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产与储运过程中的职业中毒知识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030630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生产与储运过程中的职业中毒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化工生产与储运过程中的职业中毒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化工生产与储运过程中的职业中毒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工生产与储运过程中的职业中毒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生产与储运过程中的职业中毒知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工生产与储运过程中的职业中毒知识在化工生产及储运过程中,职工经常接触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对职工健康形成严重威胁。在生产条件下因工业毒物所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1毒物与中毒一般认为,凡某种物质进入人体后,能引起整个机体功能发生障碍的任何疾病皆称为中毒。能引起中毒的外来物质称为毒物。毒物是相对的,一定的毒物必须在适当条件下才能发挥毒效,引起中毒。例如,某些物质少量能起治疗作用,过量则会引起中毒。化工毒物所引起的中毒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急性中毒:大量毒物突然进入人体,很快引发全身症状甚至造成死亡。慢性中毒:系少量毒物逐渐侵入人体长期积聚而引起的中毒。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性和慢性中毒之间

2、。影响中毒的因素很多,与毒物的毒性、侵入人体的数量、作用的时间及侵入的部位均有关系。另外与被毒害人的生理状况也有密切关系。如年龄、性别、体质及习惯的不同而产生中毒差异。2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一般来讲,毒物可通过三种渠道进入人体。呼吸道:某些化工毒物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如吸入汞蒸气引起的汞中毒。消化道:某些毒物则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其原因除了因误服毒物外,有时由于手上沾有毒物,在吸烟或进餐时服入而中毒。皮肤和粘膜:有些毒物则是通过皮肤伤口或粘膜部位进入人体,如苯胺。毒物进入人体后经血液循环分布于身体各部。毒物在人体内代谢过程最重要的有氧化、还原、分解和结合,但以氧化过程为多。如乙醇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苯酚可与硫酸结合成酚硫酸酯。以上代谢主要在肝脏内进行,但也有在肾脏或其他人体组组织内进行的。毒物被吸收后,主要排出途径是肾脏。挥发性气体可由呼吸道排出,不溶解的金属盐由粪便排出,还有一些毒物可由皮肤汗腺、皮脂腺、唾液及妇女乳汁等排出体外。慢性中毒的毒物可在人体肝脏、脂肪组织骨骼、肌肉和脑内产生蓄集,当积累至一定程度时,临床表现出中毒症状。上一页12下一页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