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快乐的弦(生本教育)之三.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018156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快乐的弦(生本教育)之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快乐的弦(生本教育)之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快乐的弦(生本教育)之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快乐的弦(生本教育)之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快乐的弦(生本教育)之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快乐的弦(生本教育)之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快乐的弦(生本教育)之三.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洼中心学校“学案导航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理论学习资料之三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快乐的弦“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快乐行浙江台州临海五中 冯冬云【摘要】:“在每个学生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产生特有的音响。要使学生的心灵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要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的确,教师要想拨动隐秘在每一个学生心中那根快乐的弦,就要热爱学生,以民主、尊重、发展、合作与鼓励、肯定、赞赏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平等意识。生本教育要的就是老师高屋建瓴驾驭教材,明确目标,因材施教,立足于点拨和引导,努力使“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2、,要鼓励学生上课大胆发言,细心聆听学生的见解,并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澄清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才能拨动学生心中那根敏感而快乐的弦,并使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与幸福。【关键词】:“生本教育” 课堂教学 绿色蝈蝈 快乐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研所郭思乐教授在临海回浦中学礼堂为我们所倡导的“生本教育”的课堂理念,以及他在全国202所学校的成功实践,深深地震撼了许多一线老师迷茫无助的心,笔者就是其中之一。“生本教育”不仅仅在方向上强调以学生为本,而且在整个体系上探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它认为“教育的要义,最终不是着眼于自己如何聪明,而是着眼于教师的职业本质让别人变得更为智慧”,进一步强调了教育职能和学生本体两者的

3、高度统一。初中语文教师作为传承文明、讲授知识、提高能力的教育主体,就更应该摆脱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的束缚,把“生本教育”理念纳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并寓教于乐,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完成语文课堂学习目标。在传统“师本”教育观念指导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支配地位。当我们理性地审视我们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思想时,不难发现,我们的学生的课堂语文学习并不快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发言还没有真正意义上从教师的主导话语场中剥离出来,它只是教师课堂提问的附属品,缺乏主体性。二是学生的课堂发言只集中在几个尖子生身上,其他学生犹如看客听众,缺乏普遍参

4、与性。三是学生的话语权被看似热闹华而不实的“满堂问”、“群言堂”所粉饰,缺乏探究和发展性。上述现象的存在和蔓延,必然会影响学生主动性学习“质”的回归,甚至造成课堂教学效果的低效和无序。只有完全而有效的放开,才能让学生快乐起来。语文界名师于漪曾说过,授课时,有一个学生没有参与学习,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优质的语文课。它要求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处理好一般与个别(优生与学困生)学生的关系,对教学内容、教学深度及其教学广度适时予以弹性调节,充分调动、发挥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创设出全体学生主动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对语文课的兴趣。一、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发挥主体作用,真正地融入课堂,激起了思考的快

5、乐。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产生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灵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的确,教师要想拨动隐秘在每一个学生那根快乐的弦,就得事先校音定调。学生由于受知识、能力、性格、兴趣等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因此教师提问的“音调”应立足学情,音域宽泛,尽可能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 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极大地照顾了每个学生不同的学情。且看郭思乐教授理念在回浦礼堂的实践课绿色蝈蝈。课前,同学们围坐成四人小组,手里拿着相关课外资料。正认真准备中(一生在黑板上用空心体板书

6、题目)。铃声响了,老师发言了,同学们,看黑板上的题目,写得怎么样啊?(同学们一致称好。)师笑道,等会我都不敢板书了,还是你上来替老师写。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什么?蝈蝈。(有学生答)对了,今天我们来说说蝈蝈,说说昆虫。同学们一起来说说,你最喜欢的昆虫,你最不喜欢的昆虫。为什么?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拿起话筒便说。下面记得是同学们的部分发言。生1:我喜欢蝴蝶,因为蝴蝶在百花丛中翩翩起舞,美丽极了。我讨厌蚊子,因为它吸人血。生2: 我喜欢蜜蜂,因为它能酿蜜,是位辛勤的劳动者。我讨厌蟑螂,因为它不卫生。生3: 我喜欢蝈蝈,因为它叫声动听,我讨厌苍蝇,因为它嗡嗡叫。(这是一位女生,下面听课老师都笑了。)

7、生4:我喜欢螳螂,因为它很勇敢,敢于挑战比它强大的对手,堪称勇士。我讨厌蝉,因为它的叫声太烦了。这一下炒热了气氛,炒热了话题,激起了探究的快乐。自然,几乎全班的同学都真正地融入了课堂,成为了快乐的小主人。有心的听课老师只需看看孩子们愉快的神情,红红的小脸就不言而喻了。二、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关健在于老师魅力,才能提升学生快乐学习的质量。“生本教育”认为,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有很大的学习潜能,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能量将是巨大的。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生本教育”的本质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作

8、为教育价值的基本原则。当然,语文教学要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肩负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品质的重任。而要做到这些,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业务的提高、知识的积累,而且还要注重个人修养的提升、人格魅力的塑造。教师具有了渊博的知识,有一语拨千金之魅力,才能拨动学生心中那根敏感而快乐的弦。学生才能被这种品质所吸引、所感染,并且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落到实处。还是绿色蝈蝈为例,到了第二个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学成果。同学们各抒己见,滔滔不绝。师发言了, 现在,我们请出这堂课的主角。蝈蝈。我发现有同学在新华词典上找出了有关蝈蝈的知识,正

