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标检测中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龚天凤).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02941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达标检测中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龚天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达标检测中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龚天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达标检测中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龚天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达标检测中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龚天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达标检测中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龚天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达标检测中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龚天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达标检测中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龚天凤).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发表时间:2013-7-1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2年第9期供稿 作者:杨春富导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作业内容设计得丰富新颖,形式多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杨春富摘要作业设计不应停留在对知识的重复模仿、机械记忆上,而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打破单一的书面作业形式,注重多样化练习,体现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凸显学生主体,变被动地完成任务为主动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实施有效备课

2、与有效课堂上的实践中,许多学校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但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迷信习题集,对作业的设计认识不足。其实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如果作业设计不科学,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习的灵活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开放的新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引起我们数学教师的重视。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1 设计趣味性课堂作业,激发学生学习

3、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作业内容设计得丰富新颖,形式多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趣味性课堂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得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课堂作业内容设计要具有同类题目的典型特征,这样就可以突出重点,覆盖面广,用很少的课堂作业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为了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数学作业,就要充分体现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合作性和开放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决定布置什么样的作业该布置多少,决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既要有口头的,又要有书面的;既要有只需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又要有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既要有知识的识记、运用,又要有能力的训练、培

4、养,要多种形式合理组合,适当搭配。要根据全体学生的实际,因人设题。要有必须做到的基本题、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尤其要有重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特别是基本能力的训练。作业中还要有“选做”的开放题,以便供有能力的学生再提高。这样,既巩固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又不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2 分层次设计作业,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生在个性、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分层次课堂作业,主张量力而行,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着手,致力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设计分层次课堂作业,符合因材施教原则,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

5、个性化发展,改变“一刀切”。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 设计思考性作业,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数学作业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有考虑到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良好的思维品质,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因而数学作业设计,必须结合教学的三维目标,为学生设计出相应的有思考价值的数学习题。作业设计中,除了必做题,根据学生知识水平,设计层次多样的选做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4 设计生活性作业,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作业内容是否新鲜、有趣,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而来自于生活实

6、践中的数学作业,则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无处不在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复习“长度单位”知识后,我给学生留了这样的一道作业:小马虎的日记:今天早晨,我从2 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拿起15 米长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约有900 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 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一根长3 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 毫米长的铅笔和4 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老师在小马虎的日记上写下“可能吗”三个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改正。这样,原本干巴巴的“在括号

7、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摇身一变,成为富有情趣的小马虎的日记。包装后的作业形式活泼、趣味十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学生觉得兴味盎然。5 设计自主性、合作性作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开发自主性、合作性作业业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探究内容的开放和整合,强调过程的合作和实践,为学生达到学习目的提供了问题情境和活动方式,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数学素养,塑造健全人格。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之后,可以设计“包装礼盒”的实践题:给每个学习小组提供4 个礼盒,让学生解决包装问题:4 盒礼盒可以怎样包装?怎样包装可更省包装纸?让

8、学生通过现场操作,加深乐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师驻足观赏、频频点头之际,已有一股春风吹进了学生的心田。在这一作业中,学生会根据各自的特长合理进行分工,这种分工,其实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分层,也是学生自主的布置的分层作业。“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布置数学作业,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精心设计合理有效的数学作业。让数学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增加知识,增长才干,丰富生活的向导,就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并能真正减轻了孩子的课业负担,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素质,

9、为新课标下的数学学习增添活力,增加魅力。作者单位: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大河镇小学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之我见 上传: 陈华波 更新时间:2012-5-30 17:26:52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之我见赣县储潭中心小学 陈华波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数学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在作业设计方面,却还存在着老套路。依赖教科书,迷信习题集等,都是对作业的设计认识不足。作业是课堂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作业设计不科学,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开放的新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师们面前的一个重

10、要课题。下面就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提点自己个人的粗浅看法,说得不好,也就抛砖引玉吧。一、融数学作业于生活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实现生活与数学的融通,就应融数学作业于生活。设计数学作业生活化、开放性,即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评改等方面不拘泥于课本。现实的数学问题一般都比较复杂,包含的条件信息不是非常明显或完备,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现象背后理清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生活才是最广阔的学习场所,作业内容设计可以更多地引入生活情境,或者让学生找寻生活中的数学,通过实际生活事例掌握知识技能。如,对“克和千克的认识”,让学生平时随家长购物时,注意观察商品外包装的标注,并用手掂量掂量;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面

11、积计算的练习作业可让学生把卧室、客厅的摆设按比例画成平面图等。对于作业的完成形式,既可以用书面的,也可采用口述的方式;既可以要求单人完成,也允许学生自己找伙伴合作完成。习题的运算过程或答案应该不是唯一的,作业的评改不必由教师全部包揽,也不能仅仅是依据所谓的标准答案进行正误判断,教师应视作业评改为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在作业批阅中要发现学生在知识技能的运用中存在的漏洞,考察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情感态度等,要更多地使用赞赏、鼓励的语言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作业可以让学生相互批改,给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可以让学生自评,培养学生自我检查、反思的习惯。二、作业设计应有层次基于客观存在的学生个体差异

12、,应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满足学生不同学习能力的需要。比如,就某个知识点,设计三个层次的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作业的题型、内容与教材例题相似,只要求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可;对于中等学习能力的学生,作业的题型、内容要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加以变化,要求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后,能将课本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较灵活地处理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业的形式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开放,增加难度,让他们走出课本,自主探索、融会贯通相关知识。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必要时,还可由学生设定完成作业的时间,较简单的作业当天完成,有难度的则可放宽时间,让学生温故知新、反复琢磨

13、,直到最后完全掌握。如果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必然会造成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不够吃”的现象。因此,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使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有教师在作业设计时,把作业分成“三星”,“一星”题为每位同学必做题;“二星”题是提高题,适当的对一些后进生不作要求;“三星”题为选做题,供有兴趣的,学有余力的同学讨论。这样的作业设计就很好的体现了层次,既能减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压力,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又能让各层次学生在“闯关”中体验到量力而行、挑战自我的成功

14、感。作业的设计,也是一项教师的创造性的劳动。在新课程准新理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趣的作业,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必要手段。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优化作业设计的研究中期报告2011年08月03日 14:16:46 来源:亳州市谯城区青云分校 访问量:20次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优化作业设计的研究专题小结亳州市青云分校 张绪林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现在,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却关注的并不多,大部分教师在数学作业设计和

15、操作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弊端:一是作业设计中训练的目标单一,缺乏系统、多学科的整合,教师追求的是学生的解题过程是否正确;二是题型单调,在作业训练中,教师出示给学生的数学作业题型单调,缺乏多样化的习题;三是题意狭窄。数学作业的题目不够开放,只停留在层面上的练习;四是题量过多。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大量的练习,认为学习数学只能通过训练才能取得效果。这种作业形式已深深的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鉴于上述认识,本学年我着重对小学数学“优化作业设计”进行初步探索,希望通过研究使数学作业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促使自己

16、在提高课堂教学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通过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真正给学生以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作数学”是目前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小学数学学习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小学生的数学作业应当是大量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 所谓 “作业”是指学生的一种活动方式,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方式,是学生以某一主题或某一领域的问题为主线进行的一种探究工作或活动,是学生对事物的不知,经过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材料的不断观察、筹划和思考,寻找合适的工具,像科学家那样自行探究达到认知的过程。“作业”是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课外进行的练习。它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