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钠与水的反应1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学设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009816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钠与水的反应1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学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钠与水的反应1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学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省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钠与水的反应1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学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省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钠与水的反应1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学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省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钠与水的反应1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学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钠与水的反应1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学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钠与水的反应1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学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学校名称课例名称学段学科章节第三章第一节年级高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理解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能正确写出钠与水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掌握铁与水的化学方程式以及其实验装置设计。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多媒体视频,电子白板以及实验现象的观察,锻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堂模式捕捉信息的能力,掌握严谨求实的科学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通过钠与水的反应,迁移钾,铁等金属与水的反应。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进行实验时一丝不苟的实验精神,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通过信息化技术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能力,锻炼学生大胆假设能力,进而探究知识的求

2、索精神。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原因分析,铁与水的实验探究。二、教学难点:钠与盐反应的情况,实验装置的设计。学情分析一、学生们在初中的学习中掌握了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基本了解钠位于金属的活动顺序的位置。二、通过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生能够有效迁移,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以及判断出反应物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三、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大,钠与金属反应的实验现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课堂任务高效实施;学生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学习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规则和技能,为实验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四

3、、学生存在着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够全面、不能用化学语言准确地描述化学现象以及知识迁移有难度等问题。教学方法一、信息技术讲授法:教师通过多媒体,电子白板,网络视频展示内容以及提出问题,再用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有利于知识的接受。二、 演示观察法:多媒体视频以及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储存,调动课堂氛围。三、谈论讨论法: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能更好地调动课堂气氛,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掌握,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教学过程教学流程一、导入环节(利用网络信息视频播放西瓜爆炸视频)二、新授课(多媒体,电子白板 ,投影仪的应用,讨论法以及演示实验)三、课堂

4、小结(学生总结,学生补充,老师点评)四、布置作业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同学们见过西瓜爆炸的视频吗?学生:没有!(调动学生兴趣)多媒体播放西瓜爆炸视频老师:实验者将200克金属钠放到了西瓜中,结果出现了爆炸的画面。那么金属钠与西瓜中的什么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了呢?学生:好多同学会说出水跟西瓜反应。老师:那么和水反应的结论对不对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设计意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启发了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假设的能力。二、新授课老师: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我们就带着自己的猜想来进行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实验前安排 注意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观察并记录好实验现象

5、(从金属钠和溶液两方面进行观察)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迅速进入实验角色。学生动手进行实验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步骤:在100mL烧杯中加入40mL水,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擦干表面煤油,用小刀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镊子将金属钠轻放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学生:6-8人一组进行分工进行实验 记录问题 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记录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老师:【提问】通过实验,同学们的猜想得到论证了吗?钠与水可不可以发生反应啊?学生:异口同声设计意图:经历猜想-实验-得出结论这个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学习模式多媒体展示问题,继续追问,反应有什么现象

6、?猜想产物?讨论:给大家3min的整合和讨论时间,大家整理一下自己记录的实验现象,小组讨论完善,并且对老师实验时提到的两个问题进行解答学生:相互进行讨论完善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实验情况两组同学中各抽一个同学进行回答 回顾导入时的钠与西瓜爆炸用同学们的回答进行解释学生:实验现象:浮在水面,熔成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撕响声。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用化学用语进行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引起这些现象原因是什么?提示从钠的物理性质入手,联系生活解释实验现象 相互讨论从另外两组同学中各抽一个同学进行回答 浮:密度比水小熔:熔点低,反应放热游:生成了气体响:反应剧烈培养学生用化学用语进行表达,培

7、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那么猜想产物是什么呢?学生:七嘴八舌,结合课前的预习,很多同学才想到产物之一是氢氧化钠,另一个产物是氧气或者氢气。老师:试着写写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 考虑氧化还原的思想好多同学恍然大悟 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关系,猜测的另一个产物肯定不能是氧气,可能性很大是氢气。设计意图:氧化还原思想要会灵活准确的运用。老师:这俩种产物是我们通过理论知识推测出来,猜测终究是猜测,我们需要用实验去验证。那么我们如何验证氢氧化钠呢?学生:齐声,用酚酞指示剂老师:取来小组实验后的烧杯,滴加酚酞指示剂在同学惊讶夸张的语气中,呈现了红色,产物之一验证成功。老师:那么另一个产物氢气如何验证呢?

