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学习策略5―构建良好认知结构.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01835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S学习策略5―构建良好认知结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6S学习策略5―构建良好认知结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6S学习策略5―构建良好认知结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6S学习策略5―构建良好认知结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6S学习策略5―构建良好认知结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S学习策略5―构建良好认知结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S学习策略5―构建良好认知结构.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策略五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策略2005年6月26日星期日景山学校物理组朱淑玲第一部分:问题的引出和剖析第二部分:了解学习环节与学习过程的关系 第三部分: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策略第一部分:问题的引出和剖析引出:2004年9月底,学习方法研究课开始了。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困扰自己的问题。其中林欢同学提出:我的一个好朋友,智力水平与我差不多,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也不比我长,但是每次一起做题或者考试,我的朋友做出来的题都能比我多,准确率也比我高。我想不明白的是,我与同学的差距究竟在哪里?我对他说:“你能否再回忆一些细节,这位同学在听课、复习等方面与你有什么不同?”他想了想说:“我的同学不太记笔记,但听课很认真

2、,课下没有专门的复习过程,但他经常是下课了马上做作业,不会的就立即去查。有时他会反复的看书,别人问他问题,他回答的总是很完全,条理很清楚。哦,还有他有做总结的习惯。”“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林欢同学的这位好朋友有什么特殊之处。是什么使得他学习效率和结果好于林欢同学。我们或许能够受到一些启发,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对大家说到:“首先,我想知道,林欢的朋友下课不复习就做作业,并且会做,而且做的很快,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时佳说:“他要听懂老师讲的课才行。”林欢说:“我也能听懂老师讲的课,但我要立即做作业我就不会。”梅谌然接着说:“不但听懂了,还要理解。”林欢接着说:

3、“他还应该记住这些理解了的知识,不然他也做不了作业。”我接上去说:“你们说的都很对,用一句话概括你们大家所说的,就是他听课效率很高。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初二的学生,学习很出色,让他到高二和大家一起听课,你认为一节课下来是你们的收获大还是初二那位同学收获大?”同学们几乎一口同声的说:“当然是我们的收获大。”“为什么初二的优秀学生,到了我们高二听课却不如我们这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收获大呢。”梅谌然接着说:“好多知识他都没学过啊,他听不懂啊。”“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很重要对吗?”“那肯定是。”梅谌然同学得意地回答我。“

4、林欢,你也同意我们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很重要吗?”“我同意。”林欢说到。“那么,林欢你能否试着想一下,你头脑中的知识和你的朋友相比在数量上相差很大吗?”“我不这么认为。有时候我们讨论问题,他说的我也都知道,就是没有他那么快的想出来。有时候我根本想不到,可是他总是很快就想出来,而且有些他要不说我想破头都想不出来。”林欢很郁闷的说。“那么,看来我们头脑中知识的数量还不是最重要的,那么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张庆林认为:“优等生头脑中的知识是有组织和系统的,知识点按层次排列,而且知识点有内在的联系。如果把优等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画成一张图的话,就呈现出一个层次网络系统。而学困

5、生头脑中的知识是零散和孤立的。”“优等生和学困生在学习上的差别是多方面的,但他们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的差别是非常显著的。”我说完之后,同学们都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老师,怎么才能使我们头脑中的知识也具有良好的结构呢?”吕哲期待的看着我说道。林欢突然想起来什么,大声说道:“我同学有做总结的习惯,这个会不会影响头脑中的知识结构?” 我肯定的点了点头。剖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但头脑中不完整的、零散的知识结构对他们学习的影响是消极的,不利的,而且是相当明显的。学生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很多,收获却不大,这种不良的学习方式不仅仅是造成学生学业不佳,也大大的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探寻知识

6、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构建自己的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改善学习现状非常重要的一步。第二部分:了解学习环节与学习过程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按照以下环节学习: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老师们是否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环节学习?按照这个环节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效果一定好吗?同样按照这个规律学习的学生,为什么学习效果会有非常大的不同?在各个学习环节中那些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注意哪些问题可以使教学效果大大改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哪些问题可以使学习成绩大大提高?在这一部分,我们试图回答以上问题,并给老师们提供一些可直接分析的案例。序言现在,我们来了解

7、一下学习理论对学习过程是如何解释的呢?学习理论对学习过程的解释与教师们谈的五个学习环节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按照学习过程的特点进行课程设计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又应该如何按照学习过程的特点科学的指导自己的学习呢?我们就沿着两条线进行分析,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按照学习规律进行教学,学生如何按照学习规律进行学习。我们先粗略地了解一下学习理论对学习过程的解释。加涅根据信息理论对学习过程的解释如右图所示:首先,环境给学习者一个刺激(如图片,实验,问题等)学习者的感受器接收到信息,其中被学习者注意到的一小部分信息被感受器进行了感觉登记(也叫瞬时记忆),进入瞬时记忆中的信息保

8、留时间很短,大约0.25秒到2秒钟。其中被学习者有选择的注意到的部分进入短时记忆,其中大部分因没有被关注而遗忘。短时记忆的时间大约2.5到20秒。对关注对象进行不出声的复述,可以使短时记忆的时间延长到1分钟。未经复述的大部分信息被遗忘掉。短时记忆的信息要进入长时记忆,必须进行成功编码才能实现。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可以储存在大脑在中1分钟至许多年不等。再说一下工作记忆。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我们首先要从问题叙述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如数据、条件等等,暂时放入短时记忆中,再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解决问题需要的方法、策略等,也暂时放到短时记忆中,此时的短时记忆称为工作记忆,在工作记忆中完成问题解决的过程。我

