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风》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011874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风》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流行风》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流行风》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流行风》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流行风》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风》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流行风教学设计单位:拉林一中姓名:费春红 课题:音乐鉴赏第三十三课流行风学年:高一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聆听思念、懂你及好汉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及音乐风格,通过鉴赏和比较了解和区分通俗歌曲和艺术歌曲、民间歌曲的不同风格和特征。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基础上,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能够有表情、轻松自如地进行演绎,形成自信的表现能力。【教学内容】1、思念2、懂你3、好汉歌【教学理念】我在设计“流行风”这一课时,力图通过用聆听、对比、分析、探讨、表演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演唱方法和风格特征,感受、体验和表现

2、音乐的美,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这四个基本理念,并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歌曲的聆听对比与演唱,研究各自的不同风格结构与特点,挖掘歌曲的内涵。【教学难点】让学生积极理解、参与、体验,表现“流行风”。【教学教具】多媒体、钢琴、音乐影视资料、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设问讨论导入(情景创设:从学生熟知的音乐开始,由课前音乐老鼠爱大米做文章。)问: 对流行歌曲的看法。说: 流行歌曲的特点。、 此时学生说的一定很浅薄且良莠不分,对此引出下文,“刮”起课堂“流行风”。二、感受体验与认

3、知1.精选代表性流行歌曲(聆听、感受与体验)思念上世纪八十年代,从这首歌开始,歌坛上刮起流行风,歌曲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思念惆怅之情。懂你表达人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把目光和歌声投向母亲,反映整个社会对道德、亲情、文明的再度呼唤,之所以流行,还在于歌词的感人和歌曲独有的魅力。好汉歌在港台流行歌曲盛行时产生,一改当时流行歌曲甜、缠、悲之风格,让人耳目一新,这也正是该歌曲流行的原因。曲调取自河南民歌素材,歌曲粗犷、豪放,生动表现“梁山好汉们”的豪爽不羁、讲义气的性格。2.欣赏教学:在欣赏中发现歌曲结构、理解歌曲特点,挖掘歌曲内涵,分别从不同侧重点进行。(认知)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对流行音乐并不陌生,可是

4、大家是否注意过,在形形色色的流行音乐中,存在着演唱方法特点各异的现象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鉴赏几首歌曲,具体来感受和体验其演唱风格。思念中让学生认识歌曲结构。通过分析歌曲结构(A+B),让学生了解常见的通俗歌曲写法,即“开始低吟,继而高唱,在延长的高音上结束。”(深入浅出)懂你侧重流行歌曲中的教育思想。借用余光中“乡愁是一座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该歌曲凄楚的韵味,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设计意图】 用两首演唱风格各异的曲子让学生分辨,既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是为本课欣赏教学做铺垫。好汉歌中让学生理解流行歌曲的特点。抓住大跳音程的运用在该歌曲中得到很充分的体现,让学生明白

5、流行歌曲中的动感成因,请学生说出其演唱风格与前两首有何不同。答后提示:提示刘欢成功地应用民族唱法表现了“梁山好汉”粗犷、豪爽不羁、讲义气的性格。此曲的音乐素材来自河南民歌,所以演唱风格与前两首歌曲截然不同。【设计意图】 高中新课标指出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这一环节通过聆听三首不同内容、不同情绪、不同演唱风格等等的歌曲,目的在于其一是让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其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同时也为下一步的活动作铺垫。3.不失时机引导学生分辨好歌。当今流行歌曲可谓异军突起,数量众多,良莠不全。问:怎样的流

6、行歌曲才算是一首好歌?【设计意图】 这正对应了导课中学生对流行歌曲迷茫性的解释,学生听完本课,自然会有自己的分辨能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选择地听”正是我要告诉他们的。4.课堂探讨(1)我们已经知道了歌曲的演唱风格是各有特色的,下面略作对比分析,可列表归纳,内容有:风格、特色、名称、歌词、旋律、演唱等。通俗歌曲口语化、生活化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易记易唱,音域较窄,节奏富有变化;主要以富有激情和即兴的表演方式,注重与观众交流,努力营造一种宽松、随和的气氛。艺术歌曲诗歌为主,艺术性强,不便传唱;音域较宽,有较高的演唱技巧,音色圆润,咬字吐字清晰;注重作品的时代性。民间歌曲即兴化、生活化、质朴明

