml Ringer液,稍加热(3040C)使之很快溶解,用滤纸过滤,装入棕色瓶于暗处保存。临用前,取已配制的1%中性红溶液1ml,加入29ml Ringer溶液混匀,装入棕色瓶备用。1%、1/5000 詹纳斯绿 B 溶液:称

3、取50mg詹纳斯绿B溶于5ml Ringer溶液中,稍加微热(3040C),使之溶解,用滤纸过滤后,即为 1%原液。取1%原液l ml加入49ml Ringer溶液,即成1/5000工作液装入瓶中备用。最好现用现配。3 实验材料:人口腔上皮细胞,黄豆根尖。四、实验方法:1 人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超活染色与观察将清洁载玻片放在37度恒温水浴锅的金属板上,滴加2滴1/5000詹纳斯绿B溶液,随后用牙签在口 腔颊或者上颚处刮取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的染液滴中,并搅动几下。染色处理10-15min后盖上盖玻片进行 观察。2 植物细胞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取豆芽的根尖0.5cm左右的长度进行纵切,尽量切的很

4、薄,滴加中性红染液,室温染色5-10min,吸去染液加一滴Ringer溶液,盖上盖玻片进行观察。注意此时应该轻压盖片使根尖尽量压扁利于观察。五、实验结果与作业:对人口腔上细胞的线粒体活性染色结果绘图,此时应该可见在细胞中有一个较大较明显的细胞核,在 细胞核周围有一些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分布。对黄豆根尖液泡系的染色进行观察,此时可分别对根尖的不同区域进行观察,并对其中的细胞的液泡 进行比较。在根尖生长点附近的细胞形状较小排列紧密,其中的液泡被染成红色,数量不只一个且较小; 在伸长区的细胞形状逐渐变为长方形,形状较大排列较为规则,其中的液泡也逐渐变少变大,并且颜色也 变浅。至成熟区后细胞中只可见一个很大的液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