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心理学复习题.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030265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语教学心理学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外语教学心理学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外语教学心理学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外语教学心理学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外语教学心理学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语教学心理学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语教学心理学复习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语教学心理学 复习题一参考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行为主义者的主要人物(依据时间先后粗略的排列): 罗意德摩根(C. Lloyd Morgan) 伊万巴甫洛夫 爱德华桑代克 约翰华生 爱德华C托尔曼(Edward C. Tolman) 克拉克L赫尔(Clark L. Hull) JR坎特(J. R. Kantor) 吉伯特赖尔(Gilbert Ryle)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

2、克斯金纳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的结果,它与西方传统哲学也有一定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的作用, 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的分类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这个思想至少可以追溯到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如培根、洛克等人。笛卡尔强调演绎法的作用,认知心理学重视假设演绎法。康德的图式概念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概念。 认知心理学也继承了早期实验心理学的传统。19世纪赫尔姆霍茨和东德斯提出的反应时研究法,今天是认知心理学家广泛采用的方法,并已有了新的发展。 冯特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认知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的看法与他的观点很接近。他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经验,是意识内容,方法是控制条件下的内省。

3、有些心理学家说,认知心理学又返回到冯特的意识心理学上去了,所不同的是方法更加可靠,更加精巧了。詹姆斯关于两种记忆,即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的提法,今天已成为认知心理学关于记忆研究的基础。 格式塔心理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很明显。它以知觉和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著称,强调格式塔的组织、结构等原则,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看成是被动的刺激反应器。这些观点对认知心理学有重大影响,如认知心理学把知觉定义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强调信息加工的主动性等。 在方法上,格式塔心理学主张研究直接的生活经验,主张把直接的生活经验材料与实验资料结合起来,如重视观察者对自己知觉内容的直接描述,并把这个方法称为现象学方法。这种观

4、点,既不同于冯特和铁钦纳只承认经过严格训练的被试的内省,也不同于行为主义只重视实验室实验的做法,却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相一致。 认知心理学是反对行为主义的,但也受到它的一定影响。认知心理学从行为主义那里接受了严格的实验方法、操作主义等。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已不专注于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也注意了行为的研究。一般认为,人们使用从环境得来的信息,结合记忆内存储的东西,指导未来的行为,并塑造生活环境。一、 选择题1. 下列心理学家-不属于行为主义。 P18 A斯金纳 P45 B布鲁纳(结构主义) C 华生 2. 下列心理学家-不属于认知心理学派。 A 巴普洛夫P2 B皮亚杰P29 C 布鲁纳3.乔姆斯

5、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以-为基础。P43A 行为主义心理学 B 认知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 D唯理主义4.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P33 A 斯金纳 B加涅 C 班杜拉 5外语教学的听说法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P4A行为主义 B 格式塔 C认知心理学6.奥苏泊尔倡导-学习。P32 A 发现 B试误 C阐释7.语言的基本功能是-。 A 思维 B交际 C文化8.借助计算机模拟人类认知和行为活动的是-理论。P26 A 行为主义 B信息加工 C格式塔9. 斯金纳的操作性学习指的是- P22 A. S-R(应答性行为)B. R-S C.S-O-R(o指的是有机体)10.以克拉申的习得理论为基础

6、的外语教学法是-。P8A 自然法B直接法 C交际法二、填空题1.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种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这便试误式学习。P182. 在格式塔心理学里,人的心理具有“完形”即 ? 功能,如豁然开朗、恍然大悟。P24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当新信息与人的现有心理图式具有一致性并被纳入现有心理图式,这个过程叫同化;而当新信息与现有心理图式不一致时,须改变现有图式以便吸纳新信息,这个过程叫调节。(老师上课讲的)P314.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主观反映,而知觉是对事物的?反映。知觉是分析器对外界事物、现象的整体进行的直接反应,是脑形成整体性映象的认知过程。 P92

7、5.感觉和知觉属于感性认识。P92言语感知属于第一信号系统活动,而言语理解则是第二信号系统活动。P93 6.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人们感知到的是第一信号系统活动,P92理解到的是第二信号系统活动。 P93 7.从言语感知到理解是从语言的表层结构到底层结构的过程。 P948.日常交际过程中,言语感知主要涉及听觉、视觉、动觉等感觉。P94 9.听觉的主观感受(体验)是音高,响度和音色,分别对应于声学上的频率,强度和振动三个概念。 10.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听觉感受到的韵律因素主要包括语调,重音和节奏。 P9811.在阅读过程中,一次注视所看到的词数叫作视觉幅度亦称周遭幅度,一次注视所理解的词数叫作认知幅

8、度。P10812.外语能力包括-,-和-。 三、判断题1. 鹦鹉学舌属于认知学习。 2.电子游戏、程序教学基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3.根据巴普洛夫关于连个信号系统的理论,外语学习(第二信号系统)需要通过母语(第一信号系统)来进行。 4.外语教学的视听法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之上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5.在Littlewood & Harmer看来,交际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彻底否定。 6.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指的是新学习的内容与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联系,指理解性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的东西。 7.根据加涅学习条件理论,任何学习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具备适宜的内部和外