7、了;具有民间性、平民性、地方性、民族性,重在韵味;强调情绪的表达和感情的抒发。(2)以上我们简单地从三个方面探讨了通俗歌曲和艺术歌曲、民间歌曲的不同风格特点,事实上它们之间还有许多相同或不同的风格特点,其实,任何唱法的形式都离不开自己民族的语言、歌曲的风格、感情的表达、声音音色的变化等等。【设计意图】 通过在课堂中的探讨,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主体的作用,既可检验他们对课堂学习环节的掌握程度,又可以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体验和参与活动。三、拓展与创造1、听罢流行歌曲,把矛头指向通俗音乐(轻音乐、爵士乐、美国乡村音乐、迪斯科音乐、探戈音乐、通俗歌曲、摇滚音乐),不讲这些知识,而是通过课件展示提供各种音

8、乐让学生做对应选择,以连线题形式出现,学生抢答,班长做裁判。2、请学生用各自喜欢的表达方式演绎心目中的“流行”音乐情结,可每组选派代表上演PK赛或指定学生熟知的流行音乐让他们同台竞技,如表演唱、街舞、演奏等等。(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表现要求学生自评,师生互评,同时培养学生的表现、创造和倾听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该形式,让学生参与音乐实践,使他们在富于个性的表演中获得音乐审美体验,了解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演奏、舞蹈等表演技能。通过实践,增强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四、课堂小结 1、学生自我小结:概括通俗音乐特点,简言本课收获。(略)2、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

9、欣赏、对比、分析了几首歌曲的不同演唱风格和特点,相信同学们对通俗歌曲和艺术歌曲、民间歌曲的一些演唱风格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一点从刚才大家的表演中老师已经感觉到了,同时,老师也察觉到同学们演绎的虽然都是流行音乐,但是选择歌曲的内容却各有千秋、不尽相同。在此,老师留给大家一个思考题:“衡量一首曲子是阳春白雪或是下里巴人、是健康或低俗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请同学们课后一起思考和探讨,我们下节课再做交流。 【设计感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音乐新教材走进课堂,其内容除了备受教师和学生关注以外,也令人眼前一亮。面对焕然一新的教学内容,如何把它在课堂上转化为学生爱学、易学的知识,便是每

10、个教师所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流行风”这一课的内容,乍看上去很时尚,我认为学生一定会激情高涨、忘我投入,但仔细推敲却并非如此,学生虽然喜欢流行音乐,却不喜欢课本中的流行歌曲,他们说课本中的歌曲离他们太远,找不到感觉。知道了原因后,我也曾有过完全迎合学生的品味,用他们推荐的音乐来上此课的念头,但经过再三的权衡,我毅然放弃了这一念头。如果说因为音乐的内容离学生太远就放弃,那么历史课岂不是不用上了,最后,我还是按教材的内容设计了此课。事实证明,学生们是一个潜能极大的群体,关键是教师怎样去发掘他们、引导他们。 我以为,本课设计特点之一在于通过鉴赏、分析、对比等让学生初步了解并知道了通俗歌曲和艺术歌曲、民

11、间歌曲的不同风格和特点;通过讨论、演唱等让学生感受、体验和参与了课堂音乐表演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其次,本课的课后评价也是一种设想,提出这个问题是想让学生明白,无论是美声唱法也好,民族唱法也罢,抑或是通俗唱法,它们都只不过是歌唱艺术的一种形式,它们之间并无好与坏、高雅与低俗之分,只要歌曲的主题内容是健康积极向上的,那么,无论用哪种方法去演唱,它都是美好的。当然,本课还存在不少缺点,其中许多细节还待斟酌改进和提高,我想,作为一名新时期音乐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与时俱进,才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培育出一朵朵绚丽的“音乐之花”。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