9、们再说一下期望。期望就是一个人对学习的期待,标志着一个人是否想学习、学习愿望是否强烈,期望全程影响着学习。执行控制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应用策略、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过程,这体现着学习者已有经验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下面我们比较详细的举例说明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按照学习规律进行教学和学习。一、瞬时记忆例如,教师做一个实验,学生看到了教师的实验过程,听到了教师的介绍以及提出的问题,也可能还闻到了味道。学生的感受器感受了大量的信息,其中一小部分进入了瞬时记忆,大部分被遗忘了。只有进入瞬时记忆的信息,将来才可能进入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哪些信息会进入学习者的瞬时记忆呢?被学习者注意到的信息才能进入瞬时记忆

10、.哪些信息容易被学习者的注意到呢? 新奇、特别、对比度大、有声音的、图像的或者是问题容易引起注意。比如:放学回家的路上教师没有任何要求教师要求写观察日记学习者对观察对象有期待时,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观察对象上,更多的信息被注意从学生的角度说:首先,对学习有期待,渴望学习才能有动力支持你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学习有目标,老师呈现的信息才能引起你的注意。其次,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上,感应器才能感受到信息,上课前做好准备是非常重要的:物质上:课本、笔记本、文具等,不要在老师开始上课后再东找西找的,否则你将错过大量需要感受的信息。根本没有接收到信息,就谈不上记住了。精神上:上课前要静下来,放下

11、其他事情,想想和本学科相关的内容。满脑子的数学公式是上不好语文课的。例如:闭上双眼,双手握拳,倒着数10,9,8,7,6,5,4,3,2,1,0。彻底松开双手,睁开眼睛。从教师的角度说:1、在给学生呈现信息之前,应确保学生已经做好了上课的准备。如果学生没有做好准备,应该给学生一两分钟时间让他们做好准备。给学生明确的指导语,现在请大家迅速地准备好如果上一节课下课太晚了,学生的精神还没有进入状态,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安静一两分钟。2、呈现给学生的信息尽量可以吸引学生,比如图片、声音等,尽可能把陈述句变成疑问句,教师说话的声音要起伏有变化,这样可以引起学生更多注意。二、短时记忆进入瞬时记忆的信息,只有

12、被有意识挑选出来被特别关注的信息才能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时间大约2.5秒到20秒。什么样的信息容易被学习者挑选出来格外注意呢? 1、和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发生联系的,能被原有知识理解的知识容易被格外关注。教师每次都会复习旧知识在引进新知识,目的就是为了让新知识与旧知识发生联系,易于理解和接受。红楼梦,预习2、教师反复强调的、画上重点符号的、多次重复的知识容易被格外关注。如何可以把短时记忆的时间延长呢?不出声的重述可以将短时记忆的时间延长到1分钟。比如:我刚才讲到一般情况下短时记忆的时间是2.520秒,可能我说几句话之后再问你短时记忆的时间是多少,你已经忘记了。如果能复述一下,就可以把记忆时间延

13、长到1分钟左右。比如:有人记笔记很快,听老师说一遍就可以记住,有的人要不停地停下来等着老师重复。对于学生:1、比较难的科目或者章节的知识要进行预习,可能只是零零散散的记下了一些内容,并不需要完整。第二天听课的时候,这些知识虽然在头脑中零散,但是是有印象的,因此听课的时候,不感到陌生。听课过程中那些零散的知识逐渐被串了起来,没看懂的地方重点听。听课的时候就有精力进行选择和对比,理解的容易,记的也快。2、听课时应当耳朵听着,眼睛看着,脑子思考着,手记着,全方位感受信息,在对比中就知道重点、难点在哪里,关注点就有了。3、对关注的对象进行不出声的复述。比如:短时记忆的时间为:2.5-20秒。对于教师:

14、1、对于比较难的学科或者章节,要指导学生预习,使学生心里对本部分知识有一个大的框架或整体了解。2、讲课时,对于重点知识,难于理解的知识要突出讲解或者借用一些特殊手段:实验、图片、动画等。比如:讲匀速直线运动时,让学生模拟的走一遍,对于真正的理解是有很大好处的。3、需要记忆的内容可以留给学生几秒钟,教师说话要有停顿,提醒学生进行复述,以便可以将短时记忆的内容延长一些记忆时间。小结:预习可以使陌生的知识在头脑中留下印象,课堂上听老师讲这部分内容时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更容易接受。在听课时,可以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重点和难点知识上。 需要记忆的内容要有意识地进行复述三、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内容要转入长时记

15、忆,必须进行成功编码。编码:信息进入长时记忆时,信息形式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短时记忆中以图片、声音存在的信息转换为概念或者规律的形式,这个过程称为编码。例如:推土机 推 土 汽车 拉 拖车 手 提 水桶 书 压 桌子 物体 作用 物体概括: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那些感性的信息,被力这个概念取代,并成功进入长时记忆。这个过程就是编码过程。学生:听、看和思考所接受的信息,分析和综合,将感性的信息概括成概念、规律或者是有意义的命题,即对这些信息成功编码,才能进入长时记忆。这也就是老师们常常说的主动学习的含义。学生不能只记一个结论,必须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全程体现。老师:给学生呈现信息之后,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和综合,不要代替学生完成这个过程。不要因为时间紧,就很快地把结论给学生。在这里多花一些时间,学生对概念规律理解深刻,以后就可以节约时间了。四、记忆规律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要成功的保持,需要按照记忆规律进行复习。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遗忘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无意义音节为例,他得出了一些关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