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知识点总结(附期末试卷)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8015248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学期知识点总结(附期末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下学期知识点总结(附期末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下学期知识点总结(附期末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下学期知识点总结(附期末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下学期知识点总结(附期末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学期知识点总结(附期末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学期知识点总结(附期末试卷)(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学期知识点总结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复习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记住:不等式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比如:不等式的解集是,一定会有。如果,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答案C】AB. C. D.2、不等式解集的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答案B】3210321032103210A. BC D记住:小于向左,大于向右,有等实心,无等空心(数轴的箭头方向别忘了) 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解:去分母,得 (不要漏乘哟!每一项都得乘) 去括号,得 (注意符号,不要漏乘!) 移 项,得 (移项要变号) 合并同类项,得 (计算要正确) 系数化为1, 得 (同除负

2、,不等号方向要改变,分子分母别颠倒了)4、不等式的特殊解:(先解除不等式,再取符合条件的值)不等式的正整数解有( ) 【答案C】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求不等式中字母的取值(实质仍是解不等式)关于不等式的解集如图所示,的值是( )A、0 B、2 C、2 D、4 说明:,因此解:解不等式,得 解不等式,得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6、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不等式组,并将其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7、求不等式组中字母的取值已知不等式组无解,则的取值范围是记住: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 【()别忘等号】8、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1)将一箱苹果

3、分给若干个小朋友,若每位小朋友分5个苹果,则还剩12个苹果;若每个小朋友分8个苹果,则有一个小朋友分不到5个苹果。问有多少苹果多少小朋友?解:设有x个小朋友,则苹果为(5x+12)个,依题意,得,化简有。故,因为x取整数,所以, ,所以有6个小朋友,42个苹果。【注意:只有个小朋友够8个苹果】(2)某工厂现有甲种原料280 kg,乙种原料190 kg,计划用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50件,已知生产一件A产品需甲种原料7kg,乙种原料3kg,可获利400元;生产一件B产品需甲种原料3kg,乙种原料5kg,可获利350元;(1)请问工厂有哪几种生产方案?(2)选择哪种方案可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

4、多少?甲种 280 kg乙种190 kg获利A 73400B 3()5()350()这种问题,列表更方便!解:设生产A产品件,则生产B产品()件。依题意,得 解得,因取正整数,所以取30,31,32,故有3种方案:A30件,B20件;A31件,B19件;A32件,B18件;设生产A、B两种产品总获利为,则因为,所以,当=32时,取得最大值,因式分解知识点复习1、因式分解定义:和差化积因式分解下列各式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中,是分解因式的为() 【答案:C】(A) (B)(C)(D)2、分解因式要彻底一次课堂练习,小敏同学做了如下4道因式分解题,你认为小敏做得不够完整的一题是() 【答案:A】(A)

5、 (B)(C) (D)3、平方差公式的应用:公式要记熟: 如:上数学课时,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奇数的平方减1,结果是怎样的数?”请你解答这个问题。解:设这个奇数为,则由于是相邻整数,必有一个是2的倍数,因此结果是8的倍数。4、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公式要记熟:; 如:已知:x2+2(m3)x+16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为 7或-1 5、综合应用已知:x+y=1,求的值。【原式=】分解因式:_【原式=】若非零实数a、b满足4a2+b2=4ab,则=_【理由:4a2+b2=4ab可变为:4a2-4ab+ b2=0,即:,则,所以=2】一正方形的面积为9x2+12xy+4y2,且x0,y0,则

6、该正方形的边长为 【】分式知识点复习1、分式的有关概念:例1(1)当 时,分式有意义【分母,本题:】若分式的值为0,则_ 【分子=0,但分母,本题:】在代数式中,分式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分式:分母中有字母,本题:C】2、分式的基本性质 【同乘同除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式,分式值不变】下列各式与相等的是( )(A) (B) (C) (D) 如果把分式中的都扩大10倍,那么分式的值( ).(A)扩大10倍 (B)缩小10倍 (C)扩大2倍(D)不变3、分式的约分【实质:分解因式,约去公因式】化简的结果是( ).【答案: B 原式=】(A) (B) (C) (D