9、部条件。8.内部言语指的是自言自语。9.内部言语是从深层结构转向表层结构的中间环节,发生在言语理解过程中。10.言语理解是一个从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的译码过程,从词到句到段。11.学习知识需要特别注重理解。理解了的知识便于记忆,不需要复习。12.知识可以通过理解和记忆来学习,技能需要通过模仿和练习获得。13.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14.语言知识可以通过教师讲解、课本学习、理解并记住来获得,而言语技能必须通过言语实践来掌握。15.通过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活动,既可以掌握语言知识又可以获得言语技能。16.掌握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在途经与方法上有别。所以,二者应该各自独立、分开教学

10、。17.阅读所耗的时间主要是注视的时间,因此缩短注视时间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18.影响注视时间的因素主要是读者对词汇以及材料内容的熟悉程度以及材料内容的难度等。 19.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之一是对阅读材料进行组块。 20.言语动觉包括说话人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四、 名词解释1.图式 2.发现学习 3.观察学习 4.有意义学习 5.顿悟 6.习得 7.第一信号系统 8.第二信号系统 9. 词的表象 10.内部言语 11.知识 12.技能 13.词汇检索 14.眼忆幅度五、简答题1.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主要区别? 2.根据布鲁纳的观点,人通过哪些方式认识事物?这对外语教学

11、有什么启示? 3.一般情况下,学习外语需要经历哪几个步骤?4.在Littlewood & Harmer看来,交际教学法应该怎样合理运用? 5.母语学习和第二语言(外语)学习有什么不同?6.克拉申认为,“i+1”为可理解语言输入。这是为什么?7.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说话的音高和响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达某些意义。试举例说明。 8.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语调和重音是如何影响意义表达的?试举例说明。 9.言语知觉通常涉及哪些因素?10.外语言语技能的领会式、复用式和活用式掌握有什么区别?试举例说明。11.在听力、阅读过程中,词、句、段的理解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五、 论述题1.母语习得和二语(外语)学习有什么

12、区别?这对二语(外语)教学有什么启示?2.什么是语感?哪些因素影响语感的形成?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外语语感?外语教学心理学 复习题二一、选择题1. 学习外语提倡出声朗读,这是为了增强对语言材料的-。A 形象记忆 B 情绪记忆 C 运动记忆2.选择填空题主要涉及的是学习者记忆过程中的-。 A识记B 再认C再现 3. 在语法课上,老师先讲语法规则,再举例说明,这运用的是-。A演绎法 B归纳法 C 类比法4. 发音、书写主要涉及-技能。A 运动 B智力 C认知5. 学习、发展运动技能主要运用-方法。A推理 B发现 C模仿6. 新鲜的、不同寻常的刺激物总是能吸引人的注意力,这叫-。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

13、意 C后随意注意7. 在真正的交际过程中,人的注意力集中在言语-上。 A内容/信息 B语言形式 C肢体语言8. 我们在欣赏英文电影、歌曲时,不知不觉学习了大量的英语语言知识,这个过程叫-。A发现学习 B 归纳学习 C习得9. 听、说技能主要涉及-。A领会式掌握 B 复用式掌握 C活用式掌握10. 对于如”creative”抽象概念的词汇,揭示其词义宜采用-方法。A直观 B 上下文语境 C 翻译二、 填空题1.短时记忆常通过-,-, -编码处理进入长时记忆。2.在若干物体中,我们很容易记住其中具有某种独特性的那个,这种现象叫做-。3.词的感性基础指的是词具有一个-、-、-觉结构。4.语法有-和-

14、之分。5.语法内容在外语课本上的比重和安排有多种框架模式。现行新课程英语教材主要采用-框架模式。6.阅读过程主要包括-和-两个阶段。7.初学阅读者常只逐个单词辨认而忽视篇章理解,这便陷入-。8.常用的两种阅读策略,一是找出文章大意的快速阅读,即-,二是寻找具体细节信息的快速阅读,即-。三、判断题1. 短时记忆的特点是容量有限(5到9个信息单位)且易遗忘,而长时记忆则具有容量无限不易遗忘的特点。2.“触景生情”指的是无意重现,即没有预定目的、无需主观努力、自然回想起曾经往事。3.背诵涉及有意重现和无意重现。4.词表达的是概念,句子表达的是命题,语段则表达话题。5.在学习一组材料时,我们一般容易记住首尾部分,中间部分较难记住而且容易忘记,这是因为中间部分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双重干扰。6.在语音教学中,学生出现发音错误需要立即予以纠正。在口语教学中,学生在表达时出现发音等错误,也需要立即打断其话语予以纠正。7.现代交际教学法注重语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