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022355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2、下列微粒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分子 B原子 C中子 D离子3、下列关于2CO+O22C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参加反应

2、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5:4C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4、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3 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5、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6、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中小花变红,实验、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C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上

3、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7、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9、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铁元素质量分数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AFeO、Fe2O3、Fe3O4、FeSBFeS,Fe2O3、Fe3O4、FeOCFeO、Fe3O4、Fe2O3、FeSDFeS、Fe

4、O、Fe2O3、Fe3O410、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11、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A碳素墨水B打印碳粉C低碳生活D石墨碳棒12、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13、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

5、之相违背的是()A秸秆露天焚烧B废气达标排放C工地洒水除尘D禁放烟花爆竹14、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AO2BH2O2CH2CO3DSO215、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吸附B沉降C过滤D蒸馏16、在A+3B=2C+2D的反应中,14gA完全反应生成44gC和18g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16B32C64D9617、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1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

6、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19、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20、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

7、是四氧化三铁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水污染日趋严重,导致很多淡水资源失去可利用价值。(1)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_(写一点)(2)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_ (写一点)(3)水体污染会产生许多危害,请写一点:_。2、请你用合适的化学用语或语言文字填空。(1)两个氮原子_;(2)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3)氧化铝_;(4)在符号“ ”中H正上方的“+1”表示_,H右下角的“2”表示_。3、我们已经学习了铁

8、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选用的细铁丝应先用砂纸打磨干净,这个变化属于_变化(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3)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_(4)火柴的目的是为了_(5)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_、_(写两条即可)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_。(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其中转化为氧气的

9、氧元素与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_。(3)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为确保安全,最好选用装置_(填字母序号)所示方法收集氢气。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一些常用装置(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_; _。(2)用E和F组合可以测量所制得气体的_。(3)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4)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测氧气收集满的方法_。用H装置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_口进入(填左或右)。如果干燥二氧化碳气体,能否用氢氧化钠作为干燥剂 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5)

10、B、E、H装置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如果用H装置收集气体,如何使用H装置_。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25g石灰石样品,粉碎后,将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5次加入到该样品中,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次数一二三四五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20产生气体的质量/g2.24.46.68.88.8(1)生成CO2的质量为_g;(2)第_次恰好完全反应;(3)求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0.3g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前称得混合物总质量24.8

11、g,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0.0g。(1)反应产生氧气质量为_g;(2)计算反应后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_;(3)剩余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分数为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D2、C3、B4、D5、D6、D7、B8、B9、B10、C11、C12、C13、A14、A15、D16、B17、D18、D19、A20、C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使用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合理即可) 危害人体健康(合理即可)2、2N He 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3、物理变化 增大铁与氧

12、气的接触面积,促进铁丝燃烧 防止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溅落把集气瓶炸裂 给铁丝加热,使温度达到铁的着火点; 铁丝上有铁锈; 氧气的浓度太低等;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长颈漏斗 水槽 A 2KMnO4K2MnO4+MnO2+O2 1:4 C Zn+H2SO4=ZnSO4+H2 D2、铁架台 集气瓶 体积 2KMnO4K2MnO4+MnO2+O2(学生写氯酸钾制氧气也可以)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氧气已满 左 不能 二氧化碳气体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 先将H装置装满水,气体从短管(右)导入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8.8;(2)四;(3)80%2、(1)4.8;(2)37.25%;(3)39%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