7、)4、分式的乘除法:【实质:分解因式及约分】化简:【原式=】5、分式的通分【先分解,分母化为相同】分式、的最简公分母为( ). 【答案:D】(A) (B)(C) (D) 【注意:】6、分式的加减法 【实质:通分】注意:分式的运算不能去分母】化简的结果是( )。(A) (B) (C) (D)【原式=】7、分式的混合运算 化简代数式:,然后选取一个使原式有意义的的值代入求值或:8、分式方程【一定要去分母和验根】解方程: 【要注意符号和公分母】解: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得 ,解之,得,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9、分式方程的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无所不在,你瞧,小强的奶奶给小强出了一道题:奶奶说:

8、“我上周二到超市里花20元买了几千克苹果,到周六再买时,正巧遇到超市特价酬宾活动,每千克苹果比周二便宜1元,结果我比上次多花了4元钱,却比上次多买了50%的苹果,你能算出我上周二买了多少千克苹果?”你能帮小强解答吗?总价钱数量单价周二20 周六24(1+50%)方法: 已知一个量,设出一个量,表示出第三个量,根据第三量找相等关系 同样可以列表法:解:设上周二买了,则 解之,得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 答:上周二买了某工程,甲独做恰好在规定的日期内完成,乙独做要超过规定日期3天才能完成,现由甲、乙合作两天,剩下工程由乙去做,恰好在规定的日期内完成,问规定的日期是多少天?工作总量时间效率甲1乙1+3

9、方法: 已知一个量,设出一个量,表示出第三个量,根据第三量找相等关系 解:设规定的日期是天,则 解之,得,=6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答:规定的日期是6天相似三角形知识要点考点1:比例的有关性质【比例基本性质:,注意设法的运用】已知,则= 【本题:,代入,得】已知【本题:】已知a、b、c为非零实数,且满足 = = = k ,则一次函数y= kx+(1+k)的图象一定经过( ) 本题有点难度 A. 第一、二、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 第一象限 D.第二象限本题是合比性质;分两种情形:若,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若,图形经过一、二、三象限;综上,则一次函数y= kx+(1+k)的图象一定经过第二

10、象限考点2:比例尺例2(2006年徐州市)在比例尺为150 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cm,则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m。【单位要统一。本题:,得】考点3:黄金分割:较长线段长度=若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B=2,则AC=( )【不知AC是较长还是较短,选D】A、 B、 C、 D、或考点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就三种:两角对应相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若使ABCPBD,则点P应在( )【根据三边对应成比例,最长边必为1:2,选C】AP1处; BP2处; CP3处; DP4处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是2,BE=CE,MN=1,

11、线段MN的两端在CD、AD上滑动,当DM= 时,ABE与以D、M、N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本题根据两角对应相等,可知存在两种情形,根据相似列出比例式就可求出DM的长。若ABENDM,则,即,所以;若ABEMDN,则,即, 所以;考点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对应高、对应角平分线、对应中线、对应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平方】如图,用两根等长的钢条和交叉构成一个卡钳,可以用来测量工作内槽的宽度设,且量得,则内槽的宽等于( )DCbABABCD【本题根据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对顶角)相等,则两三角形相似,则,故AB=bm】考点5: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如图是圆桌正上方的灯

12、泡O发出的光线照射桌面后,在地面上 形成阴影(圆形)的示意图.已知桌面的直径为1.2m,桌面距离地面1m,若灯泡O距离地面3m,则地面上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本题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高之比等于相似比,由题意灯泡距离桌面2米,英雌,设地面上阴影部分直径为x,则,解得,,则面积为考点7:位似图形如图12,已知O是坐标原点,B、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1)、(2,1) (1)以0点为位似中心在y轴的左侧将OBC放大到两倍(即新图与原图的相似比为2),画出图形; (2)分别写出B、C两点的对应点B、C的坐标;(3)如果OBC内部一点M的坐标为(x,y),写出M的对应点M的坐标【(1) 图中粗线部分即为

13、新图。(2)B(-6,2); C(-4,-2)(3) (3)M(-2x,-2y)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要点1、总体、个体和样本的含义为了了解全市初三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查了500名学生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全市初三学生的体重(注意:不要说是全市初三学生);个体是:每名学生的体重(注意:不要说是每名学生);样本是:被抽查的500名学生的体重(注意:不要说成500名学生),样本容量:500 (注意:不含单位)2、极差、方差、标准差【方差公式要熟】张明、王成两位同学初二学年10次数学单元自我检测的成绩(成绩均为整数,且个位数为)分别如下图所示:/分/分利用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完成下表:(2)如果将90分以上(含90分)的成绩视为优秀,则优秀率高的同学是_;(3)根据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