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复习学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8011482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复习学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七章复习学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七章复习学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七章复习学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七章复习学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复习学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复习学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点脉络:生物进化理论拉马克的进化理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考点狂背:1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观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3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 意义:合理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生物的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 局限: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没有做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解释物种

2、大爆发等现象。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内容,并对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完善和发展。5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基因频率。6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由于突

3、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7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8隔离与物种的形成。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叫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地理隔离。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由于地理隔离,不同的种群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

4、因重组,使不同的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不同的变化,又由于环境的不同,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不同,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形成了新的物种。由此可见,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9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是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

5、择是定向的.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生物的新类型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2.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越来越差,其原因是A.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B.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C.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3.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A.基因突变 B.染色体变异 C.获得性遗传 D.自然选择 4.果蝇多是有翅的,但后来产生了残翅的类型,这些类型的个体在森林中难以生存,但在海岛上生活得很好,这说明A.突变是有害的 B.突变是有利的 C.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决定于环境条件 D

6、.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题都是有利的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A.获得性遗传 B. 用尽废退学说 C.自然选择学说 D.中性学说6.在下列几种简式中,能较确切地说明达尔文进化论的是A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B环境变化定向变异去劣留优C生存斗争用进废退适者生存 D环境变化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适者生存7.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变异,下列哪个过程为自然选择提供了这一基础ADNADNA BDNARNACmRNA蛋白质 D转运RNA携带氨基酸8.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有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的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子有12000人.那么在这一个

7、人群中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A.0.64和0.36 B.0.36和0.64 C.0.50和0.50 D.0.82和0.189.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条河流中的全部的鱼 B.一个森林中的全部的蛇C.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的蒲公英 D.一块农田中的全部的杂草10.现代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B C D11.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

8、是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种的形成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种的形成C经过突变的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物种形成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导致物种的形成12.在果蝇中,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是105,对于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108个个体),却有107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则每个果蝇大约有多少个基因? A0.5 104 B104 C2104 D410413.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个物种B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个体C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D在

9、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14.下列表示进化关系的各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厌氧需氧 B无性生殖有性生殖C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D需氧厌氧15. 9.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是A.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 B.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C.改变了基因频率 D.产生了生殖隔离16.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A黄色黄色黄色、绿色 B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C猫叫综合征 D无籽西瓜17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小岛上,下列用现代进化 理论解释错误的是A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导致原始地雀物种形成现在条件的地雀物

10、种B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C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雀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D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很快进化形成不同的物种18马(2N=64)和驴(2N=62)杂交形成的骡子是高度不育的,这说明马和驴之间A染色体不能共存 B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C存在着生殖隔离现象 D遗传物质有本质的区别19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说明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

11、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20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C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D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二非选择题21.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生的脚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较弱。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则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0.2,w为0.8。请

12、问:(1)该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的基因称为该种群的 。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海龟种群中连趾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 。(2)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_。(3)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_。理由是_。22填写概念图: 物种形成的过程高考真题演练1.(北京卷)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B.毒性过强不利于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毒性病

13、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2.(江苏卷)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3.(广东卷)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图1),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4.(上海卷)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在一个由600只长翅果蝇和400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那么隐性基因v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 A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