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的预防与自救》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8031526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灾害的预防与自救》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震灾害的预防与自救》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震灾害的预防与自救》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震灾害的预防与自救》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震灾害的预防与自救》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灾害的预防与自救》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震灾害的预防与自救教学设计马场中学 尚 龙一、 导入:中国历史上的地震灾难1976年 唐山大地震7.8级,死24.2万1988澜沧、耿马地震7.6、7.2级,两城平地2008年汶川大地震8.0级,死6.9万2010年玉树地震7.1级,死0.2万2012年高邮地震4.9级,不敢回家二、 地震来临前征兆1、井水2、动物异常3、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和声音,临阵预报4、患病的人、老人和孩子可能会出现预感,估计是惶惶不安,心神不宁。三、地震时自救方案从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有震动,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有十几秒,最多三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极短的时间叫预警时间。我们要

2、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掌握应急知识,保持清醒头脑,才能避震脱险。唐山地震幸存者974人,258人采取避险措施,188人脱险我们试试20秒有多久!所以前面的提问我想大家心里大概有个数了。-除非身处平房或一楼,能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点。不要惊慌逃跑。原因如下:1、城市居民高层楼房,来不及跑到楼外,反倒会因楼道拥挤踩踏伤亡。2、人们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可能性最大3、房屋门窗可能变形,可能打不开而失去求生时间。4、大地震时,人们在房中被摇甚至抛甩,站立、跑动都困难。不宜夺路而逃,而应伏而待定,不宜顾此失彼,而应保全自己,只有自己脱险,才可能去抢救亲人或别的心爱的东西。四、地震中避震姿势地震中怎样

3、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部。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保护头颈部。低头、闭眼,防止塌落物伤害到眼睛。如可能,应采用毛巾、手帕等物品捂住口、鼻,防止吸入灰尘和有害气体。正确的避震姿势有哪些?趴在地上,使身体的重心降到最低。将脸部朝下,并保持口鼻正常顺畅地呼吸。蹲下或坐下,使身体尽量弯曲。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地震时将身体滑到危险的地方。五、 地震时特殊情况处理地震时的特殊危险-湿毛巾、湿衣服很重要(水源很重要)1、燃气泄露-湿毛巾、湿衣服捂住口、鼻、不可使用明火、不可开关电器、注意金属撞击。2、遇到火灾-趴在地上,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逆风匍匐至安全地带。3、有毒气

4、体-湿毛巾捂口鼻,逆风跑到上风地带六、大地震后的自救与互救震后自救互救意义重大,是指大地震发生后最先开始的基本救助形式。震时被压的人员绝大多数是靠自救和互救而存活的。根据统计,唐山大地震后的抢险救灾中,抢救时间与救活率的关系为: 半小时内 95% 第一天 81% 第二天 53% 第三天 36.7% 第四天 19% 第五天 7.4% 以上数字说明,在抢救生命的过程中,时间就是生命,耽误的时间越短,人们生存的希望就越大,因此应当不等不靠,尽早尽快的开展自救互救。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1、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者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2、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3、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七、总结:灾害虽然出现的机会小,但是一旦发生,生命在大自然面前就会显得非常渺小。所以从这一刻起要学会珍惜,珍惜自己的生命,珍爱生命中爱我们的家人、朋友,让生命之树生生不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