8、学生:七嘴八舌,收集在试管里,点燃有爆鸣声老师:何如操作呢?爆鸣声会不会有一定危险性呢?刚才一小块钠在烧杯里和水反应,那么迅速,与如何收集呢?学生大多数陷入了沉思设计意图:经历猜想-实验-得出结论这个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学习模式,再次增加难度,让学生体会知识难度递增的过程。老师设计了一套验证氢气的装置,大家看看合理不?再次演示实验实验仪器以及试剂:铁架台 铁夹 带支口的试管 橡胶塞 注射器 橡皮管 小水槽 肥皂水 火柴 钠简述步骤: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内加入适量的煤油和钠,橡胶塞堵住试管口,注射器内装入适量的水,橡皮管套在支管口上,另一端通到小水槽中,小水槽中放适量的肥皂水。实验开

9、始,推动注射器,带着下列问题多媒体展示:装有肥皂水的小水槽有什么现象?对比该装置中钠的运动状态与水反应时有什么不同?学生:小水槽有气泡,钠在里面上下浮动出现跳舞的现象。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老师;用火柴点燃,听见噗噗的声音,证明另一产物氢气成立。老师:为什么会出现钠跳舞的现象呢?学生: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且小于水的密度,当钠与水接触产生氢气气体推到钠向上运动,但由于金属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 ,又会迅速下来,反反复复上下浮动,就如同跳舞一样。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激发兴趣,爱上实验,爱上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充分互动,学习效果最大化。 老师:多媒体展示问题, 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

10、铜单质?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意图:知识迁移,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讨论后小组间互相展示,对比,得出结论,老师做及时补充,最后多媒体整理出完整结论: 当钠与其它溶液反应时,一般是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再看生成的氢氧化钠是否与原溶液中的溶质反应。老师过渡导入:金属钠是活泼金属,能够与水反应,所以很多活泼金属都能和水反应,那么铁这样相对活泼的金属是否也能和水反应呢?学生:马上做出反应,不能老师再次过渡:的确平常我们用铁锅来烧水,说明铁和冷水,热水都不反应,但是否能和水蒸气反应呢?学生:陷入深思老师:我们大胆假设,可以反应,那么产物是什么呢?学生:氢氧化铁和氢气老师:该环境为高温环境,

11、氢氧化铁不稳定,会分解,最终给出化学方程式多媒体设计讨论问题: 我们针对课本50 页科学探究,去设计一套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学生:小组讨论展示:利用多媒体,投影仪,电子白板 讲学生的设计图展示学生:仔细观察,找出问题,互补互助,得出合理答案老师:做出点评,给出几种合理答案设计意图: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捕捉信息能力。过渡: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感受铁与水蒸气的实验过程,播放网络视频。三、课堂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一种活泼金属钠与水的反应,进行了实验,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进行一下小结我们这节课学到的重要内容学生一位同学小结,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老师进行点评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3.1.2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2Na +2H2O =2Na+ + 2OH- + H2浮 熔 游 响 红金属钠和盐溶液反应3Fe4H2O(g) = Fe3O44H2教学反思一、信息技术利用不充分,信息技术与课堂进行的融合点不够准确,仍需改进。若改用平板信息化技术进行讲授,设计抢答环节,设计测试环节,会有更好的效果。二、教学内容设计过多,导致巩固练习偏少。课下补充强化,以后的课堂中注意练习环节。三、课堂进行到后半部分,老师(我)语言准确性不强,词语使用过于随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定要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