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言与艺术资料.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02218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语言与艺术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师语言与艺术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师语言与艺术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师语言与艺术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师语言与艺术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语言与艺术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语言与艺术资料.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212年5月教师语言艺术考查题目(开卷考查)一、考查题目:愚公移山(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二、考查方式:(一)准备环节完成首先查阅原文;查阅相关资料: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史实材料、与备课有关的资料、最新的研究资料,然后备出一课时的教案。查阅参考特级教师的优秀教案,修改完善自己的教案。(二)按照以下格式上交考查的文字内容:(统一使用答卷纸,字数不少于1500字) 愚公移山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想:1、2、3。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二、展开讲授:可以包括以下环节:检查预习、文学常识简介、阅读分析课文(包括字、词、句、人物形象分析等)、讨论问题、难点分析、总结扩展、布置作业。百度词条 愚公移山,出自

2、列子汤问里的一篇文章,作者为战国的列御寇,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思上世纪70年代在中国拍摄过同名的纪录片。后导演吴家骀以其为蓝本拍摄了三十集同名电视连续剧。毛泽东有名篇愚公移山、徐悲鸿有名画愚公移山传世。 出处列子汤问 主要的体裁是:神话故事,也可以说是有启示的寓言。 列子汤问的作者相传是列御寇。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物,郑国人,是战国前期的思想家,文学家。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今本列子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

3、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来看,可能是晋人所作,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成的,晋张湛注释并作序。解释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 典故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后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大力神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比喻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成功。 语法主谓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造句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近义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始终不渝、坚持不懈、精卫填海。 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头无尾、有始无终

4、、半途而废 词性形容词,褒义词。 英语翻译do difficult things by an old person 原文太行(hng),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rn)。本在冀(j)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chng)山北之塞(s),出入之迂(y)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r)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cng)不能损魁(ku)父(f)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h)担者三夫,叩(ku)石垦壤,箕畚(j bn)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shung)妻有遗男,

5、始龀(chn),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q)智叟(su)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hu)!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ch),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su)亡(w)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cu)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lng)断焉。 译文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有一位愚公,年

6、纪将近90岁,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丘也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呢?”众人纷纷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带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掘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余留的岁月和剩下的力气,连

7、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担心什么挖不平?”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点评这个故事从前也和别的普通寓言一般,鲜为人知。自从毛泽东主席在一次讲话中,提到了这个故事后,就变

8、得家喻户晓。通过写智叟的胆小怯弱反衬了愚公的坚持不懈,把“愚”和“智”作对比告诉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而且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遇到困难要尽力克服。并且作为现代人我们还要有一种要造福子孙后代的觉悟。 文学注解列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

9、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注解 1太行山在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之间。 2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3方指面积。方七百里,就是四周各七百里。古代计算面积,用截长补短的办法,把不规则的边长变成正方形,再计算它的面积。 4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5冀州古地名,包括现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 6河阳黄河北岸。山的北面和黄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黄河的北面叫做阳 7且将要,快要。 8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 9惩(chng)戒,这里是苦于、为.所苦的意思。 10塞(s)阻塞。 11迂(y)曲折、绕远。

10、 12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 13汝你。这里是复数“你们”的意思。 14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15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州,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 16汉阴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汉阴,汉水南岸。 17献疑提出疑问。 18以凭借。 19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成。杂然,纷纷的样子。许,赞同。 20君称呼“您” 21损:削减。 22曾(cng)连.也。 23魁父古代一座小山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境内。 24丘土堆。 25置安放。 26且况且。 27焉疑问代词,哪里。 28荷(h)扛的意思。 29夫成年男子。 30箕畚(j bn)簸箕

11、,一种用竹片或柳条编成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31孀(shung) 孀妻,寡妇。 32遗男遗孤,单亲孤儿,遗腹子。 33始龀(chn)刚刚换牙,指八九岁。(龀,儿童换牙齿,乳齿脱落后重新长恒齿。这里始龀表示年龄,约七八岁或换牙。) 34寒暑易节冬夏换季,指一年的时间。易,交换。节,季节。 35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通“返”往返。焉,语气助词。 36河曲-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西。 37叟(su)老头。 38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39惠同“慧”,聪明;不惠,指愚蠢。 40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也可译为难道 41长息长叹。 42一毛一草一木,地面所生的草木,这里指山

12、的一小部分。 4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通事理的地步。彻,通。 44穷匮(ku)穷尽。 45虽我之死即使我死了。虽,即使。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6苦愁。 47亡(w)以应没有话来回答。亡,通“无”,没有。 48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拿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操,持。 49惧其不已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其,愚公。已,停止。 50帝神话中的天帝。 51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感,被感动。 52夸娥氏神话中力气很大的神。 53负背。 54一厝朔东一座放在朔方以东地区。 55厝(cu)通“措”,放置。 56朔东就是朔方以东地区,指山西省的东部。 57雍就是雍州,在

13、现今陕西、甘肃省一带地区。 58陇断陇通“垄”,高地。断,隔绝。即垄断,山冈高地 59列子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属于我国先秦时期道家的著作。关于这部书,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的列御寇著的;另一种认为是后来晋代的人著的,没有定论。书中记载了许多寓言和传说故事。 60本文选自列子 汤问。 古今异义1指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用手指 2曾古义:连都今义:曾经 3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 4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5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6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7息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8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9已 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 10

14、方 古义:方圆 今义:常指矩形 11惩 古义:苦于,被. .所苦 今义:惩罚 12苦 古义:愁 今义:痛苦 词性活用1险: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2箕畚:名词活用作动词(也可说名词作状语),用箕畚装。 3面:名词用作状语,面向着。 4聚:使动用法,使. .聚,相当于:“把. .召集在一起”。 一词多义1其 惧其不已也【代词,他】 其如土石何【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帝感其诚【他】 其妻献疑【他的】 2之 以君之力【的】 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 跳往助之【代词,代愚公移山这件事】 3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 4焉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始一反焉【加强语气】 5而 面山而居【表示修饰】 何苦而不平 【表示承接】而山不加增【表示转折】 通假字1指通豫南。“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