9、忙着告诉同组的同学们。真不错。是啊,生本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发现与欣赏同学的优点。(老师的话不多,却起着激励作用)同学们,你们自读后。读到了什么?读懂了什么?读出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下面速记同学们的发言)生5:在第五段,我读出了蝈蝈的勇敢。如:有时我甚至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鄂、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肚的情况极少出现,(老师在学生回答结束后,请他到黑板上板书两字:勇敢。下面的同学们开始热情高涨。)生6:我在第四段,读出了蝈蝈的外表漂亮

10、。如: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生7:我关注到了作者法布尔对蝈曙在文章中的不同称呼,体现出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如:夜晚的音乐家、歌手、我笼中的囚犯、屠夫等等。(师提示:有没有同学也来谈谈称呼的吗?可是同学们似乎并没有听到老师的话。抢着话筒继续发言。)生8:我发现蝈蝈最喜欢甜食这个生活习性。如: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地它都很喜欢吃。就像英国人喜欢吃用果酱作作料的带血的牛排一样,绿色蝈蝈酷爱甜食。也许这就是它抓住蝉后首先吃肚子的原因,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生9:在11节中,写出了蝈蝈十分团结。它们

11、之间从不争吵,生10:我发现法布尔这个昆虫学家对所热爱的事业非常执著。如:我独自一人,在阴暗的角落里,倾听着田野的节日音乐会从“独自一人”在观赏,在倾听可以看出来。(老师及时表扬了她,说她的眼光好独到。我不由地笑了,这正是上课前我跟胡老师聊到的内容。抬头一看,老师正让全班同学为这位女生鼓掌呢。有没有同学来补充一下法布尔这个人,作为昆明学家所特有的品格,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举手。这时候的讲课老师最美丽,也最有魅力,似乎通身闪闪发光。嘿嘿!)生11:我觉得这是一篇精美的小品文,语言也富有诗意,很优美呢。比如: 这时老师觉得是到了调控课堂节奏与阶段性小结的时候了,于是开口小结了。同学们,让我们

12、一起把同学们的发言总结一下吧。应当说,自学非常成功,同学们把蝈蝈的外表、习性、品质,甚至是法布尔的优秀之处都交流了。很好,让我们同学,为自己的精彩发言来鼓掌。(全场鼓掌热烈)三、.以教学创新激励学生,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快乐。创新是语文教学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并且把“发现、创新”列入课程目标的最高等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无论在教学设计上,还是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都必须注重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以知识联系学生、以情境激发学生、以手段调动学生,使教学寓教于乐,活

13、泼生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发言权,还要懂得引之有法、导之有序、放之有度、收之有益的“经营”之道。学生的言语哪怕是一粒沙子,在我们的悉心“经营”和呵护下,也定会变成熠熠生辉的珍珠。当学生不是为教师而言说,而是为自己而言说的时候,真正的自由民主发展和充满生命气息与创造力的课堂才会真正呈现。只有这样,能拨动学生心中那根敏感而快乐的弦。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幸福。在绿色蝈蝈这堂课中,老师竭力地让学生学会创新,从课内走向课外。从真正意义上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课上到了第三环节,老师说,现在,我们来作深一层的交流,请同学们把带来的相关资料在小组交流一下,然后发言:生12: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

14、帐,打一昆虫。(同学们回答是蜘蛛)生13:一只虫子,打一昆虫。(这下难倒了众英雄好汉,说谜面的同学只有供出迷底是:蝉。因为右边是单,自然是一只啦。哈哈,大伙儿开心地笑了。)生14:我来反驳一下上面的同学,蜘蛛不是昆虫!我们可以从新华词典里知道。(老师与同学惊呼,长知识了。同时把掌声给了这位勇敢的男同学。)课上到了高潮。老师提醒同学们要学会聆听,因为只有认真的关注其他同学的发言,你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是啊,学生们的发言异彩纷呈,此时此刻难为情,学生的兴致正浓,思维活跃。真得没有必要要打断学生们的好兴致了。在欣赏学生的探究结果时同时也升华了本节课的主旨。四、评课与反思,“生本教育”让学生在课后也能

15、一吐为快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多元的文本解读,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为学生的表达心中所想营造了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上完“绿色蝈蝈”后,黑压压的礼堂,除了上课听课老师以外,还有三个学生。呵呵,课上得如何,不仅是评课老师说了算,学生更有发言权。三个学生的评价,各有侧重点。一个说,这节课我从同学那儿学到了很多我不知道的知识,我很快乐。另一个说,我今天主动发言,不是被老师点名发言,我很快乐。第三个说,我觉得这节课全班同学似乎都特别轻松、博学,似乎都很快乐。是呀是呀,课堂四十五分钟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每一堂

16、课不仅是属于授课老师的,更是属于学生的。评课,还是学生说了算。不管听课老师心中有多少腹诽,我觉得,生本教育的成功实践,初中语文课堂快乐行,功不可没!古人云:“教然后知困”。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理念的课堂教学总有不尽如意之处,因而需要不断改进。因而我们在记录成功之时,更多的是警戒自己,找出不足,研究不足产生的原因,并加以改进。球王贝利说:我最好的球是下一个!生本教育也是希望通过反思,才使我们达到更好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把观课议课的重心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让学生参与议课过程,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和观察老师的教。这也是生本教育的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