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鱼类1.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02624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节 鱼类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四节 鱼类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四节 鱼类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四节 鱼类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节 鱼类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节 鱼类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鱼类教学设计 招远市龙馨学校 张秀珍【设计思路】鱼类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尤其是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和鳃的特点,学生只有肤浅的认识,通过观察鱼的外形和运动、捆绑鱼鳍、在口的前方滴蔬菜汁等实验,帮助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从而为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打下基础。【教材分析】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介绍了主要的动物类群,其中第四节鱼类在本章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前三节先介绍了六类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鱼类作为脊椎动物的开篇,为后面学习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打下基础。脊椎动物与无

2、脊椎动物相比,形态结构更为复杂,进化地位更高等,与人类的关系更为密切。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比较低等的类群。无论是海洋鱼类还是淡水鱼类,学生都有接触,但是对它们的主要特征并不十分了解。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观察鱼的体形、游泳、呼吸,总结出适于在水中生活的主要特点,然后归纳出鱼类的主要特征。关于鱼与人类的关系,从利用和保护两个方面来看,鱼不仅有食用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但是由于环境污染和过渡捕捞等原因,我国的渔业资源日趋减少,为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制定法律法规并从捕捞业转移到养殖业,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更加全面的看待鱼类与人类的关系。【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和初

3、一和初二学生相比,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都有所提高,因为鱼和人类的关系密切所以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学习难度有所降低。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和思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常见的鱼类。2.概述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认同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3.概述鱼的主要特征。4.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思考活动,使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提高思维水平。2.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分析及动手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精神。2.认识保护鱼类资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4、,增强爱鱼护鱼的情感,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难点: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认识鱼鳍的作用和鱼鳃的呼吸特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鱼的骨骼图片、解剖盘、玻璃缸、活鲫鱼若干条、颜色明显的蔬菜汁、小烧杯、吸管、鱼鳃、培养皿。学生准备:收集的各种鱼的图片、资料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从生活实际入手,问学生都吃过哪些鱼?思考:这么多漂亮的鱼,与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动物有什么不同呢?2.出示鱼的骨骼标本,总结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1.学生说出自己吃过哪些鱼,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2.仔细观察鱼的骨骼标本和图

5、片,描述脊椎动物体内的脊柱特点。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类群,占脊椎动物一半以上。鱼的种类很多,大致分为两大类: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1.过渡:鱼儿游得多快活啊!我们在水中也能这样自由自在吗?引出问题:人类在水中会遇到哪些困难?2探究活动一:观察鱼的外形和运动观察提纲:(1)外形(2)体表:鳞片 黏液 侧线(3)区分五种鳍(4)观察鱼的运动,小组讨论:鱼的运动只靠鳍就能完成吗?巡视课堂,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并进行交流,使学生明确各种鳍的作用。(播放视频:捆扎鱼鳍后,鱼的运动情况)表达与交流:出示鲫鱼的外部形态图片:

6、总结:鱼在外形和运动上适于水中生活 特点3探究活动二:观察鱼的呼吸(1)观察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是同时张合,还是交替张合?(2)用吸管吸取一些蔬菜汁,慢慢滴在鱼口前约1 cm处,观察蔬菜汁流入鱼口后,从哪里流出来?质疑: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哪些变化?(3)鱼鳃的作用。明确鱼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鳃。(4)观察鳃丝,对照鳃的结构图,思考:鳃为什么是鲜红色的?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5)实验:学生观察鱼鳃在水中展开和出水粘连的状态,给学生提示。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各种鱼的图片和资料,尝试区分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1.学生交流人在水中会遇到什么问题。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回答,归纳总结:鱼之所以能

7、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2. 小组合作,根据观察提纲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思考。(1)取一条鲫鱼,放在解剖盘中,观察外部形态。区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抚摸体表的鳞片和黏液,辨认侧线。(2)将鱼放进盛有清水的玻璃缸中,区分五种鳍的名称。(3)观看视频,了解鱼失去各种鳍失常表现。进一步明确:鱼是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来游泳。学生交流通过观察得到鱼在外形和运动上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3. 小组合作,根据观察提纲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思考。(1)通过观察得出结论: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是交替张合。(2)观察实验现象,说明: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

8、后缘流出。(3)学生尝试说出鱼的呼吸过程: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增多,说明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主要是在进行呼吸。(4)轻轻掀起鳃盖,观察鳃的形态和颜色。(5)学生体会鳃丝在水中展开扩大接触面积而离开水后相互粘连减少接触面积的特点。感知鱼的多样性。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视频辅助学习,突破教学重点。用蔬菜汁替代墨水,渗透爱护动物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交流能力。采用实验的方法,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鳃丝适于在水中完成气体交换的特点。鱼类的主要特征质疑:水中还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动物,生活在水

9、中的动物都是鱼吗?鱼类具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呢?出示海马的图片,提问学生海马是鱼吗?学生尝试归纳鱼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1)生活在水中;(2)体表常有鳞片覆盖;(3)用鳃呼吸;(4)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学生回答由于海马符合鱼的主要特征,所以海马是鱼。学生举例说明有“鱼”字的不一定是鱼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展示:红烧鱼、年年有余(鱼)的年画、剪纸等图片,引导学生说出鱼与人类生活有哪些关系。2展示人类活动对水域环境的破坏相关图片,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水域环境、保护鱼类资源的重要性。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说出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到保护鱼类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提高保护鱼类资源、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意识。课堂小结引导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分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思考并总结。及时总结,加深记忆。课堂练习出示练习题,组织学生回答,教师及时给与点评。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检测。布置课外实践作业布置学生课外在网上查阅资料了解鱼的体形在仿生学上的应用【板书设计】脊椎动物鱼类 1.生活在水中2.体表常有鳞片覆盖3.用鳃呼吸4.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鱼类的保护及与人类的关系主要特征鱼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